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

2015-05-30 14:15王显玲
2015年4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王显玲

摘要:探索合适地区旅游发展的模式有利于推动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旅游发展模式视角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舞阳镇和雷山西江苗寨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望有助于填补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问题意识上的缺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舞阳镇;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模式;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业作为贵州省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和谐旅游”为主题,对于促进贵州地区经济良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随着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黔东南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黔东南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生物资源多样,人文气息浓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06年镇远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发展思路,2007年,西江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参观点。因而,开发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对于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舞阳镇与西江苗寨简介

(一)舞阳镇

舞阳镇属贵州省镇远县辖地,是镇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距州府所在地凯里151公里,全镇人口约4.69万,有汉、苗、侗等民族,其中侗族苗族等民族占30.3%①。舞阳镇是镇远县一个旅游资源集结的大镇,舞阳河、青龙洞古建筑、高过河、古耳洞瀑布景区、铁溪、和平村等著名景点汇集于此,自2006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县”战略思路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牢固树立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突出文化,注重特色,努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010年荣获贵州“十大魅力乡镇”的殊荣。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3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605元②。

(二)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海拔833米,面积57.9平方公里,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市81公里。由平寨、白岩、羊排、东引、乌嘎、水寨、南贵、也嫣八个自然村寨组成。拥有1250户,总人口5600多人,其中99.4%的人口是苗人,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素有“千户苗寨”之称③。西江苗寨是全国最大苗族村寨的所在地,亦有“苗都”之称,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然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居处山地之中,交通闭塞),西江苗寨开发较晚,2005年,西江苗寨人均收入未达到雷山县人均纯收入水平1600元,农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西江苗寨苗族歌舞、服饰、建筑、习俗、节日、祭祀等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民族风情极为浓郁。2007年,西江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参观点。由此,存在巨大旅游开发潜力的西江苗寨得以开发再造。截至2010年,西江苗寨旅游迅速,人均收入达4800元④。随着人们休闲娱乐的安排增多,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发展又迎来一派新的发展局面。

二、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旅游开发模式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的总体方式。

(一)舞阳镇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1.历史传统文化依托型

古村古镇旅游是当前国内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问题,镇远古镇最为突出亮点是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载体打造的旅游点。自秦昭王30年设县开始,贵州省东南部的镇远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县历史。著名的舞阳河以“S”型曲线穿城而过,将镇远古城一分为二,北岸旧府城,南岸旧围城,远观上去像极太极图,因而镇远古镇又有“太极古镇”之称,舞阳镇是镇远县政府所在地,舞阳河穿镇而过,历史上曾经是黔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坐拥的火神庙、邹公祠、白极宫等为汉文化入驻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见证,展现出民族地区与汉族的密切交往、文化的包容性及其独立性的一面,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是舞阳镇历史景点的打造亮点之一。

2.红色旅游依托型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⑤。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在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和传承革命精神及革命遗产上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周达文故居,亦称“周公馆”,属于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i。除此之外,与红色革命相关联的旅游参观点“和平村”,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亦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国民政府军政部俘虏收容所,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游客参观拜访,不仅是视觉上的吸收,对于铭记抗日战争历史,激发民族爱国热情、凝聚民族情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3.景区依托型

舞阳河是镇远古镇著名的景点之一,其名声在明清之际早已四散在外,依托于舞阳河的盛名,周围的景点由此而被成功塑造,城区有松溪、小田溪、惠泉溪、铁溪等在地缘上与舞阳河息息相关名声鹊起。溪流从南北两面汇入舞阳河,溪水清澈诱人,两岸原生植被丰富,其中铁溪最负盛名,铁溪中的龙池平静如镜,深不见底,带着海一般的湛蓝,如同一面宝蓝色的镜子,被誉为“云贵高原小九寨”。很多游客的到访不乏是为此慕名而来。

(二)西江苗寨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1.历史传统文化依托型

西江苗寨拥有悠久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主要包括建筑文化、节庆文化、工艺美术、地方特产等诸多潜在资源,1995年,西江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业的发展进入起步期,西江苗寨的旅游发展开发迈入新的台阶。此外,得益于延续并保存着较为完成的苗族传统文化,西江苗寨被中外学者认定为一个保存苗族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

2.城市依托型

西江苗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启旅游景点的开发打造,一直以来,成效不为显著。2008年,凯里至雷山的公路开通,借着便捷的交通,极大地推动了西江苗寨旅游的发展,提升了西江苗寨的知名度。尽管如此,西江苗寨在交通上并没有连通其他地区的铁路干线,外省游客多是借由凯里市作为中转站。凯里市是贵州省贯通东南及东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有着极为便利的铁路集散输送网,为西江苗寨旅游业尤其是客流输送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一定意义上而言,凯里市是作为西江旅游业发展的依托点。对此,西江苗寨虽然从属于西江镇,西江镇又辖属于雷山县,常常会有外来游客不明所以地說道“去凯里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而事实应该是雷山西江千户苗寨。这是当下许多外来游客的一大误读。

(三)旅游开发模式之比较

舞阳镇与西江苗寨能够成功地开发出来,在旅游开发模式上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笔者基于此两方面对两地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1.相同点。第一,舞阳镇和西江苗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下辖属地,少数民族苗族侗族等主要民族杂居。舞阳镇以汉族居多,侗族苗族混处而居,西江苗寨苗族占绝大多数,99%以上的人口比重,少量的水、侗等民族人口也杂处其中。

第二,两地的旅游开发依仗于历史传统文化来获得自身的优势资源。镇远舞阳镇融入了汉族的建筑风格、文化标签(狭义上的文化)、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等;西江苗寨则更多地结合苗族自身的歌舞、服饰、建筑、习俗、节日、祭祀等文化要素来为旅游开发发展造势。一定程度上而言,舞阳镇和西江苗寨的旅游资源开发让更多来此两地旅游的游客领略到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貌。

第三,镇远县在1958年以前曾作为黔东南州州府所在地,此后州府所在地改移凯里市,随着凯里市在经济社会上快速发展,两地间的连带关系使得镇远旅游发展得益于凯里市在交通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同时,如上文所述,雷山县西江镇西江苗寨的旅游发展亦受益于凯里市的便捷交通,进而促动其快速发展。便利的交通为两地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不同点。第一,舞阳镇是汉、侗、苗族的交融地,舞阳镇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青龙古建筑群、白极宫等是汉文化建筑文化的结晶,而西江苗寨从建筑(吊脚楼)到风俗习惯上都较多保留了苗族原滋原味的文化风格。舞阳镇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开发源于舞阳河等景区的“帮衬”,西江苗寨的打造成功有赖于其苗族文化自身魅力的特殊吸引力。

第二,舞阳镇的旅游景点多是以承载汉文化和侗、苗文化结合为看点,具有鲜明的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然而,汉文化在舞阳镇更趋于主导地位。西江苗寨是以延续苗族传承而闻名,西江苗寨在开发苗族的歌舞、建筑、风俗习惯方面,一者需要对各个文化领域进行明确规划,予以深入地剖析解读,再进行宣传造势;同时,如何宣传打造景点文化要素以迎合现代旅游者的需求、符合时代背景而又不背离传统文化秉持的精神要义,对于西江苗寨而言,当地旅游的再开发并如何可持续发展下去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三、建议

推动舞阳镇和西江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下去,既要更好地立足当前的模式发展,同时,又要积极寻求更多更优的发展路径,全方位促成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一)建立旅游网络区域,加强旅游协同整合

舞阳镇是乡镇区划,西江苗寨是行政村,在信息流通方面难以与城市的信息流通相提并论。联通并整合各个景区,协同规划,在旅游路线获取、旅游服务流动等信息需要建立信息网络,实现旅游游动信息共享和客源共享。在应对景区游客爆满处理问题和分流游客问题上,亦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得以完成。

(二)加强旅游点形象、功能的定位

为丰富旅游内涵、完善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位,整个文化旅游点可以以文化观光、文化体验和度假休闲为三大类型,以节庆活动、主题旅游、特种旅游为辅助产品,从而形成全套的文化旅游景点类型。舞阳镇的白极宫、火神庙等旅游景点可参见其他地区宫祠庙宇的礼俗,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打造相应的旅游文化产品。西江苗寨中一些自然村中的木工匠人可利用巧活招揽游客,感受木工活的愉快体验,强化村庄特色的形象地位。

(三)打造推动产业链延伸的旅游模式

舞阳镇和西江苗寨开发出姜糖和苗族银饰等有着良好声誉的旅游纪念产品,当地的旅行社、旅游公司可以依照客户需求或是引致客户需求,对姜糖进行批量化生产,结合客户需要,个性化包装销售。对苗族银饰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乡镇办企业”的方式进行手工批量生产,在旅游景区销售;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搭台,以网络营销的形式将西江苗寨纯手工银饰销往全国各地。

(四)完善景点配套设施,扩大游客接待容量

完善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交通设施,设立公交车、旅游游览车等交通工具,为节省游客的游览行程,同时给游客以更多参观景点的通行方式。规划并相应扩大旅社、宾馆、饮食餐馆建设,精心指导酒店建设升级,规范工作人员的讲解、接待等服务,完善景区附近的农家乐和乡村餐饮店,进一步提升景区的配套服务水平。

(五)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第一,拓宽宣传渠道,通过传统的地方电视台宣传以外,加强与国内一流网站如腾讯旅游网、人民网和国内知名杂志《假日自助游》等进行报道宣传,扩大景点宣传面[2]。第二,加大户外广告宣传,如在省内如省会城市贵阳市区的公交车车身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车体广告宣传,在地下商场或地下通道广告宣传处进行宣传广告,以提高景点知名度。第三,参与推介活动宣传,通过参与多彩贵州旅游文化宣传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推广景点,实现宣传与“实效”的统一结合。(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注解:

① 数据来源:博雅地名网,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镇.http://www.tcmap.com.cn/guizhou/zhenyuan_yangzhen.html.

②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舞阳镇.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③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西江镇.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④ 数据来源:南往耶.西江苗寨旅游模式,成功了还是失败了[EB/OL].贵州民族报,2011/11/09.

⑤ 周达文,中国早期革命活动家,五四运动时称为镇远学生会组织主席。后层赴苏联学习,后来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被冤致死,直到1987年后,中共中央为其平反。如今的周公馆后来则成了镇远地下党支部旧址。

参考文献:

[1]喻彩霞,中国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佚名,臨潭县多措并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EB/OL].中国度假人才网,2011/9/2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