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研究

2015-05-30 13:58:28卢晓龙
2015年48期
关键词:资本市场股权激励

卢晓龙

摘 要:股权激励制度是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从美国开始兴起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其管理实践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企业上市数量的增加,股权激励制度也开始在国内受到重视,我国也开始不断的进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股权激励;国有上市企业;资本市场

一、股权激励制度基础理论

1.股权激励制度的概念。股权激励是一种以公司股权的形式给与企业员工特别是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力,使他們能够以企业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到决策和利润分享中,并同时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使其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更大程度地保持一致,从而敬职敬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现阶段,股权激励产生了很多的模式种类,概括下来其模式主要有:业绩股票激励模式、股票期权模式、限制性股票模式、员工持股模式、股票增值权模式、账面价值增值权模式、虚拟股票模式和延期支付模式等。

2.股权激励制度目的及作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本质就是通过它实现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两者的统一,从而鼓励企业的员工更加努力忠心的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股东投资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两个角度来说,股权激励制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持续增加。

股权激励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激励作用,即通过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企业员工的工资或者年薪主要是根据公司员工的资历和公司情况预先进行确定,一般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关系并不密切;而奖金的确定一般是以财务指标的考核为标准,这与公司短期内的经营业绩表现关系密切,但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关系不明显,具有短视性。股权激励制度明确设置了公司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主要业绩指标,既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发展战略,也能给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提出要求和挑战,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避免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短视”行为,努力的提升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使员工个人的收益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的统一。

第二,约束作用。股权激励通过建立企业所有者和员工之间在所有权、管理权、企业经营收益、企业价值以及企业和个人的事业成就等方面的分享机制,形成企业所有者、企业和员工三者利益的一个共同体,将过去的制度性环境约束为主状况变为以员工自律性的自我约束为主。而现在上市企业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企业经理人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同时,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也不一致,所有者将使所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而管理者最主要的目标则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股权激励使得经营者有机会参与企业剩余所有权的分配,通过股权将激励对象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使其能够积极、自觉地按照实现公司既定目标的要求,为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工作,使其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得到更大的释放,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督成本。从而实现了管理者利益与所有者利益的统一,强化了公司价值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稳定企业人才作用。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的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因为限制性股权激励特定的要求使得企业的员工不能随意的“去留”,特别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销售骨干等关键员工,因为企业针对他们股权激励的力度相对更大,所以企业的利益跟他们的利益之间的联系就更为紧密,这样股权激励就起到了稳定企业员工,尤其是稳定和保留企业核心人才的作用。

二、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分析

1.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我国政府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放在首位,股份制改造的推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这些都促进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被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政府在这方面也给与了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实行非常大的支持,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针。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对股权激励制度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至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可以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3年到2006年,属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从2006年到2008年,属于规范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到2010年,属于推广阶段;第四阶段是从2010年至今,属于创新和发展阶段。

2.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的实行起步晚,而且因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在社会功能、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法律法规问题。我国在针对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制度规范的制定上还不是非常全面,如我国的税法并没有在对股权激励的收入的征税方面制定一个恰当的标准。

第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首先,在产权结构上,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或者几股独大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公司的决策更多的受到政府部门或者前几大股东的干预,企业的各阶层员工尤其是管理层无法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较难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次,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政府任命的,并不是通过专业的经理人市场在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原则下进行选拔和聘用,这样就会导致国有企业失去可能更能够给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管理人才。最后,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即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日常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这给管理层谋取私利提供了很大的机会,而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监管也不很到位,这又使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更加深化。

第三,资本市场不成熟。我国的资本市场具有弱势有效性的特征,任何价格变动都是对过去信息的最佳反映,而仅仅掌握了过去的信息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现在的信息以及预测未来的信息。股权激励制度的核心就是公司股价的上升给激励对象带来收益,因为企业业绩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司的员工决定的,只有在公司的股价能够有效的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激励对象的努力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但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处于弱势有效性的阶段,这样就导致股价难以充分的反映公司的业绩。

3.国有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风险规避的对策。针对上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法律法规、公司治理、资本市场等方面对股权激励进行改善。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机制。首先,对于股权激励的税收的方面应该出台更加详细全面的税法。其次,法律对于股权激励中的违规现象应该增加惩罚力度,从而提高法律对激励对象的约束和激励效果;最后,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在产权法律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管理。

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针对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现象,应该逐步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理的分开,使社会上的各类资本可以参与到国有企业的管理当中去,从而避免因为政府和大股东对企业过多的干预导致的激励对象难以发挥自身能力的问题;其次,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监管,完善产權结构,通过设置外部监管机构和内部监管机构进行双重监管,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健康发展和保值。

第三,加强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要改变现有的国有企业管理者选拔制度,逐步的废除国有企业高层由政府直接任命的制度。在开放、公平、科学合理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有企业管理者通过经理人市场进行全社会公开招聘的制度。这样就会为国有企业找到更好更有能力的管理人才,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第四,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要进一步的加快资本市场的优化建设,提高其有效性。首先,要扩大资本市场的整体规模,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确定合理的市场定价机制,降低资本市场交易成本;其次,要调整投资者结构,我国资本市场上普遍的投机现象直接导致了股票价格在我国无法准确的反映企业价值,使股权激励在我国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应该通过增加机构投资者规模的方式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不断推行,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发展越来越成熟,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存在。因此,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国有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加强经理市场建设,加强企业内外的监督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企业员工为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维护企业利益而尽心履职。(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艳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D].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11.

[2] 崔学刚.周颖.内部人控制和股权激励[J].财会学习.2012.03:67-70.

[3] 叶亚芝.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J].中国农垦,2010.8:59-60

[4] 王平,张政军,左大培,包明华,高继红,路明.央企股权激励:在争议中前行[J].国有企业.2012.07:36-39

[5] 孙兴.光明乳业股权激励研究[J].财政金融.2014

[6] 叶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研究—基于万科2010年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猜你喜欢
资本市场股权激励
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3 13:26:36
资本市场对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后的影响研究
从“魏则西事件”看“细胞免疫疗法”行业发展状况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3:20:28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40:20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3:05:18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31:44
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市场估值偏误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30:09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8:57
资本市场对证券分析的影响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