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国 龚小峰 陈章
陕北是全国马铃薯五大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近30万公顷,其中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10万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1200千克左右,增产增值效益显著。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榆林大地种业公司联合组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工厂,具备年产试管苗1500万株,微型原原种薯2000万粒,基本满足现有脱毒种薯种植面积。为了防止马铃薯退化,以保证及扩大脱毒薯面积,应加大现有的原原种工厂化生产规模。
1 生产所需的设施
1.1 防虫网:40目以上防虫网。在整个日光温室的上部、门窗及通风口使用,以杜绝蚜虫、飞虱等传毒害虫的进入。在微型薯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检查防虫网的密封程度,发现缝隙、孔洞,及时采取补救,使防虫网始终保持完好无损。
1.2 温室:主要用于栽培生产。要求具有保温、保湿、通风及良好的光照条件,门窗和通风口装有防虫网,入口设有缓冲间。日光温室地面用砖铺平,与土壤隔离,以防止各类土传病害。在地面上用砖砌成栽培槽,长6.0米,宽1.0米,高0.12米,栽培槽四周用塑料膜覆盖,以防止向池内浇水时,水从砖缝向四周外溢。
1.3 塑料大棚膜:用于温室外部覆盖,起保湿及冬春季保温和增温作用。
1.4 遮阳网:移栽后几天之内和夏季生产时用于遮阳,避免强光照射,降低温室内温度。
1.5 基质:主要有代替土壤的支撑物和营养成分两部分组成。蛭石1立方米,经高温腐熟的有机肥0.1立方米,化肥(N≥14%、P2O5≥4%、K2O≥10、含硼、锌、铁、钙、锰、镁、钼等)0.4kg。各种成分混合均匀填入栽培槽内。
1.6 网室内各种专用工具:喷雾器、量筒、喷壶、水桶、水管等。
2 温室生产前的基本条件
温室上部内层为防虫网,外层为塑料大棚膜;栽培槽内填满基质,各类使用工具齐全。用硫磺粉1千克+敌敌畏1千克熏蒸后密闭5~7天,经过处理的栽培室内处于无病无虫状态。
3 移栽试管苗
3.1 试管苗锻炼:移栽前5~7天,将脱毒组培试管苗由组培室转移到温室。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逐步锻炼,让试管苗逐渐变绿、粗壮。
3.2 基质浇水:定植前,将基质浇透水,多余的水分向下渗出。
3.3 试管苗移栽:将试管苗取出,移栽到栽培槽的基质中。栽植深度1.5~2.0厘米,株行距3厘米×8厘米,每平方米栽苗400株,栽后立即浇透水。
3.4 移栽时期:马铃薯生长以20℃左右最佳,气温30℃时,茎变细,叶面积变小,块茎膨大最适宜的土温为15~18℃,高于25℃时,块茎不积累养分。根据日光温度条件,第一年9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这一阶段温度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需要,为适宜移栽期。6~8月份温室内温度过高,在无降温设备的条件下,种植马铃薯基础苗,虽能成活,但停止生长,为不适宜种植期。马铃薯基础苗移栽后,一般60天就可达到收获标准。
4 管理
4.1 浇水:移栽后一周之内,每天浇水2次,同时将栽培槽四周的环境浇湿,保证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一周后,每天浇水1次,或根据基质湿度及天气情况浇水,保证基质干湿合适,不过分干旱或过湿,以幼苗不出缺水症状为宜。
4.2 控制温度:前期日光网温室内最高温度控制在25℃以下,当超过该温度时,即时通风,后期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
4.3 叶面追肥;定植后一周,开始用MS营养液进行叶面追肥,每10天一次,共追4~5次。
4.4 及时培土:块茎形成期,在马铃薯茎基部培蛭石2~3厘米,确保所结小薯不露出基质。
在整个生产季节,应防止各种害虫进入网室。非本项目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操作现场。进出随手关门。工作人员进入操作时,先在缓冲间内换鞋、更衣,再用酒精给器具及手消毒,尔后进入网温室进行各项操作。
4.5 微型薯收获:脱毒试管苗移栽后60天,微型薯达到1~20克时收获。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待栽培土基质干燥后采收。在操作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撞伤薯皮。采收后将微型薯按大小分级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