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莫斯科有一家纺织厂,四千名女工全部加入苏联共产党;据《真理报》报道,一所名叫斯拉维克的高中学校,所有年满16岁的学生全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对于“全民入党”的现象,叶利钦和一个西方记者有过一段对话。
记者:我了解到,苏共最鼎盛的时候,党员人数近两千万,几乎占了苏联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叶利钦:我需要纠正你的一个错误,苏共党员人数达到两千万的时候,并不是它最鼎盛时期,恰恰是它最虚弱的时候。
记者:为什么这样说?
叶利钦:这时,绝大多数人入党绝不是因为信仰,而是为了谋取党内职务。有了党内职务,他本人和他的家庭,甚至亲戚朋友,都能獲得源源不断的额外利益。这就意味着,党员人数越多,苏共对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侵害就越大,其实,此时苏共已经成为一张获得利益的门票,谁也不信任它,只是在利用它,它已经失去影响力、公信力和号召力。
记者:有一点我还是不能理解,难道那些稚气未脱的学生要求入党,也是为了谋求党内职务吗?
叶利钦:他们当然不是为了谋求党内职务,但大多数也不是因为信仰。
记者:那是为什么?
叶利钦:你永远不能理解我们年轻人当时的心情,如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组织内的人,唯独你不是,那种被孤立感和被威胁感就像蛇蝎一样整天噬咬着你。尽管你对“信仰对象”知之甚少,但“加入组织”是你唯一的选择。
(蒋骁飞/文,摘自《演讲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