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健存
“文革”前,我的父亲甄树楠是北京军区管理局的副局长,管着所有的直属队和物资部门,这都是工人集中的地方。父亲性格耿直,容易得罪人,“文革”一开始,就成了被批斗的对象。
受“文革”的冲击,1968年父亲被派到河北省“支左”,任河北省革委会办公室主任。
刚到石家庄,父亲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救老干部。许明叔叔就是父亲亲自去解救的。我是听大人们聊天时了解到解救许明叔叔的全过程的:父亲到石家庄后,总是到基层跟大家聊天,了解情況。得知当时的很多领导都被造反派关进了“牛棚”或者“五七”干校。而且造反派很厉害,手里有武器,谁也不敢惹他们。
父亲了解到有个叫许明的老干部人很好,很正派,也被造反派关押了。于是父亲带着一名军人干部,开着车,就去了关押许明叔叔的地方。
到了那儿,父亲问看守:“有没有一个叫许明的人在这儿?”看守说:“有。”“把他带来!”父亲命令道。看守见是两个解放军,还开着车,一看很有来头,便把许明叔叔叫了出来。父亲说:“这个人我们带走,上车!”便把许明叔叔带走了。
到了原省委门前,父亲握着叔叔的手说:“许明同志,你安全了,安心回来工作吧!”当时我听完,觉得像拍电影一般传奇。
像这样被解救的老干部有很多。当时,许多老干部被批斗,然后被送到“五七”干校劳动,他们的境遇和心情都是非常糟糕的。父亲非常关心老战友的处境,经常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去看望他们。记得有一次,父亲带着母亲和我,一起去石家庄郊区的“五七”干校,看望老战友。车子走在崎岖的乡村小路上,尘土飞扬。父亲挨家挨户打听老战友的住址。我跟着父亲,走访了一家又一家。父亲和他们聊天,关心地问他们的现状和困难。临走时,他们都感动得哭了。
记得当时省委在八一礼堂组织演出,父亲还要求一些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军区文工团老演员来参加演出。后来,他们都得到解放,离开了“五七”干校。
1974年,父亲结束“支左”,准备回京。我清晰记得,离开那天,火车站送行的人黑压压一大片,很多人哭了,许明叔叔更是哭得泪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