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天琪
摘 要:当代艺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中国当代艺术从起源到发展至今,展现出了艺术变革的生命力。新媒介与当代艺术的结合,构成了当代艺术新的形态。本文具体分析了当代艺术与新媒体概念,结合新媒介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新媒介环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新媒介;变革;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发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于90年代逐渐成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新媒介与当代艺术的结合,构成了当代艺术新的形态。新媒介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状态,中国当代艺术的变革将如何实践,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当代艺术与新媒介的概念
中国当代艺术是从对艺术作品图片式解说以及从政治化思想当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新形式的艺术语言,其与西方当代艺术有着鲜明的区别,通过一种新的艺术身份与模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影响着受众的艺术思维。当代艺术反映出了艺术家对当下所处文化环境的态度,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中国当代艺术从起源到发展至今,展现出了艺术变革的生命力。中国当代艺术脱离了穿传统单一的表现模式,逐渐发展为更具代表性的艺术语言以及风格模式,我国一些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不断利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创造出了丰富的艺术内容。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介这个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快速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新媒介如今在各个学科领域深入发展,新媒介艺术是相对与传统媒介手段而言,以数码、装置、影像等形式作为代表,广义上也包含油画、国画以及版画等传统媒介手段所创造出的非传统概念作品新媒介与当代艺术的结合,构成了当代艺术新的形態。
二、新媒介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经济崛起,文化影响力日益提升的时代;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新媒体等科学技术不断缩减着全世界之间的距离,现代人互相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之下,当代艺术展现出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如今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现代艺术可完全抽离传统艺术媒介的形式,利用虚拟技术、电脑软件等进行创作与表现,在同新媒介的融合中寻求重塑与新的突破。在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媒介无疑给当代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当代艺术在新媒介环境当中不断变革与发展,传统的艺术创作表现模式与新观念、新媒介的结合日新月异。新媒介的介入,使当代艺术更具生机与活力,让艺术表意更为内容化与明确化。艺术家们结合新媒介实现突破与创新,让观众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例如陈昭熊、吴俊勇等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结合中国艺术本土发展的经验,充分利用动画等新媒介,促进中国实验动画艺术在先锋艺术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在应用新媒介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新媒介在当代艺术中应用的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一味追求新媒介的运用,导致其运用逐渐与艺术表达的根本诉求相脱离,过于强调形式化以及技术化;随着经济以及科学艺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介对于当代艺术的影响与参与越来越深刻,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前卫性等面临着被新媒介的技术性消除的境地,弱化了艺术本身的性质与作用,使我国当代艺术处在创新的压力当中。新媒介如何更为恰当地于当代艺术中使用;如何避免媒介运用的无线扩张而导致一些假艺术、伪艺术出现;新媒介的应用如何促进我国当代艺术的变革与良性发展,都是我们需要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三、新媒介环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
1.重视艺术本质
当代艺术中对于新媒介艺术的应用,必须要去除功利主义心态,探究不只是满足于目前市场需求的艺术本质。新媒介自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新媒介语境下,我们应当重视用何种观念与形式结合新媒介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对于创作者而言,创作的目标不是浮华去趋附;对于艺术欣赏受众而言,所欣赏的也不只是新媒介的热闹堆砌。当代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仍然是借助某种语言媒介表达思想与感受,生成一定的意义来引发受众共鸣。因而当代艺术与新媒介的结合,必须始终要从艺术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通过艺术符号的组合满足受众对于感知体验与精神世界的探索。新媒介的应用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当代艺术都需要同新媒介嫁接,其应当成为当代艺术中具备前卫性的分支,而不是必不可少。中国当代艺术应当充分利用其丰富多元的特征,在保证艺术内涵实质的前提下使艺术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关注本土化
批评家黄专曾说过:“一种无视本国真实的公共处境、社会问题和民间疾苦的当代艺术,一种不具备批判艺术的当代艺术在今天中国就没有存在的充分理由。”不可否认,新媒介给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与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当代艺术表面上也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但对于语言以及形式的表现没有保持足够的重视。艺术不应当成为科技支配以及摆布的对象,如果艺术脱离了社会现实,而是一味追求故弄玄虚地卖弄技巧,那便失去了艺术创作本身的价值。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更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介,实现中国当代艺术现代与传统、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融合,立足于出啊同文化艺术这片丰厚的土壤当中,结合新媒介、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寻求创新与发展,也只有在强调本土化以及公共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变革,促使其成为多数人的艺术,从而打下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
新媒介的运用上,如今一些艺术作品展现出了良好的态势。例如当代艺术家张卫创作的《齐白石vs梦露》等一系列作品当中,将西方现代艺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结合拼接艺术以及波普艺术的观念,通过新媒介的方式展现出来,新媒介的植入恰如其分,体现出了良好的艺术状态。
3.加强艺术传播
新媒介不仅能够作为当代艺术创作表现的工具,也能够变成艺术传播以及普及的重要工具。尼葛洛庞帝曾说:“互联网络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对新媒介交互性强、多维等特征的合理应用,可以让观众以截然不同的形式来传播与体验丰富的艺术内容,就能够在启发以及吸引大众加深对当代艺术创作理解的同时,提升其审美眼界。例如中国美术馆2014年所举办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此次展览中,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以及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都被应用到了各个作品当中,信息科技技术随处可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感知经验,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外,在新媒介的影响之下,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也应当顺应潮流,实现良性发展。目前,中央美院、天津美院等早已开设当代艺术相关课程,将当代艺术纳入教学体系当中;近几年,我国数十所艺术类高校也陆续开设“新媒体艺术”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介也应当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介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创作手段以及传播平台。大量新媒介的应用,使当代艺术内容形式更为多元化。但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新媒介为当代艺术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始终应当重视新媒介对于当代艺术的影响力,懂得如何更好地结合新媒介,使我国当代艺术获取更大的展现空间,实现良性发展与变革。(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靖.新媒体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7.
[2] 邓慧聪.浅析新媒介对当代艺术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3,03.
[3] 许春燕.略论媒介影响下的当代艺术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