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构建与应用

2015-05-30 10:48:04王爽
2015年48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王爽

摘 要:财务管理组织工作是当前企业在经济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财务管理工作应当体现出、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与经济发展目标。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选择与适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制定,影响到企业的最终经济收益数目。下文中,笔者将从参加企业财务管工作组织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设计制定相关要点,并分析其与企业经济收益结果、利润价值之间的作用与关系。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利润收益数目

在现代企业科学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理念的认识与运用是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财务管理的工作开展、组织部门构建、职权划分、人员与物质分配管理都应当围绕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制定应当从自身发展需求、资金成本实力出发;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目标也与经济市场发展变化、国内经济体制特征、国家相关经济扶持政策有紧密联系。本论文将从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应当包含的内容要点进行分析,总结财务管理经济目标选择与适用的依据和标准,并探究财务管理经济目标是如何为企业经济利润服务的。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内容要点

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并不是单一的设定,它由多种内容要素构成:

1.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估算要点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首先应当具备的内容为财务预算和财务核算,能够为企业经营生产活动提供具体的资金成本估算,加强企业对维持生产运作、投资项目、合作活动的成本控制和财务风险控制,将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具体化、数据化,能够被准确地运用到经营管理当中,并具有能够被分析、被比较的特征,为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转化为具体经营策略提供现实可能。

2.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统一要点

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应当具备现实操作的可能,要与企业的近期发展目标相适应,也要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统一起来,有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制定实施为企业的总体发展计划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总体发展计划也应当为财务管理经济目标提供方向和指导,始终保持二者的一致性和统一协调性。

3.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转化要点

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应当为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服务,如果整体发展目标有了新的变化与调整,那么财务管理经济目标也需要随之做出改变,保证与整体发展目标的统一协调。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经济目标项下又细化为多个环节,依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任务的不同,有自身的任务和相应特征。

二、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选择适用的依据标准

利润收益数目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选择适用标准依据,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估算要点决定,财务管理目标需要能够被精准计算;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经济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计划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体现在利润收益水平上。

1.利润收益数目的具体、确定属性

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现实目标是通过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加强生产活动中的现代科技含量与科技手段,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经济实力。利润收益数目是衡量企业是否处于稳定、良好管理运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利润收益数目的多少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维持基础生产活动、组织管理活动的基础上,有能力开发新的生产项目,进行其他投资活动,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国际上的财务管理经验判断分析,利润收益数目是企业实施全面财务管理机制中的重要构成与判断标准,如果利润收益数目达不到设定标准,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营策略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危机,亟待调整、改进。最后,利润收益数目的具体、确定属性,使得财务管理目标与生产经营活动策略联系起来,为企业管理领导者制定具体的生产管理措施、投资合作方针提供参考目标。

2.利润收益数目的增值属性、风险属性

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收益数目能够被重新分配、运用到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当中,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这种的利润收益的积累和增长,被称为利润收益数目的增值属性。根据以上属性可以得知,假设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采取措施缩短获得定额利润收益的时间,那么由于利润收益的增值属性,企业的最终将获得更多的利润收益数目。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在利润增值属性的指导下,及时回收企业的到期债权、应收账目,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增值作用。从现阶段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统计,部分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管理机制缺失,不重视到期债权的催收、也忽视对应收账目的催缴,造成企业利润收益增值效用的降低与损失。此外,由于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存在诸多漏洞与隐患需要进行调整,也由于企业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疏忽大意,造成企业在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策略上存在风险隐患。这种风险属性体现在利润收益数目上,突出表现为企业的计划获取利润数目与实际经营利润数目之间的差距,无法完成财务管理的利润收益目标。因此有关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准确估算、判断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管理风险隐患,降低或者避免财务风险隐患的发生几率,挽回企业可能遭受的利润收益损失。

三、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利润收益实现途径

利润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合理可行的指标,追求利润也是企业的最大目标。但是实际选择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本文主张将“获取满意利润”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更加合理,理由如下。第一,和“获取满意利润”这一目标相比较,“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不确定性,因为最大化相对来说不明确,范围较大,导致其可操作性较低。依据西蒙的理论,最优方案的选择要满足以下四个前提:一是决策者全面掌握可行方案以及执行结果;二是存在最优方案;三是决策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四是所有因素和目标可以量化,能够用数量方法加工。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同时具备上述条件。所以,用足够好来代替最好是合乎现实的,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来说,就是用“满意利润”来代替“利润最大化”。第二,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存在着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情况,也即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经营管理企业的形式,正是这种委托关系造成所有者和经营者会出现目标不一致的状况。委托人的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代理人的目标是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并且保持一定的社会地位。因为二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导致代理人在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的时候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将满意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现实选择可以降低这种不一致性,促使委托人和代理人达成一个具体可行的利润目标,减少企业的短期行为。第三,出于盈余管理的目的,部分企业不会选择利润最大化目标。

综上所述,利润收益目标衡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否发挥效用的判断标准,该目标应当始终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帮助企业获取、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要将该利润收益目标应用于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将利润收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经营策略方针,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目标指导,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监督、风险控制、利润增值,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设定与执行,实现现代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大连金玛硼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參考文献:

[1] 王静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2)

[2] 郜建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2(02)

[3] 周志宝.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2(Z2)

[4] 蒙欣颖.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3)

[5] 邓欣.浅议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商贸.2012(07)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7:01:41
基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分析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08:25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工作的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7期)2016-11-07 20:49:59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32:15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4:57
会计业务能力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联系阐释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8:56:53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