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简介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55年,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全国名牌中学。2004至2014年,11年间该校连创江西高考之最,共有326人考取北大、清华,先后有8位同学成为江西省的高考文、理科“状元”。实行新课改以来,该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正努力建设成富有特色的、具有多样化发展格局的特色高中。
名师简介
饶礼喜,江西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江西省优秀语文教师,江西师大文学院教育硕士实践导师,江西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小组长,抚州市优秀教师,抚州市语文学会常务理事。近年来致力于高考语文研究,多次在各地高考语文研讨会上举办讲座或上复习观摩课;所教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在江西省名列前茅,数十名学生获得高考作文满分,先后有60余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
命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们这个时代,水土大量流失,人性也在流失,传统也在流失,许多珍贵的东西都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渐行渐远……对此,推波助澜者有之,惊惶呼吁者有之,无动于衷者有之——有人说,世易时移,我们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也有人说,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总有一些值得传承、应该坚守的东西;还有人说,大浪淘沙乃自然规律,做自己认为对的就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及原因
江西省自主命题以来,一贯看重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特别是2011-2014年连续4年都是考查材料作文,先列出一则材料,再提出写作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人在命题时尝试了不同的材料形式:2011年直接选用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的课后练习来命题,着眼于“古为今用”;2012年选取了两句矛盾对立的说法,让广大考生对“拥有”与“没有”进行辩证思考;2013年则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流行语“三怕”抒写体验或思考;2014年结合新课程改革,引导考生针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写体验、见闻或思考。这些特点与江西高考“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的命题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梳理这些作文题目,我们不难发现个中“秘密”,即高考作文不再有意回避社会热点,而是引导考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文化、关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且其写作指向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即“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是真语文、真写作。
2015年江西高考将启用新课标卷,这意味着高考作文将继续保持材料作文的形式,考生仍然要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过度发挥。加之“扶不扶”等道德命题对人们心灵的拷问,年味如何继承的探讨,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反对“去中国化”的呼吁,笔者特意命制这道模拟作文试题,它既可突出高考作文命题的现实性、时鲜性,又能考查考生的思考感悟能力,希望广大考生对“坚守”这一话题能有自己的思考。
思路点拨
根据新课标卷的命题与阅卷要求,考生可选准一个角度来谈深说透,而不要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或者撇开所给材料“另起炉灶”。
材料提供了三个思考的方向,一为反对“坚守”,二为捍卫“坚守”,三为听任“坚守”。考生选择一个突破口,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做到言之成理即可。第一个角度,强调的是扬弃,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果能界定清楚扬弃的对象,旨在继承发展,那也是未尝不可的;第二个角度,强调的是对人性、道德、文化、传统中真善美的方面进行捍卫与传承,最符合现实诉求,也最切合题旨;第三个角度,强调的是顺其自然,采取冷静、平和的态度,如果能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写作角度。
“坚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字眼,坚守的是那些你的生命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比如人格、精神、理想、良知、原则、友情、爱意……从语法上看,“坚守”可以添加宾语,补写出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内容,可选取一个精彩的镜头,前铺后垫,发展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写成中心突出、情节曲折、充满人性光辉的记叙文;也可在“坚守”后加上中心词,如着眼于“坚守的意义”等。关键要在“坚守”丰富的内涵上做文章,弘扬正能量,如必胜的信念、高洁的志趣、人生的准则、精神的家园、道德的底线、传统的美德。
构思举例
在以上审题分析的基础上,考生便不妨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一个角度来构思了。比如,为了突出“坚守”之难,我们可以这样来开篇:
我们这个时代,水土流失的同时,人性也在流失,我们笑话愚公之不慧、孔子之不明、屈子之不醒,但良心与正义依然被某些人苦苦坚守。吴敬琏,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为何如此被人推崇?因为他敢于为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扫除污浊,因为他坚守经济环境的纯净与公正,而他竟常接到一些股市鹰犬的恐吓信。刘姝威,这个普通的弱女子,只是以一颗学者应有的质朴的心灵,揭出黑幕,竟受到邪恶的围攻。坚守之难,可见一斑。
经典素材
1.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过着清贫的生活,怀着朴素的心愿。“炎黄”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省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张纪清,坚持做好事不留名,助人为乐,播德种惠,坚守高贵心灵,成为一座城市精神的坐标。
2.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就是89岁高龄的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与祖国同呼吸,坚守强国梦想,绽放理想之花,先生之风,高山仰止。
优秀例文
在峭壁中重生
——坚守传统文化
文/李晨
当流行歌开始被大街小巷传唱,当“四书五经”变得鲜有人知,当“中国风”“国学”被人当成噱头活跃在诸多媒体之中……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正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流失。
曾经的传统文化,像一个来自遥远国度的女子,翻越过崇山峻岭、沙漠戈壁,走到我们面前大放异彩,在历史的滚滚黄沙中,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而当今的传统文化,却如同一名攀岩的行者,周围都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跌入万丈深渊,不复美好。所以,今天的我們需要坚守住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坚守传统文化,因为我们不忍心看到未来的我们在目睹美景时,不再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般唯美的诗句,而是哑口无言。
我们需要坚守传统文化,因为我们不忍心看到未来的生活里,不再有《高山流水》-般清雅脱俗的乐章,到处都是“重金属”那样嘈杂而浮夸的声响。
我们需要坚守传统文化,因为我们不忍心未来的孩子们不再被“荆轲刺秦”“三顾茅庐”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所感染,而是被各种穿越小说、“玛丽苏文”“总裁文”等洗脑。
我们需要坚守传统文化,因为我们不忍心看到韩国明星占据我们的生活,甚至让我们忘记了生活还要诗和远方。
可以说,正是因为一代代学者的薪火相传,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受过无数次大浪的淘洗,却依然散发出不可抵挡的魅力与神韵;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千年,却依然能够让人领略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髓。如果不是坚守,京剧、昆曲、剪纸、泥塑、皮影戏等可能只会作为一个词语出现在字典之中;如果不是坚守,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就此被历史长河淹没而走向消亡。
然而坚守,不意味着故步自封,我们同样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千百年来,文化的诞生脱离不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文化所遭受的冲击势必不可避免,而文化的改革也是大势所趋。纵观历史长河,文化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中传承的。从先秦诗歌的四言诗句,到如今形式多样的百花齐放,从过去“之乎者也”的措辞,到如今普及天下的白话文,哪样又不是在变革中发展下来的?也许变革后的传统文化,显得更加“时尚”,然而今天所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又何曾不是古人口中的“时尚”呢?
当然,一切变革的前提都是我们可以坚守住传统文化。只有先守住老祖宗留下来的家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才能为我们所用,否则不过是空中楼阁,抑或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的空想而已。
所以,在峭壁中前行的传统文化,更需要我们为之坚守住落脚点。唯其如此,才能够让其在绝胜处柳暗花明,在峭壁上欣欣向荣。
点评:本文围绕材料所给范围,就“坚守传统文化”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立意高卓,视界宏阔,切合生活实际,耐人寻味。标题生动形象,有着文学韵味、文化气息,能够吸引读者眼球,激发共鸣思考。文中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了坚守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令人读来怦然心动、深有同感。“我们需要坚守传统文化”的排比,分别从文学、音乐、文化及影视等层面发出慨叹与呼吁,发人深省。文中还用了对比分析与假设说理等论证方法,进一步阐明坚守传统文化的意义。后面对“坚守”的辩证思考,使文章更具思辨色彩。结尾对全文的总结、对标题的呼应,可谓浑然天成。
相关延伸
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出另外一道作文题:
年年有余的年馍、吉祥图案的窗花、造型多变的灯笼……每到年关,中国传统年俗的这一项项准备都在诉说着浓浓的年味。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却惊讶地发现,年味淡了,年味变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这则作文材料与本文前面的命题类似,都是在谈坚守的问题,但侧重于对年俗的传承。考生可从民族习俗这个角度切入,谈坚守年味的意义以及具体建议,写下一篇振聋发聩的议论文;可采访几个典型人物,写成一篇新闻故事或专题报道;可就材料中的某一代表年味的习俗文化,精心构思一个动人的故事,写出一篇富有波澜而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记叙文。材料中提到的年馍、窗花、灯笼等,既带有山西民间的地方色彩,也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个代表,我们要从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来审视,文章才有深度,才有价值。
参考作文素材如下:
1.灯笼串起浓浓年味:郭二牛,64岁,山西太原横渠村人。1984年开始制作花灯,之后成立二牛花灯厂,其花灯曾远销马来西亚。2004年,山西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和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共同授予郭二牛“二级工艺美术家”称号。他制作的彩灯《十二生肖》在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荣获金奖,彩灯《孔雀》荣获铜奖。
2.花馍技艺,后继有人:张桂英,53岁,山西代县花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双合成特别技师,参加过世博会。其面花艺术承袭民俗文化传统,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以寒食节面花即“寒燕”最具代表性。其作品多信手拈来,简单传承,富有浓厚的原生态乡土气息。在2009年2月中国首届花馍艺术节上获金奖;在2009年10月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获得展示及表演金奖。
友情提醒
本文选自《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增刊《高考作文最后一题》。更多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信息尽在《高考作文最后一题》。《高考作文最后一题》,助你高考作文大幅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