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万分的主动脉夹层

2015-05-30 02:06景在平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梗胸痛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高度凶险的疾病,罹患该病的患者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谈到这个病也会胆颤心惊。因此,有必要让大家对主动脉夹层有些了解。

五十多岁的李先生在睡梦中突然感到一阵剧烈胸痛,疼得全身冒冷汗,不停地呻吟,甚至在床上打滚。家人立即将他送到急诊。经过检查,医生怀疑是主动脉夹层,立即急诊做CTA检查,果然证实了医生的预测。紧急手术后,李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呢?主动脉壁是由三层结构组成的。由内至外分别是内膜、中膜和外膜。正常情况下,这三层膜紧密贴合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分离。但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动脉血管硬化,会损伤血管内膜;在血压过高、外伤或者自身病变时,高速、高压的血流就会从动脉内膜破损处冲入中间层,像一把刀将血管膜分离,这就是夹层。夹层可以沿着主动脉走势一直向下撕裂,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医学上,夹层在分离的中层内形成一个新的管腔,称为“假腔”。原先的主动脉管壁为夹层的“真腔”。

医学上比较准确的定义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因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变性、主动脉扩张和内膜撕裂形成双层管腔的疾病。主动脉夹层是名副其实的危急症,其导致严重并发症致死率较高。

夹层形成后,最致命的危害是血管破裂。假腔的外面只有一层薄薄的外膜,一旦抵不住汹涌的血流发生破裂,就如同江河决堤,病人会在数分钟内死亡。夹层另一个重要的危害是真腔堵塞。当假腔内的压力超过真腔,真腔就会压扁,甚至导致主动脉堵塞,影响全身血流供应,轻者致残,重者致命。据国外的研究报告,在夹层发作的第一个24小时内,每过一个小时死亡率增加1%。未得到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5%会在未来的2个星期内死亡。

主动脉夹层最易与心梗混淆

老陈今年60岁,高血压已经好几年了,平时吃降压药,也是时高时低,不过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就没太放在心上。某天早上晨练之后,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的疼痛,连背部也是。家人以为是心绞痛,马上静卧休息,服用速效救心丸,症状丝毫没有缓解。120急救做了心电图,没有什么心脏缺血的表现。急诊送到医院后,有经验的医生安排作了CT,结果被诊断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但有着极其类似的临床症状,如大汗淋漓、胸部剧痛、休克等。由于人们对心肌梗死比较熟悉,当出现剧烈胸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心肌梗死的可能,甚至接诊医生往往也会“先入为主”,按心梗救治。

其实,只要对主动脉夹层这个疾病有所认识,还是可以鉴别这两种疾病的。首先,心肌梗死病人多有心绞痛发作史,而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往往之前没有类似发作的病史。其次,心肌梗死的病人胸痛持久而剧烈,且随着病程逐渐加重,主动脉夹层的病人一旦发作,胸痛症状一出现就达顶峰。而且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不同,心梗病人的胸痛主要在前胸,而夹层病人胸痛的位置主要在胸背部;心梗病人疼痛性质主要是闷痛,而夹层的疼痛往往是撕裂样疼痛。最后,心梗病人心电图往往有典型的心肌缺血或梗死的表现,而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心电图则没有心梗的表现。

当然,主动脉夹层的病人除了胸痛外,还可能有一些伴随症状。比如居高不下的血压,收缩压甚至高达200毫米汞柱以上;夹层若沿着主动脉长轴延续,可能会出现腰背部、腹部的疼痛;供应脑部的动脉受到累及,若真腔被压扁,会导致缺血性脑梗塞;夹层形成过程中,肋间动脉如果缺血,会造成脊髓缺血,严重的发生截瘫;累及肠道和肾脏血管,不仅会造成腹部疼痛,甚至会出现肠坏死、肾功能衰竭等致命并发症;下肢的血管被阻塞,会导致相应的下肢缺血症状,轻者出现下肢麻木、发凉,严重的引起肢体疼痛,甚至肢体坏死。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在抢救夹层病人上,一点都不为过。

首先,夹层如此可怕,对每一个患者来说,早期明确诊断是最重要的。误诊、漏诊,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对于急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的患者,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通过增强CT来确诊。一旦确诊,必须立即接受治疗。

其次,尽快稳定病情,镇静、镇痛,迅速控制血压和心率,对于抢救主动脉夹层意义重大。可以减少血流对血管壁的刺激,防止管壁进一步分离,降低假腔的压力,降低破裂风险。

用最微创的技术

治最凶险的疾病

主动脉夹层手术经历了由巨创向微创的飞跃。传统的血管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需要打开胸腔,暴露主动脉,用人工血管替代病变主动脉,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这样的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手术复杂、麻醉时间长,需要大量输血。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腔内血管技术使得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成为可能。手术时,医生只需要在患者大腿根部切开一个不足3厘米的小切口,在DSA设备辅助下,将收缩在导管内的带支架人工血管导入主动脉,释放在病变部位,支架张开,隔绝破口,使血流通过支架腔内流过。这种微创的手术方法相比传统的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风险小的优点,使得许多高龄、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病人获得了治愈机会。这就是常说的用最微创的技术,治最凶险的疾病。

景在平 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擅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脏主动脉瓣膜狭窄和腹主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微创腔内治疗的系统研究并获得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40余项基金的支持,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腔内器具研发和腔内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在SCI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国际专著2部,主编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上午

猜你喜欢
心梗胸痛夹层
心梗猛于虎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有些胸痛会猝死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