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探讨

2015-05-30 10:48:04郭晗聃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郭晗聃

【摘要】阅读,作为高校德语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在德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高校德语教学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和 教学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如何进行高校德语阅读课,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德语阅读水平,培养学生对德语的兴趣,成为专家探讨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高校德语 德语阅读 课堂教学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国际各国之间的密切往来,使德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我国高校德语教学中一定要把阅读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抓,因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德语学习兴趣的提高,德语阅读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从事德语相关工作的一个必须要素。阅读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技能,也是促进和提高其他语言应用能力的手段,对于听、说、写和译都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一、语篇教学法的应用是学生德语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语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作者的观点、看法和协作目的的理解,在高校德语课堂上,阅读可以从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主题思想以及段落之间的衔接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整个文章的思想和结构的理解上,从中得到启发,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来对全文进行通读,旨在了解全文的大意,然后对全文进行精度,分段掌握文章的段落大意,提炼主题精髓。另外,分析文章是怎样展开论述进而进行论证的。在对文章的段落结构和大意做简要的分析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疑难词汇和句子进行解析,要求通过讨论的形式来完成,而并非教师一人堂。同时,通过课后的练习帮助学生解决词汇语言上的难点。例如举行转换、同义词辨析、构词方法等,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现代阅读教学法,旨在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教师一定要做到一个指路明灯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德语阅读积极性。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达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目的,借以养成良好的德语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 语篇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阅读思维方式,为学生未来的德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德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要想使高校德语教学能够顺利展开,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背景知识是指社会或者文化知识体系。任何语言篇章事实上都没有实际意义,它只作为一种媒介,是作者与读者沟通交流的桥梁。所以,阅读只有当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文章背后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知识的时候,语言文字才产生了意义。阅读的结果是通过语篇的信息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德国文化背景知识,对文化背景知识掌握越多也就更容易理解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汉语资料来掌握德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教师要对阅读中产生的背景知识进行概括,为学生提供参考,以便课前进行预习。

三、激发学生的德语阅读积极性

阅读积极性的培养是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阅读积极性越高,德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时效性就越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以内容作为中心的先进阅读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德语阅读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于德语阅读教材。在阅读教材的选择上需要选取各种不同类型和题材的德语阅读资料,以便能够在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把德语阅读课的风格从老套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活泼灵活的教学模式。以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不再把阅读作为负担。教师教学风格的改变,对于高校德语阅读课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教学角度也可以随着阅读资料的不同而在形式内容上体现出多变的状态。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融洽了,德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时效性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重视批判性的阅读训练

批评性的阅读训练是有效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对深层次的积极阅读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因为语言作为语意的潜势系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语言篇章都是作者从系统中选择所产生的结果。作者决定作品的角度和作品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学生读到的语言篇章并非客观现实。所以,在高校德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超越语言表面所阐述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资料中的内在隐含语言以及意识形态。从中感悟作者的协作态度,提高学生对语言篇章的敏感度。比如,单纯孤立的看一段文字并不代表任何的社会意义,但是她如果频繁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就可能产生极其重要的特殊意识形态意义。通过学生对深层次的文章内涵的批评性解读,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语言知识。

综合以上,高校德语教学中,德语阅读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阅读在整个德语教学体系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德语教学中必须积极探讨阅读课堂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促进德语阅读课堂时效性的提高。提高德语阅读能力,对学生德语的综合能力增强也有着前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田贵森,王冕.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赵晓和.语篇衔接及连贯与批评式阅读法[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孙竹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5).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8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3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