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汉化莎士比亚诗歌的翻译观念对比

2015-05-30 21:33刘婉仪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汉化尼采莎士比亚

刘婉仪

内容摘要:本文从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的翻译语言观入手,再介绍汉语翻译者对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通过分析作品,对比这两种翻译观的异同,以更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诗歌翻译状况。

关键词:翻译 尼采 莎士比亚 诗歌 汉化

一.“翻译就是征服”——尼采的翻译哲学

尼采在其《愉快的知识》中,简要阐述了他的“翻译即征服”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源于他的非历史主义的“超人”思想。书中所用的是古罗马人如何翻译并接受古希腊文学的例子。希腊文学是西方古代文化的源泉,古代希腊作家刻意求工,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精微,造就了古代希腊经典文学。而古罗马人是如何对待这种经典的呢?与尼采同时期的英国诗人西蒙兹在其《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特别提到了罗马翻译事业的兴旺场景:整个罗马成了“一座翻译的工厂,人们忙着把希腊语翻译成拉丁语”。翻译的同时,古罗马人吸收了古希腊文学中一切崇高的精华,更为尼采赞赏的是“古罗马人抹去了希腊文物的灰尘,把古老的东西翻译成现代的,使之发出新的光辉”。

具体来说,尼采所赞扬的古罗马人的翻译法是这样的:不顾及原诗人在诗歌中抒发当时的经历,不注重历史感,更不注重一些细枝末节的物品,他们会直接用当代罗马相应的东西取而代之。“古希腊的作品毕竟是死的东西,而死的东西丑陋无比”。罗马人在自己的翻译作品上带上了自己的影子,将自己的灵魂注入死的肌体,使古老的作品焕发新的生命气息。翻译,在这里变成了“罗马帝国无上的帝权”。

尼采的翻译思想折射的是他的哲学思想,“超人哲学”强调的是超人是真理和道德的准则,超人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限制,用自己的价值观、善恶标准来更新、改造他所统治的世界。在翻译上就反对盲从、趋附,主张译者放开手脚,不拘泥于原文,要充分体现自我意志的力量与冲动。

二.莎士比亚诗歌的再造和重生

莎士比亚的诗歌在英语文学中被视为经典。在中国的翻译也经过了一个漫长、充满争议的过程。关于英诗汉译的风格,黄杲炘先生最近在《中国翻译》上撰文提到了五种译诗方法,基本上可以对应五种不同的译诗风格:第一种为我国“传统文言诗”形式,具有与诗歌原作格律不同的中国文言诗歌的格律,“而对这格律的重视和‘迁就,译文经过了‘改造,有明显的增删。”第二种为“语体自由诗”,形式上放弃了格律,“只顾反应原作内容,因此总体上比第一种译法准确。”第三种为“语体格律诗”,讲究在行字数上与原作行音节数上保持对应。第四种也是“语体格律诗”,“要求译诗的行顿数与原作的行音步数相等。”第五种是更为严格的“语体格律诗”,“要求诗行字数、顿数分别与原作行音节数、音步数相应和相等”(黄杲炘,2008:79-80)。这后三类同为语体格律诗,都是以模拟原诗格律为标准,只是在模拟格律的要求上有宽严之分,实际上可以并作一个大类,拟称为“模拟(原作)格律诗”。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将英诗汉译的风格确定为三大类:传统文言体、现代自由体、模拟格律体。我们可以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经典第18首及几个版本的中文翻译来具体分析。

三.征服还是“被征服”

上文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可以得出现代汉语译者对于莎士比亚诗歌的种种“重造”式的翻译并不完全和尼采的翻译语言观相符。

相符之处在于他们同样强调译者的重要性,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的创造力至关重要,可以使作品散发出不同于原著的光辉。而不相符之处则在于,现代汉语翻译者在翻译莎士比亚诗歌的时候,表面上体现的是汉语强大的“重造”能力,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离骚体、诗经体、五言诗体,但是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学意象的运用,强调创造一种汉语读者熟悉的“诗境”。这和尼采的“强调现代感而不是历史感”并不相符。虽然在创作动机上可以认为二者是相似的,但是细节之处并不能说现代汉语译者对于莎士比亚诗歌的翻译就是尼采所提到的“征服”。

相反,很多看似符合古体的译本反而有过分追求形式而与原诗相差甚远的问题,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被束缚”和“被征服”。

参考文献

[1]周继明.尼采[A].侯鸿勋,郑涌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七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392.

[2]余鸿荣.快乐的科学(又译《愉快的知识》[Z].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3]仲伟和,方开瑞.翻译就是征服——尼采的翻译哲学[J].中国翻译,2001(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汉化尼采莎士比亚
老年人口腔健康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莎士比亚(素描)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汉化的考古学观察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论金世宗时期汉化与旧俗的关系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