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要把碳交易作为一种负担,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机遇。”中山大学低碳科技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余志告诉记者,碳市场建立之初,企业对碳交易政策不了解,对碳交易未来预期不明朗,加上九成以上的配额以免费的形式发放给企业,广东碳市场确实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抵押融资等碳金融业务,为控排企业提供相关融资支持,未来还可以探索开展碳债券、碳期货期权等进一步丰富碳交易的衍生品,这可以使得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和碳市场参与度均有所提高。在欧盟等成熟的碳市场,上述碳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交易量往往比二级市场的交易要高得多。
中创碳投分析师指出,碳市场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有助于将能源、天气等长期因素的影响体现到价格上。目前,对试点碳价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当地发改委催促企业清缴配额的期限。往往6到7月临近履约期间,配额市场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而据广碳所消息,受广东省发改委委托,该所于4月27日举行年度有偿配额第三次竞价发放,总量为100万吨,竞买底价为每吨35元人民币。根据《广东省201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从2014年9月起至2015年6月,原则上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安排一次有偿竞价发放,为体现配额在不同时期的稀缺性和价值,发放底价实行阶梯上升,第四次竞价底价将升至40元/吨。
对此,余志建议,企业不但要看到“如果政府发给的免费配额如果够用就不需要掏钱买配额了”,还可以对碳资产有个预判,如果年初购买价格较低,到了年末履约时即使用不完,卖出去也可能会增值。“政府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企业树立资源有偿使用的意识,对能源、环境、生态资源等进行更合理、更有效的配置,并促进整个社会的节能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