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熹”主题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5-05-30 06:20曾延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朱子朱熹学校

曾延平

[摘要]新时期,积极、合理、全面、协调地开展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学树立完整文化形象、展示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福建省晋江市松熹中学地处闽南千年古镇——安海镇,文化底蕴深厚。年轻的学校在传承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古镇文明,打造特色文化校园,彰显学校文化蕴含,形成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管理特色等方面有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探索,从丰厚物质文化建设、提炼精神文化内涵、践行精神文化外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松熹朱子学校文化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102

晋江松熹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年轻学校,地处文化古镇——安海。安海素有“朱文郑武”“二朱过化”“海滨邹鲁”之称,文化传统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年轻的松熹中学自创建之始就与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结下渊源,校名“松熹”就是并取“朱松”(朱熹之父)“朱熹”父子之名。如何传承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古镇文明,打造特色文化校园,彰显学校文化蕴含,形成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管理特色,这是年轻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历任校长的策划、推动和传承,以“松熹”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已初见雏形,主题文化初见成效。

一、彰显个性,打造主题文化育人环境

1.松熹溯源

松熹中学创建于1996年,学校的命名借用朱松、朱熹父子在安海为官和讲学的典故:朱松于南宋建炎四年为首任镇监,为改变安海“竞利相戕”的景况,使“狷商驯”,他以富商黄护所建的鳌头精舍作为讲学之所,“乃公事外,进民之秀者,教以义理之学”(卷之五《学校志·重建石井书院记》明·傅凯)。短短20多年后,因为朱松于鳌头精舍“进民之秀者,教以义理之学”,一个“竞利相戕”的“狷商”之地,转而出现了“老幼义理详悉”的可喜气象,可见韦斋教化之功甚巨。20年后,朱熹任同安主簿,常来安海寻访旧踪及其父遗迹, “见其老幼义理详悉,遂与论说,士因益勤于学”。据《安平志》卷之九《选举志》统计,由朱松监镇之时上溯至安海有资料可查的北宋雍熙140余年间,进士仅16名,而建炎以后至南宋亡的140余年间,进士就有46名之多。至于岁贡、乡举则如过江之鲫,四方称盛。元明之后,其人文之盛更是甲于泉郡。可见安海经“二朱过化”之后,科第远盛于前,簪缨鹊起,科甲联芳。为此,安海人自豪地说:“地灵人杰,贤才辈出,后之接踵而起者,凤羽威仪,龙鳞栗翰。红杏留香,尽是探花之使;樱桃开宴,皆为夺锦之英,不诚泉南一人物之薮也哉!”(卷之一《安平源流考》清·柯琮璜)之后“二朱过化”由安海而辐射至泉郡各地,影响甚为深远,以至后人称赞:“海甸仁风欣被远,温陵理学赖开先。”(卷之九《增订安平十景诗·石井书院》篑山堂伍)安海由此成为泉郡理学开先之地。取二人的名字“松”“熹”组合为学校的名字,以突出安海系“二朱过化”和“海滨邹鲁”这一深厚文化积淀的特点。

再经斟酌,“熹”即天亮、光明,清晨的阳光之意。“松熹”即松树林中的阳光,有两种寓意:一是希望学校像阳光一样,哺育学生如松树一样茁壮成长;二是希望学生在阳光照耀下像松树一样成长为能经得起风雨的栋梁之材。

“松熹”之名是安海独有,唯安海可用,其他学校不可复制。“松熹”两字即是文化,它体现了安海历史源远流长和文化积淀的深厚,它为学校建设“儒雅校园”“书香校园”提供了一笔财富。这一提议后来得到安海各界人士的普遍赞同。

2.主题景观

松熹中学建校以来,几任校长对朱子文化的传承一脉相传,紧紧围绕校名“松熹”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为主题建校。2003年,新筹建的学校首届董事会集资捐建了校中桥和桥边供师生休息的亭榭。镇侨联主席欣然为其题名为“敬松桥”“崇熹亭”,并在亭上撰一对联“仰观劲松千年翠,眺望晨曦万里红”,意在倡导后辈敬仰朱松、朱熹父子崇文尚理风范,传承古镇百年文明。

3.主题标志

近期,学校又着手筹建“朱子文化广场”,广场拟设朱松、朱熹父子雕像,朱松、朱熹父子生平简介,朱熹治学理念名句书法石刻,朱熹治学故事,朱熹经典名篇等,力求把学校每一处景点都布置得有教育意义,做到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传承经典,提炼主题文化育人素材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文化大师,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无须讳言,朱熹的思想理论中有不少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今天我们并不是照搬他的那一套,而是取其精华,为时代所用,为学校所用,为学生所用。为此,我们对学校的主题文化进行了提炼。

1.校歌《熹韵》

学校于1999年向社会各界征集校歌,后由本校教师作词作曲的《熹韵》入选。校歌以“灵源叠翠,鸿江汤汤,龙山晨钟扬。港湾波涌依旧,长桥安卧,白塔叙沧桑”为开篇,突出安海文化名胜、商贸特色;以“朱松首镇,勤政为民垂千古,朱熹弘理,兴学重教永留芳”彰显古镇百年文化积淀;以“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学海千帆,击楫中流,师生驭风浪”来体现松熹师生挥汗织锦绣,铸就明日辉煌的孺子风范。

2.校刊《松风》

2002年,学校编创校刊,在向全校教师征集时,刊名“松风”以其含义凸显学校文化内涵而中选。

3.校训

2009年,学校为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大形势,更换使用十几年的校训,实现校训大变脸。新校训取自朱熹治学思想精华:“居敬、存养、省察、力行”。重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凸显德育首位思想,教会学生学做真人。

4.校本教材《松熹》

2009年,为提炼朱熹治学精华,突显校园文化主脉,重解经论,鉴古创新,打造朱子文化校园,学校以语文组、历史组为核心,编写了校本教材《松熹》——朱子文化读本。《松熹》读本,以现代写意为主要表现手法,让深奥变得通俗,让繁杂变得明晰;以松熹溯源,三朱简介,朱熹与安海,朱熹传说故事,朱熹传世经典,朱熹思想精粹,朱子文学,安海民俗、古迹,朱子书法鉴赏为架构,展现理学大师传奇人生,解读一代鸿儒思想精髓,诠释朱子思想对安海文化的影响,让更多人了解朱熹,了解朱子文化的内涵,为“打造朱子文化校园,构建和谐松熹”做出应有的努力。

三、延伸文化,塑造“儒雅书香”松熹人

北京师范大学沈立博士曾经说过:“中国经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原本。”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正是靠着这些经典文化规范着自己的言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我们如果能把朱子优秀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中小学生守则等社会主义品德、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定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学校做好了传承推广朱子文化的长期策划。

1.朱子文化教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无须讳言,朱熹的理论思想中有些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我们今天并不是照搬他的那一套,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时代所用,为学校所用,为学生所用。如我们搜集好问勤学的《朱子问天》,孝敬长辈的《为母守墓》,学术求真的《鹅湖之会》等有关朱熹的故事传说和生平事迹,搜集以行为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朱子家训》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童蒙须知》,以及《春日》《劝学》《观书有感》《苦雨》等适合初中生学习的优秀诗词、著作作为校本教材,开设朱子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仿其行”,崇贤敬学,传承文化经典,潜移默化地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2.朱子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学习朱子优秀文化,可将其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如利用课前三分钟,选择性地诵读朱熹诗词、《朱子家训》等,在写字课中组织学生书写朱熹的优秀诗词、语句,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描绘传说中的朱熹生活学习的各种画面,在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自编自唱由朱熹诗词编写的歌曲,自编自演相关舞蹈等。将朱熹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优秀朱子文化的教育。

3.朱子文化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

让学生讲述“朱子问天”等故事,激发学生好问勤学、热爱科学的情感;讲述“为母守墓”等故事,对学生进行敬长孝亲教育;讲述朱熹求学、生活、处世各方面的“勤谨”故事,以及对《朱子训子从学贴》《朱子家训》相关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每件事勤做勤整理的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讲述有关朱熹励志的故事,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荣辱与学校、家乡、祖国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志向,胸怀祖国,放眼天下;选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过则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等名言作为学生的座右铭等,以此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4.朱子文化教育与师生活动相结合

朱子优秀文化教育和学校其他教育一样要求形式多样,尤其要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以此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师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趣味中得到熏陶。如开展朱熹诗词朗诵会,使师生接触到更多的朱熹诗词;开展朱熹故事竞赛,让更多的人了解朱熹的生平事迹;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朱子文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朱子文化。

5.朱子文化教育与家长、学校相结合

在安海朱子优秀文化早已植入千家万户,广大家庭对儒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已根深蒂固,部分文化家庭对《朱子家训》《四书集注》等朱熹的名文名著也有所了解,许多家长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朱熹的优秀思想对后辈进行养成教育。这为学校开展“运用朱子文化,促进学生养成教育”活动谋求家校教育的配合提供了一种可能。任何一种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养成教育更是这样。学校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让家长了解学校朱子文化学习的阶段内容、目标和要求,定期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行为习惯,同时让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使学生不仅在学校,在家庭、社会也能得到同样的熏陶。

朱子学说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所提倡的格物穷理说、开源节流说、宇宙结构说、慎思博学说,都是值得我们反顾和揣摩的,这些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都有着相通相近之处,重温这些思想和学说,可以找到有益的借鉴。相信不久的将来,松熹中学——朱子文化品牌将在晋江教育界独树一帜,成为松熹中学的一张名片。走出校门的松熹人,将以“儒雅、书香、进取、自律”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朱子朱熹学校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多肉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My Diary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学校推介
“朱子深衣”与朱熹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