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5-05-30 21:54王玉芬
开放导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出口中药

[摘要] 本文从出口规模、产品结构和地理方向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中药出口现状,经可比净出口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两个指标检测,可看出我国中药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优势并不明显。产品结构、贸易伙伴、市场竞争和产品质量均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应在优化产品结构,建立科学质量认证体系,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保护中药资源等方面积极应对。

[关键词] 中药 出口 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5-0088-05

[作者简介] 王玉芬(1974 —),女,黑龙江肇东人,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医药国际贸易。

一、我国中药出口现状

(一)出口规模和增幅

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中药出口大国。2008~2014年间,我国中药产品对外贸易增长稳定,进出口额从2008年的17.52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46.30亿美元,出口总值明显大于进口总值,其中中药产品出口额从2008年的13.09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35.92亿美元。2014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贸易总值同比增长仅为9.79%,是近七年来的最低增幅,出口同比增长14.49%,和2010、2011、2013年相比同比增幅出现较大落差,但仍高于2008、2009和2012年,进口同比下滑3.84%,明显低于往年同期增幅。

(二)出口产品结构

我国中药产品出口以植物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等原料型产品为主,而中成药产品占比则很小。以2014年为例,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仍为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17.77亿美元,占比达49.47%,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类产品;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2.95亿美元,占比36.05%,其出口份额和增长率都位居第二;中成药和保健品出口额分别为2.5和2.7亿美元,占比仅为6.96%和8.07%,尤其中成药占比持续下降,并从2013年微小的正增长率跌至2014年的负增长,其增速远低于中药产品的平均增速,是我国中药出口的短板。

(三)出口的地理方向

据2014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与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有中药贸易往来。亚洲是我国中药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额达22.73亿美元,占我国中药出口63.29%的份额,其中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印尼约占对亚洲地区总出口额的近一半。香港持续保持我国中药出口的冠军地位,出口额为6.91亿美元,占比为19.25%。我国对日出口一改往年大幅下滑态势,达到5.28亿美元。美国仍然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传统市场,连续多年为我国中药出口的三大贸易伙伴之一,2014年我国对美国出口中药4.69亿美元,占我国中药出口的13.05%。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药进出口持续增长,从2008年7.81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25.43亿美元,其中出口19.39亿美元,进口6.13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将是今后我国中药贸易的新增长点。

二、我国中药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可比净出口指数

可比净出口指数(Index of Normalized Trade Balance,简称NTB),即某一产品的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这一指标常被称作贸易竞争力指数。NTB在-1和1之间变动,若NTB>0表明该产品净出口且具有出口竞争力,NTB越大竞争力越强;NTB<0表明该产品净进口,NTB越小竞争力越弱。若NTB≥0.8产品具有高竞争力;若0.5≤NTB<0.8产品具有较高竞争力;若0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七年间,我国中药产品可比净出口指数一直介于0.46到0.55之间的平稳状态,属较高竞争力和低竞争力之间的分割区间,2011年2014年两次超过0.5,这表明我国的中药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优势并不是很突出。我国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严重不平衡,中药材及饮片和植物提取物的NTB较高,分别达到了0.7和0.6的均值,具有较高竞争力。而保健品和中成药的NTB均值只有0.06和-0.05,除2011年中成药的NTB为0.01外,其余各年均为负值,2014年NBT低至-0.15。说明保健品的竞争力很低,中成药的竞争力差。

中药材及饮片的NTB曲线在0.7附近且波动很小,可知中药材及饮片的贸易竞争力平稳居于较高水平,而植物提取物的NTB曲线也居于较高值,相较于中药材及饮片有波浪状高低起伏。保健品的NTB曲线从2008到2010年保持在-0.1附近, 2011年呈大幅度上升至0.18,但2011年后上升放缓持平。中成药的情况不容乐观,除2011年为正外NBT曲线一直在水平线下呈负值,从2008到2010年呈缓慢下降,到2011年上升至正值后至今中成药的NTB曲线一直呈缓慢下降状态。在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中,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居主导地位,具有较高竞争力,保健品的竞争力很低,中成药的贸易竞争力差。

(二)显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数)是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产品的国际贸易值占所有产品国际贸易总值的份额之比,反映该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水平。公式为RCA = (Xij/Xi) /(Xjw/Xw),其中Xij和Xi分别表示i国j产品和所有产品的出口值,Xjw和Xw 表示世界j商品和所有商品的世界贸易值。若RCA>1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RCA<1表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对RCA指数进行对称化处理后可得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指数),RSCA=(RCA-1)/(RCA+1),-1≤RSCA≤1,RSCA>0表示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于平均水平,RSCA越大比较优势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反是。

中药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低, 2008~2014年间,这一比重由0.091%上升至0.153%,虽然中间略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状态。国际上对中药的叫法和统计口径与我国不同,除个别报告和资料提及并未有专门的统计。根据欧洲2003年市场报告显示,全球天然药物贸易额为100亿美元,到2008年世界天然药物的年贸易额已达145亿美元,2009年因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国贸易额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天然药物贸易因其需求刚性受影响的程度低于贸易总值。近年世界天然药物贸易额年均增长不低于10%,据统计,2014年世界天然药物的贸易额已超过200亿美元。据此可以测算出从2008年到2014年RCA指数大于1,而RSCA指数则在0.01到0.18之间,我国中药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大于中药产品贸易值占世界贸易值的比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于平均水平,但比较优势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对我国中药产业NTB和RSCA两种指标的计算结果能够相互验证,独立计算的两种指标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比较优势并不突出,与我国悠久的中药历史尚不相称。

三、制约我国中药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中药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中成药的生产和出口是短板

我国中药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仍以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等原料型产品为主,从2008年到2014年出口额占比均在80%以上,2014年达到了86%,而中成药产品占比均值只有11%,2013和2014年中成药产品占比只有9%和7%。中成药多年来一直持续净进口,中药产业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带来的发展,以低附加值的原料输出换取贸易顺差并不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中成药的发展,积极推进制剂产品出口,只有通过产业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才有利于提升中药的国际竞争力。从贸易增长的角度来看,目前处于竞争劣势的中成药更有上升空间,是我国未来中药出口持续增长的潜在力量。

(二)中药出口的贸易伙伴较集中,欧美市场进展缓慢

1. 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我国中药出口仍以亚洲为主

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日本和韩国基本是在中药理论基础上衍生自己的医药文化,中药在亚洲国家的认知和接受度非常高,一直是我国中药出口最主要的市场。以中成药为例,2014年我国出口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占比为70.39%,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药和西药存在着巨大差异,由于大多数中药来源于天然物质,很难用西药数据化的标准来量化其有效成分,难以精准规范和检测,缺乏世界公认的质量和生产标准。因此,用西药体系来研究和规范中药有悖中药的发展规律,阻碍了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使用。文化背景和中西药体系的差异是导致中药在西方国家市场受阻的深层次根源,这是比贸易壁垒更根深蒂固的障碍。

2. 中药出口欧美遭遇贸易壁垒

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遭遇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尤以欧美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甚。2004年欧盟颁布《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简称《指令》),2014年4月英国管理部门正式终止了《指令》的售卖宽限期,要求当地市场销售的所有草药产品须获得完全市场许可或传统草药产品注册,给我国草药产品的欧洲出口带来冲击。2014年我国对欧盟15国中成药出口额为694.27万美元,同比下降1.30%,仅占我国中成药出口额的2.78%。加拿大于2004年颁布《天然健康产品管理法规》,要求所有在加拿大市场销售的天然药/植物药在2010年1月1日以前,只有通过加卫生部的审查并获得许可后才可上市。此外,有些欧美国家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技术标准,以铅、汞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以及含有高含量有害毒素为由,对我国出口的中药发出警告甚至封杀,我国对欧美各国的中药出口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限制。

(三)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竞争激烈,日韩等竞争对手抢占先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医药产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许多大型国际制药企业纷纷进入天然药物市场,竞相使用现代技术研究传统中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西方国家的大型制药企业资金雄厚,人才资源充足,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这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制药企业给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诸多挑战。有些国家从我国进口中药材及提取物,仿制中药并改良剂型或工艺,甚至再出口到中国,对我国中药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尤其是日本的汉方药和韩国的韩药,因与中药的历史渊源相似度很高,很多同类药品完全可以替代中药。但我国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些古方古药的专利和商标在国际上被抢注,汉方药和韩药抢占了我国中药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

(四)中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堪忧,成本和价格优势减弱

由于缺乏对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中药材被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一些珍贵的中药材出现匮乏甚至面临枯竭,而生产工艺落后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中药资源问题已影响到中药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一些中药种植者使用农药或者其它不合理的化工原料,使中药材受到污染,导致药性下降,严重影响了中药产品的质量。一些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的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质量波动较大,难以达到国外严格的质量标准,损害了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声誉。不仅如此,由于中药资源保护不力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中药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及其上升潜力都受到了制约。

四、提升我国中药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中成药的研发和生产

中药材及饮片和植物提取物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主体,其特点是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另一方面,和中成药相比,中药材及饮片等初级原料型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较少。为优化我国中药出口的产品结构,政府应鼓励中药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实力的中药企业,支持这些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开展药品注册活动,积极推动制剂产品的国际准入。中成药代表了我国中药的产业技术水平,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我国应制定并实施扶持中成药发展的产业政策,改变中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的现状,有实力的企业应注重对中成药生产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争取符合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并通过认证,以推进中成药出口为切入点,提升我国中药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巩固现有亚洲市场,积极开拓欧美市场

1. 主动建立科学的中药规范和质量认证体系

2014年12月,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Alan Leshner博士在《科学》杂志首次推出的《中医专刊》前言中指出,“在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之间,我们也许能够发现一条中间道路”。这对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和我国中药出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将西药的规范体系完全适用于中药是不科学的,应以西药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体系作为参考,建立一套符合传统医学发展、适合中药特点、独立的中药规范和认证体系。这是中药国际化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我国应该主动引领这一历史性任务,争取在中药质量体系建立话语权,联合日、韩等中药出口大国共同完成。

2.积极应对欧美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壁垒限制

欧盟《指令》、美国CGMP法令等法律措施,是我国中药出口未能打开欧美市场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中药出口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保证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应鼓励天士力、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大型中药企业积极开拓欧美市场,争取在植物药注册上取得突破。虽然《指令》等法规具有一定的歧视性,我国可从政府层面寻求和欧美国家在贸易壁垒上的解决方案,但从长远来看,优质、高效、安全的产品通过质量认证,是解决贸易壁垒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我国应对中药的生产和出口进行严格监控,杜绝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等质量问题发生,只有欧美各国对我国中药产品的信任度提升,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才有持续上升的空间。

(三)加大中药研发和创新的力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要保持我国中药产业和中药出口的竞争力,不仅要注重传统和传承,更要重视中药的研发和创新,而中药的创新又往往和知识产权联系在一起。韩国与同仁堂争夺牛黄清心丸原创配方失败后,以牛黄清心丸为基础开发了口服液和微胶囊等新剂型,以新剂型、新工艺专利抢占了同仁堂的国内外市场。日本从中国的经典医著中拿出300多个古方,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新是我国中药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面临国际市场上日趋激烈的竞争,如若不创新固有的竞争力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对中医用药理论和中药炮制方法等无形资产的保护,还有利于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中药。重视中药的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我国中药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一项必要的措施。

(四)积极保护中药资源,提高中药生产的质量标准

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受挫,往往与中药的质量问题密切相关,应从中药产业链各个环节把关,确保中药的质量,同时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实现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应积极保护中药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利用,并通过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减少资源浪费。要从源头上防止中药污染,改变现有药材种植和生产模式,建立中药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标准,并加大实施力度。另外,以认证促质量不失为当前提升中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选择,引导和支持中药企业通过各种认证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欧盟有机认证(ECOCERT)以及HACCP、ISO22000等认证,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苏芮,范吉平. 中药出口欧盟,把准“指令”脉搏[N]. 中国中医药报,2014-01-08.

[2] 王丽华,杨志勋.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3(2):28-32.

[3] 姚萍. 中国中药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4] 荆文娜. 中医药:勿让“中华文明”沦为别国“文化遗产”[N]. 中国经济导报,2014-11-01.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xport from China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export scale,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geographic direction. By the two indices of normalized trade balance (NTB)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CM export is evaluate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CM products of China do ha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hile the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 It is caused by some restraining factors of commodity structure, trade patter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put forwar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Key Words: TCM, expor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收稿日期: 2015-08-26 责任编辑: 垠 喜)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出口中药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