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应以学生发展为主题,以统筹改革为主线,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职 立德树人 就业指导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4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并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就业指导课不仅是高职就业工作的主阵地,还是高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理应要承担起“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职毕业生提供质量保障。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的意义
(一)立德树人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2014年3月30日,为把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贯穿于就业指导课当中的主旋律,在就业指导课上要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德育教育工作,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立德树人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高职大学生数量快速增加与毕业生质量下降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这一点。立德树人对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要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必须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和谐发展。
(三)立德树人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必须紧跟国家政策,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做出改革措施。立德树人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的思路是要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作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二、高职就业指导课中立德树人理念的运用现状分析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还比较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就业率轻育人的现象,没有能在就业指导课的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使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偏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
(一)依旧保持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就业指导课重在言教课本知识,较少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当中,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这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而不知如何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二)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重视不够。由于就业指导课教师大多是由辅导员兼任,而辅导员的工作最杂、最累,且涉及业务广,只要与学生相关的事都需要辅导员解决,从而让辅导员常常力不从心,更谈不上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此外,受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限制,教师只能按照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去教学,部分教师只追求完成教学计划,忽视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
(三)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影响力不够。教师的师德师风对立德树人教育至关重要,他们除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外,也要担负起育人责任,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言行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是由辅导员担任,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高,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与德育教育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不够。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路径
“立德树人”能否真正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在于探索和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要超越“灌输”式教育,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与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了解学生主体的需求,激发学生主体创造,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已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思路,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提供了路径。
(一)以学生发展为主题。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育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对高职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发展的好坏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高低是高职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因此,高职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生为本,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就业指导课中学有所获,成为有用之才。
(二)以统筹改革为主线。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协同推进课程改革,形成育人合力。因此,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务必加强“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各学科,将就业指导课与各学科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并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避免学科知识本位、内容简单重复,并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二是统筹就业指导课标、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三是统筹就业指导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同时促进校企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合理安排课内外、校内外实践课教学,营造符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育人环境。这“三个统筹”涵盖了高职育人的主要方面,将从多个维度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体系。
(三)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当前,高职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发展的实效性不强,主要是因为就业指导课未能与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融合,未能形成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针对制约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高职要大胆改革,重点突破。首先,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教师能力培养,研究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研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课标教材;其次,要理清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确保教育教学环节与其他课程协调一致;最后,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进行考评,并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形成新形势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始末,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总之,高职教育在其教育理念中,应把培养具有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只有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袁耀梅.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黑河学刊,2014(9)
[2]张瑞,焦艳,李南.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
[3]彭金玉.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J].职业教育,2014(2)
【作者简介】黄运堪(1986- ),男,壮族,广西上思人,在读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助教,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