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珠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0-0033-01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管理主体,即由谁管;二是管理客体,即管什么;三是组织目的,即为何而管;四是组织环境或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管。顺着这四个基本要素再往下想,还可以也有必要产生更具体些的考虑:如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去管,怎么保证管理的效度,如何评价管理的成效等等。
案例中的茆院长通过贴吧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心声与需要,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切实予以解决,进而发展到由被动解决问题到主动宣传学校,这是一种管理思维的改变。就目前取得的成效而言,这一管理方法效果显著:第一,茆院长明确了学校管理首先要管什么的问题;第二,茆院长的做法明晰了学校管理要为何而管的问题;第三,茆院长找到了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切入口;第四,他的做法体现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不回避问题的积极态度,在问题中寻找管理契机,寻找到事业良性发展的增长点。
茆院长的这一管理举措,类似于企业管理中所说的“问题管理法”。问题管理法是我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五行企业管理研究者寇北辰提出的,它是指为了维持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目标,根据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原理,把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挖掘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的行政管理,经常为人所诟病的是管理者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管理问题。“做得越多就会错得越多”,“做得多的不如做得少的”,“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等言论与现象的实际存在,使得“不作为”自然而然地有了滋生的土壤。一些人迷信“慢作为”,中国式的“事缓则圆”确确实实钝化甚至化解了不少尖锐的矛盾,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有些所谓矛盾的钝化或化解只是暂时表象,这种钝化或化解要么变成潜伏的隐患,要么降低了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最终很有可能酿成更大的信任危机、发展危机。“乱作为”乍看起来很有实干精神,也确实会在初期赢得大家的肯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考验,问题就会逐步暴露。
从这个角度来讲,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可以改变一个行政管理者的工作作风,管理作为也因此变得有力、及时,而且着眼于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只要不是妨害教育的无原则的迁就,这种作为就应该是正确有效的。就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来看,一所院校的管理者要想在管理中有所作为、及时作为、正确作为,要求还是很高的,毕竟影响因素太多了。单从评价者的角度看,他们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评价,而且要考虑同事的评价,还要考虑社会尤其是上级领导与主管部门的评价,而且后者对其影响力更大。因此,茆院长实施问题管理举措以及为之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惠及诸多校内外学子的行为,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叫好之余尚有丝丝担忧。
一是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需要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受现有的、渐变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的影响,以及面对学生们可能提出的一些与政策规定相左的意见,“茆院长们”能走多远多久呢?
二是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需要依靠一个目标同向、通力协作的内部团队。一个人走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更远。茆院长这一接地气的做法在社会上、在教育界都不是孤例,茆院长通过网络贴吧发现问题并推行问题管理举措是否调动、激发了一个管理团队的活力,对学校目标的最终实现显得尤为重要。但愿“茆院长们”不要成为学校里的一个“独孤英雄”。
三是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需要一个长效管理机制来维系。问题管理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以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并且以解决这个问题为落脚点的。如果不注重建立“以点及类”的长效管理机制,那么就会一不小心陷入仅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的泥淖之中,不仅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难以实现事业目标。另外网络贴吧是当下一种发现、搜集问题的有效渠道,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角度来考虑,当不必拘泥于此,可围绕渠道做出更多的、更有效的探索。
无论是为了便于“茆院長们”有效、深入推行问题管理举措,还是为了便于他人效仿,最好还是让问题管理举措走向制度化,这样有利于大家实施依法治校,推进学校形成管理新常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