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邻
在中国,“女权”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但是性别视角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视角,也是人们改变生活的重要切入点。成为妈妈后,我们其实已在不自觉中成为“妈妈权”的代言人,并从这个小角度上带动着女性权益的保护和完善。
有孩子之后,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了吗?比如好像一下子变成了女超人,有拯救地球的力量;或者感觉自己特别敏感,看到和孩子有关的悲剧,都会控制不住自己。这也许是妈妈们通常能感受到的变化,其实还有一些你没能意识到的变化也正在悄悄地发生。
开始关注妈妈这个群体的权
有了孩子之后,妈妈们会发现自己关注的事情变了。原来看新闻,会更多关注趣味性或娱乐新闻的报道,成为妈妈后,会特别介意这个世界是如何理解、对待和评判妈妈的。比如职场女性因为怀孕、生宝宝被歧视,关于公众场合的哺乳问题,关于产假时间的争论等。因为我们感觉世界上有不少和自己一样的人,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关怀。这是妈妈的同情心,更是自卫本能。
当看到一个新妈妈因为自己的孩子在餐厅哭闹而被人侧目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愤慨,因为我们都经历过这种尴尬的时段;我们也会对那些故意欺负带着孩子的妈妈的人怒目而视,甚至会上前打抱不平,比如趁妈妈照顾孩子应接不暇时加塞的人,趁妈妈抱孩子的空当抢着上了出租车的人。
有位妈妈—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内向而且胆小的人,直到有一次她看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妈妈在公众场合为孩子哺乳而受到侮辱。当时事情发生在一间咖啡厅,那位年轻的妈妈看似是带宝宝外出需要哺喂了又实在没有更合适的地方,才进入咖啡厅的。—对年轻人在邻座大声抱怨,让年轻妈妈感到非常尴尬。于是讲述人和另一个正在谈话的女性朋友离开自己的座位,坐到那位妈妈的身边,帮她挡住视线,并且声色俱厉地和那对年轻人讲道理,以表示支持。同是妈妈的身份,让这位自述内向的妈妈顿生勇气站出来一起维护妈妈的哺乳权利。
融入相互帮助的妈妈圈
没有比变成妈妈更有“找到组织”的感觉了。有了孩子后,很多人会与其他妈妈产生更多的共鸣——你们的心在—起了。现在不少积极的妈妈群体建立了非正式的网站,也有不少公众号连接着妈妈们,大家在这里相互鼓劲打气,支持别人,也获得支持。在这里,妈妈们会有—种“团结一致”的感觉。
交流睡眠不足的困扰,交流怎么给宝宝添加辅食是妈妈圈常见的话题,另—方面,大家也在鼓励和安慰那些流产的妈妈,告诉有点儿产后抑郁的妈妈该怎么调节。另外,其实还有不少妈妈群体在通过努力改变着育儿方式和职场潜规则等,比如有专门为职场妈妈维权的专题,有支持妈妈在公共场合哺乳的大讨论,目前最有效的就是关于让父亲回归育儿生活的理念了,这让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重视起自己的育儿角色。
其实,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抗议某些母婴产品中性别僵化的设计,呼吁整合和丰富社区育儿资源,提出保护家庭、保护孩子的育儿理念……通过妈妈这个特殊身份的努力,我们能改变的事情还有很多。谁不承认这次柴静的《穹顶之下》最打动民众的,恰恰是她为了女儿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勇气呢?!
1让所有人尊重所有的妈妈,不管是工作中的妈妈,还是全职妈妈,也包括自己的妈妈。我们会越来越发现,所有的妈妈都很值得尊重,这和她的职业无关,也和贫富无关。
2影响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我们能跳出传统的性别僵化,比如给女孩粉色、给男孩蓝色,女孩必须玩娃娃,男孩必须打架等。要知道,很多老套的、带有刻板性别歧视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我们的想法和行动会给孩子做出榜样。妈妈的价值观和信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给女儿讲童话故事时,我们会顺便告诉她:“公主完全有能力自己过得更好。”或者“帅气的王子在娶了公主后也必须分担家务!”我们也希望孩子的偶像中包含争取女性教育的先驱者、获得奥运金牌的女运动员以及那些致力于慈善、环保事业的女性。
4理直气壮地站出来争取工作上的平等权利。更加相信:如果女性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这对这个世界来说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