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平江
【摘 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古汉语文言词语的活用问题。
【关键词】
古汉语 文言文 词类活用 探讨
1)名词动用
顾名思义,名词动用就是把名词当作动词使用,让它具有动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韩愈《师说》中“吾从而师之”这一句里“师”这个名词就被当成了动词使用,其意思就是“把……当作老师”,它的后边还带了自己的宾语“之”。再例如《礼记·苛政猛于虎》中“夫子式而听之”一句里“式”同“轼”,名词——车前的横木,在这里动用,意思是“手扶着车前的横木”。不仅仅普通名词,方位词也可以动用。《左传·殽之战》中一句“秦师邃东”这一句中的东就用为动词,意思是“东进”。《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的“邃前其足”因为“前”此处动用,所以该句就翻译成“就向前伸出他的脚”。有的时候,甚至专有名词也会动用,不过这种情况不很多。同样一篇文章,甚至在同一个句子里,一个名词有时候用作名词,有的就会用作动词,例如《吕氏春秋·察今》中一句“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前一个“法”属于动用,意思是“取法”,而后边的一个“法”是名词,意思是“法规制度”。那么我们怎样识别一个名词在句子中是否动用了呢?首先要记住,代词前面的名词往往动用,因为文言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一般不会修饰限制代词。上面的一句“吾从而师之”一句,“师”在代词“之”的前边,动用。其次也应了解,副词后面的名词也往往动用,因为副词一般不修饰限制名词。像“邃师秦东”,“东”在副词“邃”的后面,动用。
2)使动用法
从现代汉语里的“兼语”说起。在“学习使人聪明”这一句话里,“人”一方面是“使”这个动词的宾语,另一方面又是“聪明”一词的主语,这样的词中文语法称之为兼语。在文言文中,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有一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这一类的兼语词不多,更常用的是用动宾形式来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体地说,动词谓语所表达的动作,不是主语做的而是主语让宾语做的,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之为使动用法。所用的动词多数为不及物动词,也就是说,汉语里的使动用法活用的动词往往是借用原来的不及物动词构成“使动”。例如《史记·鸿门宴》里的“臣活之”,这里的“活”本来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而在这里却带了宾语“之”,这里的“活”就是用作为使动,“活之”就是“使他活”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就是“我使他活下来”。另外,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一句话“栗深林兮惊层颠”,本句话中的“栗”“惊”是两个不及物动词,在这里都是用作使动用法,其中的“栗深林”的意思是“使深林发抖”,而句中的“惊层颠”的意思是“使层层的山峰吃惊”。另外,动用名词、动用形容词也是可以有使动用法的。例如马中锡《中山狼传》中有一句话“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在这里,不仅仅动词“生”用作使动,就是名词“肉”也是被用来做使动用法了。“生死”这里的意思是“使死人重生”,“肉骨”的意思是“让白骨长肉”。龚自珍《病梅馆记》中的两句话:“纵之顺之”“复之全之”就是既有动词“纵”“顺”的使动用法,又有“复”“全”这两个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可烧而走也”一句,如果我们没有弄清楚在这里“走”为使动用法,它后边的宾语“之”已经省略了的话,就很容易望文生义地会把这一句话翻译为“可以烧掉他们的战船而跑开”,其实那样翻译是大错特错了,其正确的译文应该是“可以烧掉他们的战船而使他们逃走”。在有的时候,其使动的用法也可以不翻译成“使……怎么样”的形式,例如上面所举的“臣活之”一句可以翻译为“我救了他的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大王必欲急臣”可以翻译成“大王一定要逼迫我”。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在这里的“急”“活”都是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意动的用法是动用名词,动用形容词来充当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不同,意动不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怎么样,而是主语以为宾语怎么怎么样。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之中一句“渔人甚异之”,形容词“异”用作为意动,其意思应该是“以为……奇异”。方苞《狱中杂记》中的一句“然犹质其首”,其中的名词“质”用作为意动,其意思为“以为……是抵押品”,所以全句要翻译成: “可是还以为他的脑袋是抵押品”。和使动用法相似,我们有时用作意动用法的词也可以不翻译为“以为……怎么怎么样”的意思形式。
4)名词用作状语
①比喻动作行为特征,就是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表示的人物或者事物特征来修饰动词。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使用较多,一般要把作状语的名词翻译成“像……那样”。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即把宾语所表示的人,当作用为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对待《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
③表示工具。翻译时多加介词“用”“以”,如《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④表示处所。在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加上介词“在”“到”,等等。又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而相如廷叱之”。
【参考文献】
【1】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语文教育出版社,1992(9)
【2】王文生,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3)【3】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
【4】李景华,王振堂,刘瑞玲.高等教育自学辅导丛书——古典文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