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兴亮
摘要
陶瓷中的继承和创新是每个艺术家不可避免的课题,怎样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是每一个陶艺家的任务。
关键词
陶瓷艺术
国画技法
继 承
创 新
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可谓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各种争论亦是喋喋不休。陶瓷艺术的发展到底要不要继承?如何继承?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想这是每个陶瓷艺术家们都要思考并终身去践行的任务。
一、陶瓷创作的概念定义
创作,是陶瓷艺术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作者精神气质、才思智慧、性格秉赋、创造意识、文化修养、艺术观念、审美情趣、专业技能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通过创作,作者不仅在自我价值的认识中获得快感和信心,而且会给观者带来享受和精神鼓舞。因此,每个陶瓷艺术工作者都应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创造个人的陶瓷艺术作品及风格。
陶瓷艺术是一种非常庞大的复杂的艺术科学,它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泛,是其他造型艺术无法比拟的。陶瓷艺术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它既要求作者熟练地驾驭工艺方面的能力,又要求作者有艺术创作方面的才能,创作出的作品既要体现工艺美也要体现艺术美。我们要遵循着从临摹到写生再创作等学习艺术基本规律,研究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借鉴当代陶瓷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到生活当中去感受生活,深入生活,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新的、美的作品来。
当代的陶瓷艺术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新形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一定时代的艺术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引起创作内容和形式质变,这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陶瓷作品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认识的特殊产物,历代的优秀作品,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具有跨时代的美学价值。“唐三彩、宋影青、元青花”等都代表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创造。
二、继承国画技法与陶瓷艺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景德镇陶瓷的发展与中国画结下了难解之缘。例如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写意、鸟兽、鱼虫、山水其绘画风格与当时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风格有惊人的相似。到了清末民初,一批有国画修养的文人墨客进入景德镇艺坛。如擅长人物的王少维,山水程雪笠父子,花鸟程声和等人,均以清新的国画技法大大影响了当代的传统画风。之后的“珠山八友”在他们的影响下也走上了这条路,为祖国的艺术宝库增添了光辉,如绘画神技王琦,落地粉彩王大凡,水点桃花刘雨岑先生等,在传统的基础上,使瓷器上能达到像国画在宣纸上作画,艺术造诣较高,作品境界各具特色。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画家坚持走“师造化”,“师自然”的道路,勤奋笔耕,勇于创造。他们的作品既有传统的艺术色彩,又吸引了外来姐妹艺术养料,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的奔放流畅,有的高雅飘逸,有的严谨细腻,有的意态潇洒……,许多作品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
清初原济曾说:“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道出了继承创新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陶瓷史上的每一次突破性发展无不凝结着人民、艺术家的血汗。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接收历代的和外来东西。要在批评的基础上,吸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清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废篇》中曾说“青生于蓝,绛生于茜,望今制奇,参定古法”是对继承与创新有价值的总结,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历史上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一不是从博览有价值的总结,深知前人成败得失,予以分析批评,吸取所需,然后开拓出自家的新路。陶艺发展中历史继承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①从内容上看,前人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在后代都有继承创新。②从形式上和技巧方面更是如此,例如周国桢的泥条盘筑等作品,就是从原古时代的陶艺作品中获得灵感而创作的。每个时代陶艺是对当时现实的认识,在前朝基础上完成的,并为后代继续认识打下了基础,有待于后代进一步深化发展,只有创作具有本时代的经典作品,其内容与形式才能够在后代人中间得以保存和传播。
中国画强调的“似于不似之间”是齐白石先生对写意花鸟画经验的总结。“神在形似之外”,“形在神气之中”这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之处。特别是景德镇的民间青花,像“八大山人”的写意画,寥寥数笔,出神入化。如画人,一个圆圈是头,一撇是发,两点是眼,倒转人字是舞动的双手,再画两条下窄上宽的长线,这便是身躯和脚,这是“婴戏图”中的全部用笔,宁静、天真、流畅、秀美、且富于装饰效果。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在陶瓷装饰中都可以找到,两者相互影响、渗透,剖析一下粉彩装饰方法就可以看到。众所周知,景德镇粉彩瓷素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发展迄今,与中国画结下了难解之缘。尤其受工笔画的影响,无论是构图之意,还是运笔设色及表现技法和装饰风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粉彩装饰风格的形式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画的艺术成就。如程意亭的粉彩工笔花鸟画,其作品融国画技法和粉彩工艺为一体,他的代表作《翠鸟荷花》下角岩石突兀上的两只翠鸟,一俯水中游鱼,一仰视荷花,显得画面丰富,花卉老成,鸟态矫健,宛如弹拨墨线铸成的琴弦,奏出荷花韵态。尤其是效法恽派在花瓣边缘变化各种不同的曲线勾勒,以示花瓣的翻卷正倒层次方向。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工笔重彩、淡彩、工兼写意、泼墨等等,主要讲究骨法用笔,白描勾勒,皴擦点染,设色渲染,构图上注意笔法,追求立意及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这都是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在造型艺术中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而陶瓷装饰的表现形式,从主题到立意,从艺术形式到技法都和国画有许多相同点,是由于工艺特点、工具,材料的不同而存在区别。如粉彩用笔一般采用中锋为主,略为侧锋,基本用皴擦法。粉彩中设色除无渲染着色外(但有洗染、接色法),其中打底、罩色、填色都与国画中的工笔重彩设色方法类同。中国画特别强调线条的作用,如人物“十八描”等,都是陶瓷装饰上所运用和借鉴的线描技法。无论古彩、粉彩、新彩、青花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这点对陶瓷装饰是至关重要的。
三、怎样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艺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唐代张璪曾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只有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才能引发无限的创造才能,艺术是生活的镜子,但绝不是生活的机械重复和再现,陶艺是一种可视空间造型艺术,需要形象思维和记忆,多看、多想、多记录,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作深入研究,借鉴一切有利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创造出具有个人特点,具有时代意义的陶艺作品,我们获取“生活”重要方式,便是写生,也就是深入生活,必须做到一个“深”字,直接观察,体会大自然天地之间形形色色的形态,锻炼直接从立意、构思、构图、结构,熟悉工艺材质和工具性能,整体地观察对象,进行取舍、提炼、刻画等等,从而达到与创作的自然过渡。创作才是我们进行临摹、写生的目的。当然陶艺创作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但要创作具有时代和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当代陶艺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出表现手法多样题材广泛的“百花齐放”的态势,创新成为每个从事陶艺创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如果我们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缺乏对生活的观察、领悟,缺乏基本的理论修养,却急于表面形式上搞怪异,那难免会误入歧途。而我们如果有一定的陶瓷艺术评议的表现力,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陶瓷艺术发展趋势有较深的认识,又有一个不断的否定自我的愿望,那么创新便一定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四、陶瓷装饰在中国画艺术上的创新
景德镇之所以冠以“瓷都”之名而享誉全球,不仅仅因为其陶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更是由于一代代“瓷都人”在陶瓷装饰上不断创新而获取的。挖掘传统技法,拓展新装饰是陶瓷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国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正如《陶雅》中论述:“一代画笔与一代名手相步趋”,“仿古创新,实其与此”。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逐步变化,陶瓷工作者也面临着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应结合陶瓷的器型,取其所长和收集新鲜生动的素材。同时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和营养,不断地进行陶瓷艺术实践,创造出题材新、意境新、技法和形式皆新的作品。
五、结语
我国历来被誉为瓷之国,而景德镇又是中国的陶瓷艺术中心,有着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窑火不息。从历史上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但各个时代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代的艺术,总是给后代的艺术以巨大的影响,后代的艺术总是在继承前人艺术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几千年历史证明,陶瓷艺术发展具有自身规律,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规律,在继承借鉴民族历史传统和其他的优秀艺术基础上加以改造,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中国风格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 李基凯.艺术概论.1988
[2] 张志军.中国画的创作.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