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妮
【摘要】农村初中生的“读英语无用”的思想和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调,学习兴趣激发无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英语教学困难。
【关键词】分配 不实惠 教法 课堂容量 消化不良
近几年农村英语教学停滞不前,普遍存在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尽管老师们满腔热情投入教学但学生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学习信心,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最终,爱学英语只是少数,多数变成英语学习的学困生,有的学困生甚至放弃英语。这样一来使本来就很薄弱英语教学在农村变得更加步履艰难。
一、社会原因——落后的意识形态
由于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工作,不少家长认为即使小孩考得上去,读书费用几乎都是自费的,读完大中专至少也要花上好几万块,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况且毕业后又自谋职业,甚至可能找不到工作,这对他们来说冒险太大了。因此,部分家长对小孩读书重视不够甚至不支持小孩读书。这样无形中削弱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驱动力,进而也削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原因——学习目的不明
不少农村学生觉得学英语没有多大用处,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别的国家语言?将来又不想留学,况且自己也没有出国留学能力,到时还得回家修理地球,生活中既用不上,也不能当饭吃,为什么要学英语?这样英语学习自然吸引不了他们。不少学生爱学就学一下,不爱学就拉倒。
三、知识的经济效应尚未凸显
目前在广大的农村,知识的经济效应还没有真正地凸显,高学历和低学历,有文化和没文化群体的经济收入不但没有明显差别,而且经济收入高的群体往往是文化水平低的人群,如此现状,学生怎么会刻苦读书来改变他们的生存现状呢?这无形中也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四、老师原因
以上原因在客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我们老师身上。
1.照本宣科,缺乏灵活处理教材能力。在农村,有些英语教师,只会教教材不会用教材,一切以教材为准,生搬硬套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所有的教学目标只限制于教材内容,所考虑的仅仅是如何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以教材为本,不是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学是死板使用教材,也使教学走进死胡同。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只是范例。如何结合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是为师者时刻注意的问题。
2.教法不灵活多样。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使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正如吃饭菜一样,天天吃同样的饭菜,不注意更换,即使是那些山珍海味,久而久之,也觉得不好吃,没胃口。教学也是这样,教法要常教常新,给学生以新鲜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热情。
3.缺少新课的导入艺术。课堂导入不讲究,吸引不了学生。一节课是否吸引学生,学生是否学得进去,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新课的导入。课堂导入的过程本身就是创设课堂情景的过程。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自然、循序渐进的课堂情景,使学生有想说、想学的欲望。课堂引入如:故事导入新课法、巧设悬念法、图片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等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选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法。课堂导入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要千篇一律。總之,课堂导入得好,学生就有兴趣,否则学生就觉得枯燥无味。因而学习内容吸引不了学生,导致学生不想学习。我们农村的老师有时可能注意不够,而导致学生不想学英语的后果。
4.课堂的容量太大,学生消化不良。学生掌握知识需要内化吸收的过程,这跟吃饭是同样的道理,吃得太多,不但消化不了而且难受。如果天天如此,就会排斥食物甚至厌食;同理,长期对学生进行大容量的灌输,学生对知识也会食而不化,也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排斥,甚至产生厌学思想。笔者认为,课堂所设计的内容不宜太多,容量不宜太大,如果教学内容过多,课堂容量过大,学生食而不化,他们就会觉得厌烦,这个内容还没有理解掌握又到那个内容,学生疲于应对根本学不进去,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不好,久而久之,学生就厌学。设计量少一点,使学生觉得少,不够而想多学一点,这样才能长久吸引学生,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认识不到这个道理,因而,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造成两极分化。
五、结语
面对天真活泼、好动、渴求的农村孩子们,老师们应该多动动脑子,多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法,尽可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同时使自己的英语教学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薛青.初中英语教学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2]王淼.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教师版).2005(1).
[3]乐鑫.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