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传承是富人的游戏,样本少,研究得多;代际相处是百姓的故事,数量大,研究得少,而且问题严重,例如网上居然有“父母皆祸害”的专栏,一大堆青少年在那里声讨父母、发泄对父母的怨恨。
代际相处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古典先贤有不少论述和经验,但时代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也产生了新的代际关系。老一代不能再简单地认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从而想当然地居高临下,以过来人的地位扮演着主人、指导者的角色,将下一代视为私属品,需要“塑造”,以说教等方式训导之。岂不知,面对新技术和网络环境,年轻人在新技术运用和知识获取等方面可能已经远远超越了父辈,从过去常常无知的状态演化到了几乎无所不知(即使不知,通过随手搜索即可知之一二);另外,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与世界的关系,社会进步、物质财富不断充裕,年轻人的独立精神或逃脱被塑造或干预的精神倍增,不同辈之间人格的平等意识也在迅速提升。所以,代际双方均需调整态度和行为,才可能有和谐的代际相处和幸福人生。
有研究表明,交流少影响代际间的相处,隔代化照料增加代际相处矛盾,网络社交多样化引发代际相处危机。前两者容易理解,但后者因交流技术发达和交流便捷而产生的代际相处危机则值得质疑。手机、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在增强人们获取资讯和加强交流的能力的同时,确实使得人际间面对面交流大大减少。即使面对面在一起吃饭、或同居一室,也是无视他人存在,只在与电脑或手机互动。但另一方面,也为代际交流带来了新渠道,如可以避免一些尴尬的直接对面,可以较容易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甚或远程照料,可以以一种轻松和有趣的方式去处理一些较难面对的问题等等。所以,代际相处问题往往不是源自技术,而是产生于态度和行为。
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不仅带来了家庭的困惑期,还孕育了不少社会问题。本来就很复杂的代际关系被血缘纽带、经济关系、传统观念、技术冲击和环境因素等推上了重大更迭的关头,代际相处在这个特殊时期进一步转变成了一个传统的新问题,每一个人无论作为家庭成员还是社会一员,都需思考该如何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共处——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假和气,而是“君子和而不同”的真和谐。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有简单的答案。但一些基本的原则似乎是建立和谐关系必须的。
首先是学会责任。代际除了爱和情外,责任是维系一个家庭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使得所有人参与几乎所有事务成为可能,大大刺激了公民社会的发展,社会日益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荣状态,只有每个人尽己所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才会有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所以,无论家庭和社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组织公民行为、自组织、网络治理已成为这个时代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微观的代际相处和社会的代际共存,概莫能外。
其次是学会相处。代际相处可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父母和子女在血缘关系上永远无法相互选择,子女一旦诞生,就会形成无法分割的代际关系,无论你的父母美丑、高低、贫富、明白与糊涂,子女们都必须面对;相应地,无论子女美丑、高低、健康与脆弱、上进或消沉,父母也必须面对。有些东西无论你喜欢与否永远也不会改变,如高低美丑;有些方面经过学习和历练会得到调整,如贫富、修养等。所以,父辈和子女们唯一能做的是相互接受和恰当互动,甚至相互帮助,从而使对方的可改变部分不断提升,从而生活得更幸福、事业发展得更顺利。
再次是学会独立。传统的代际关系是父辈因子女系己出,往往视子女为自己的私有产品,双方淡漠了独立生存的意识,子女们也没有独立发展和体验的空间,父辈一生都在为子女打工,从养育到无私地支持发展再到老了为子女看孩子,一生都在围着子女转。因而往往会因为爱而居高临下,以爱为由,以高期待为标准,发现子女永远长不大,始终觉得子女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高度。长此以往,负面的语言多于赞美和欣赏,如本来孩子在努力学习,但在遇到问题时,父母则不分青红皂白抱怨你怎么不好好学习;孩子偶尔出去玩一下,父母会很不开心地指责你怎么总是在玩;等等。
最后是学会欣赏。如果双方的独立意识有所增强,父母视子女为独立的个人,给予他们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帮他们追寻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的奋斗乐趣,而不是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塑造子女或安排其人生,父母则会轻松很多;反过来,随着社会养老和保障体系的改进,代际之间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等观念的逐步弱化,老人的资源也会更多地投向自身,使自己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晚年也有保证,子女相应也会心里轻松,从而有利于建立相互的尊重和关怀。另一方面,代际之间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相互尊重,以赞美的口吻相互鼓舞,以期待的心情相互激励,如前辈若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己也”的心态,后辈有行胜于言、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辉煌前程的志向,大家都会在愉悦中前行,在和谐中享受天伦之乐。
代际相处宏观上来讲是一个社会问题,即不同时代人如何和平共处,共生互赢。代际和谐相处的巨大障碍是代沟,即代际之间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而造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严重时可演化为“代际冲突”,即代际之间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产生的分歧和矛盾。代际相处微观上来讲是一个家庭问题,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人类得以繁衍的基础,也是亲情、爱情和责任的延续。所以,“代际相处”也是幸福家庭生活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关乎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提高各国政府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2013年第20个国际家庭日曾将“推进社会融合和代际团结”作为主题。
在当下转型的社会环境下,各代人均需学习和改变,发展出适应新环境的相处哲学和相应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代际相处的智慧,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其乐融融,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丰富多彩、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