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叔本华悲观主义理论是极具特色却争议不断的哲学观点。叔本华一生留下了很多关于探寻人生痛苦的散文,以哲人的深刻和诗人的敏感道出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对人生的各方面诸如生命、地位、审美等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人生;痛苦;悲观主义
叔本华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被称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他曾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指出,唯一的实在就是生存意志,即盲无目的地努力生存。叔本华将此与他的悲观主义相联系,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人生即痛苦,禁欲是苦行,正如他自己所说,“所谓辉煌的人生,其实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一、悲观主义形成原因剖析
叔本华悲观主义伦理学是他反理性、唯意志的必然结果,但他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与他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和时代形势密不可分。它们交汇在叔本华身上,催生了悲观主义的理论,使他一生都在用自己对人生苦难的敏感,去体悟人生的痛苦和生存的虚无,挖掘痛苦的根源。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伦理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不幸的人生经历。他体验不到被爱的家庭氛围。父亲的自杀使他对痛苦产生了深刻的体悟和理解。叔本华给予厚望的学说和思想,一直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事业上打击使他饱尝痛苦的滋味。
叔本华生活在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衰落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在叔本华的眼中,社会的出路被矛盾和痛苦所遮盖,这一切都源于“原罪”。他宣告人生的痛苦,明确反对一切历史乐观主义,否定理性,用悲观的情绪推崇人生是痛苦的悲剧,并最终否定生命意志,达到极端的虚无主义。悲观主义伦理学也是叔本华对自己苦难一生所做的合理解释。
二、人生痛苦之源的探索
人是痛苦的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叔本华以哲人的深刻道出了人生特有的悲剧性,又以诗人的敏感对人性、生命、地位、荣誉、财富、审美、伦理、智慧进行了耐人寻味的思考,探寻人生痛苦之源。
(一)存在的虚无
存在的全部方式就是虚无,时间流逝,眼前的事物不断消失,一切就丧失了真实意义。叔本华在对存在的本质即是虚无的论证中,认为人生的希望来源于个体无止境的贪欲。现实都是暂时的,事物在飞逝变化,人终究逃不过一死。无止境的欲求且不说难以满足,一旦满足便会陷入空虚无聊的生命虚无感觉之中,这就注定人生是一场错误。生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纯粹的存在本身便能给我们想要的,可我们一生都在争取什么,为那些让自己产生满足感的目標奔波劳碌,但将自己置于存在本身,我们便会感到空虚,所以存在的本质是虚无。正如叔本华所言:“在生命短暂的瞬间,一本正经的行为也不过是一场滑稽剧。”没有人曾与当下感受到完美的幸福,因为存在即是虚无。
人生痛苦是因为欲望与贪念,人生是虚假快感表象下痛苦的本相。知足常乐,对于当下身陷消费主义的人们来说,叔本华的这种反思对摆脱欲望和贪念,克服盲目与空虚,起到很大作用。
(二)人世的苦难
生命的需要与欲望,压制着人的自大与傲慢,使人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虽然不幸是人生必然的规律,但叔本华认为不幸的本质是积极的。不幸提醒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一旦达到幸福和满足,这就意味着欲望的满足和痛苦的终结,就会陷入空虚。
人类本性中固有的自私与狭隘显示:当处在不幸与痛苦中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别人的不幸更甚于自己。趋乐避苦是人性的本能。人们习惯于对比周围的人和事,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找自己的幸福,这是人类的一个弊病。当今时代,人们盲目追求个性自由,功利主义价值观使物质利益在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大,人性中自私狭隘的利己主义不断被激发,形成无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不良思潮,叔本华的这种反思对矫治当前人性和社会弊病不无裨益。
(三)关于人性
区分道德善恶的首要分界点,在于我们对他人是嫉妒还是同情。真正应注意的是一个人的苦难,诉求,焦虑,痛苦,这些才是组成一个人的实在,才会使自己设身处地体验他的经历和感受,同情便会取代憎恨,这不是基于人的尊严,还是因为认识到人是值得同情的,同情才是人性的显现。
人生的痛苦源于过度与偏执,这种误解也是因为不能适中地看待人性的优缺点,把握同情与嫉妒的度而导致。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的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优惠感觉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这与著名的“刺猬效应”相符合。他的这种“适中”的思想,对帮助纠正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治疗人们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病态心理,有极大意义。
三、摆脱痛苦的方法
《探寻人生痛苦之源》一书中,叔本华对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做了分析和探讨,对于摆脱人生痛苦的方法,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一,他认为可以通过艺术的创造与欣赏来达到暂时的解脱,艺术的审美观照能使主体在瞬间摆脱欲望的奴役,在直觉中体验意志,从而清除痛苦,但这只有少数天才能做到。
其二,要永久摆脱痛苦,则要放弃一切欲求,彻底否定生存意志,禁欲而达到“涅槃”境界。但是反对采取自杀等极端的方式来否定意志。
叔本华独特的精神气质、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动荡的社会环境,催生了他的悲观主义伦理学。叔本华从形而上学体现了唯意志主义,在人生伦理学表现为悲观主义,勾画了一幅痛苦人生的画面。
参考文献:
[1]叔本华.探寻人生痛苦之源[M].北京出版社,2010.
[2]全增.西方哲学家史(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商务印书馆,1995.
作者简介:袁月 (199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2 级哲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