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龙
[摘 要]开展餐桌文化教育活动,提倡文明用餐,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和勤俭朴素的传统美德教育,以文化浸润、行为引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在广大师生中营造自律与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文明餐饮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关键词]餐桌教育;节俭;光盘行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6.161
1 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校园餐饮困境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民以食为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等名言俗语牢牢印记在每个国人心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勤俭节约意识逐渐被淡化,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正处在被丢弃边缘,中国式的粮食浪费现象令人心痛。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将近14亿人口,目前仍有一部分人口尚未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而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浪费掉的粮食达到惊人的5000万吨左右,几乎占到全年总产量的9%以上,而这些浪费掉的食物足以解决两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学校食堂的浪费有多严重呢?中国某大学曾做过专门调查,大约有26%的饭菜被丢弃到餐饭台,如果这样看还不明显,我们来看一下全国平均的浪费率是10%左右,超出全国平均浪费水平的两倍多。“每年学生们浪费掉的食物可以养活一千多万人口。”全国政协委员郑楚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究其当前中国高校食堂浪费现象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受整个社会大环境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节约意识淡薄,对珍惜粮食的理解不透彻,对劳动的尊重还未提到相应高度;另一方面目前多数高校食堂实行社会化管理对外承包,饭菜质量参差不齐,饭菜可口性差,且食堂饭菜售卖方式改革滞后,缺少自助、小份饭菜售卖,饭菜打的太多,吃不完;除此之外,还有高校关于学生消费观教育跟进不及时,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等。
2013年中央明确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教育部紧跟发文要求各个高校加强学生的餐桌教育,倡导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开展餐桌光盘活动。
2 在高校开展文明餐桌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校食堂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就餐场所,大学餐桌文化建设关系到校园整体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食堂在实现为同学服务的同时,还应具备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功能,不仅让大学生感受到消费的是食品,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与文明的传播,将精神文明建设真正的融入餐桌文化建设。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播知识,答疑解惑,还承载着传播文化与精神的功能,因此,在大学开展餐桌教育对于重塑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尤为重要。
(1)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深层发展。开展餐桌教育是发展校园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大学食堂作为重要的实体的大学生思政道德教育场所,看得见、摸得着,以食堂为依托,发挥育人作用可以实现常态化,具有可塑性。通过学生日常的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进行养成教育,可以实现文化引领,行为熏陶,礼仪养成等内涵,结合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这一理念,餐桌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不走过场,潜移默化。
(2)督促校园强化后勤服务保障机制。大学食堂餐桌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后勤服务滞后有莫大的关系。餐桌教育仅仅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远远不够,尤其现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学生维权意识又在逐步提高,学校后勤服务质量不提高,食堂餐饮环境不改善,饭菜质量得不到保证,广大的学生也不会满意,因此通过不断深入的餐桌教育可以督促各高校后勤建设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促进文明餐饮习惯的养成。
(3)实现校园多重教育群体良性互动。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重任,大学生素质决定着未来国家发展的方向。在高校不断推进餐桌教育,丰富餐桌教育内涵与外延,大学生节约意识普遍提高,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通过自身带动身边的人不断摒弃浪费恶习,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社会节约意识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大学食堂开展餐桌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够调动高校教师、辅导员、教工积极参与,以以身作则、以身试教,深入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而且切实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与依托,合理契合构建全校师生和谐大家庭的整体氛围。对于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教育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基础,延伸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意义深远。
3 多管齐下,确保文明餐桌教育常态化运行
针对目前各个高校食堂普遍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以更有力的措施深化餐桌教育内涵,常规教育与特色强化教育相结合,完善制度与改善服务相配合,不断延伸餐桌教育外延、深化教育内涵,重点活动与日常教育并行,多管齐下,扩大影响,才能真正起到不走过场,突出效果。
3.1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创新餐桌教育宣传工作
以“光盘行动”为切入点,深入挖掘餐桌教育深层次的教育内容,摆脱书面说教宣传模式的束缚,广泛运用新媒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取向明确的宣传手段,形成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一是广泛调动学生党员干部,各个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将餐桌礼仪、消费理念、节约意识等内容融入到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形成长效机制,贯穿全年,保证在每学期各个阶段都有餐桌教育的相关活动,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二是广泛利用各种媒体的传播导向功能。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校园新闻、官网微博等载体,鼓励广大学子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加入到勤俭节约活动中去。利用新媒体在各个院系广泛开展微博大赛、征文比赛、摄影展、QQ群、微信圈互动等,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引导师生自觉形成爱国、爱家、爱校的高度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是定期开展广大教职员工体验食堂活动。由学校各党政部门领导牵头,各班级辅导员为主体,深入学生食堂,与学生共餐,形成长效机制。在与学生共餐的过程中以身作则,自觉做到“光盘”,并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如此长期坚持下去,逐渐使餐桌教育深入人心,让学生感受到“光盘”不仅仅是作秀,更是一种习惯,一种坚持,一种责任,一种精神。
四是建立文明餐桌督导队。抽调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力量,建立文明餐桌督导队。由学校工作人员或辅导员带队,用餐时间点到学生食堂监督不文明用餐行为,对插队学生予以劝导,对浪费食物学生进行温馨提示。不听劝告者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记录,对屡教不改者予以曝光并通报批评。
3.2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合力
开展餐桌教育必须调动全校各个部门的力量,统筹安排,完善制度,实现有效管理。校领导牵头统筹安排职能部门及院系力量,明确分工,形成合力。
建立完善体系的奖惩机制,将浪费行为纳入学生评优、处分条例,加强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通过制度约束将浪费之风关进牢笼。同时不断改善后勤管理与服务,推进食堂改革。对社会化管理的食堂完善进入机制,严格食堂准入门槛,逐渐实现食堂窗口有特色,菜品多样,口味多样的模式。建立小份餐、自助餐售卖方式,真正做到按需买饭。完善食堂采购系统,优化食材利用,减少加工环节的浪费。
3.3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养成良好的节约意识
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并完善的关键时期,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现实案例分析融入到课堂教育,启发学生形成良好的节俭意识。以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活动。使良好的餐桌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延续下去。
通过学校不断地完善各项措施,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加强各项管理,浪费之风才能得到遏制,文明餐桌才会真正的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钦节,高海陆,陈国仕.“光盘行动”如何做到可持续[J].科技视界,2014(1).
[2]李异军.对进一步推进高校食堂“光盘行动”的司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4(4).
[3]王素萍,金玉峰.关注光盘行动,关乎学生消费观[J].课堂教育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