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5-05-30 10:48:04陈月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雷雨创设课文

陈月英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识字、写字、写作及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感受到对于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情境教学法对语文教学非常有帮助。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在情境教学中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其实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都是在一个个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地学习,离开情境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如,在教学《雷雨》时,在教学起始阶段,可以播放《夏天的雷雨》这首歌,让学生边结合看课文第一幅插图(描写雷雨前;雷雨中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边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为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产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悬念,还可以设计如下的导语:“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这样的设计,就唤醒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在精读课文这一部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或在段落中抓关键句来理解,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偏难了。而通过创设情境,则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品词析句的学习语言活动。如,在教学《雷雨》中,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需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可以把教室的灯关了,让学生看图:画面上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让学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并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①“满天”是什么意思?②“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③“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

三、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展开想象,说出自己心里的话。正是因为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四、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挖掘语文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因素,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魏书生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有一百种做法。”如果学生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也就无法创新。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小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发扬敢于超越教学现实的精神。如,应答或复述课文时,设法变换叙述方法、方式,分析句子时进行多句比较、多问比较,造句要求别出心裁,等等。引导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独创性、灵活性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雷雨创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雷雨天
幼儿画刊(2020年8期)2020-09-15 07:09:16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雷雨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3:42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雷雨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