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孟庆玲 丁滨
[摘要]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如何使初入编辑岗位的青年编辑迅速成长,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近年来,本刊社以带促教,培养青年编辑,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首先夯实青年编辑的从业基础,使青年编辑体会出版工作的服务本质,熟悉出版工作的流程,培养严谨求证的职业习惯。更重要的是,构架编辑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薪酬体系,并以编辑个人职业规划为中心,建立适宜本行业期刊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青年编辑;成长;实践;培养机制
[作者单位] 刘洁,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编辑部;孟庆玲,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编辑部;丁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编辑部。
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如何使初入编辑岗位的青年编辑迅速成长,真正担负起责任编辑的重任,一直是科技期刊界同仁关心和关注的问题[1]。我刊社隶属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出版《临床误诊误治》和《解放军医药》两本综合医学期刊。近年来我刊社快速发展,均进入统计源期刊行列,来稿激增,先后招聘10余名青年编辑,占到编辑总人数的60%。在实践中如何快速培养青年编辑,发挥他们的作用,我刊社积累了一些认知和体会,期盼和同行分享。
1.当好编务,从平凡中感知编辑工作的内涵
编务工作贯穿期刊出版各环节,是稿件组织管理、期刊出版发行的具体执行者,是联系读、编、作三者的桥梁和纽带[2]。青年编辑面对的是全新的领域和知识,编务工作又是编辑岗位的准入阶段,能让青年编辑对新工作尽快建立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方法是参与编务工作。我们要求新入职编辑一律进行30—60天的编务实践,同老编务一同工作,每天与“接听电话、稿件收发、支付费用”等事务性工作打交道。编务工作平凡琐碎,貌似技术含量不高,却是让青年编辑接受职业教育,逐渐培养谦逊务实的职业操守,树立为读、作服务意识的“试金石”,也是对新聘编辑是否符合职业要求的考察。若编辑盲目自大,心境浮躁,眼高手低,是干不好编辑工作的。
了解工作流程,为履行岗位职责打基础。按流程操作,是期刊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青年编辑而言,了解流程可将期刊社复杂繁多的工作内容条理化、简明化、概括化,循序渐进,快速入门。2006年我刊社开办了网上期刊超市,建立了数字化集约平台,流程中加载的工作内容进一步丰富。我们要求青年编辑短期内了解流程上所链接的各项工作内容,快速掌握投稿数量、稿件的学科分布、作者队伍现状,知晓组稿、稿件加工整理、定稿、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等工作程序和内容,这对青年编辑今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优化工作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学习规范,培养严谨认真的职业习惯。科技期刊对文章内容的科学性、文献、计量单位、版式编排都有严格规范和标准,学习、了解并准确使用规范,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需要从入职开始抓起。一是在编务工作期间学习与编辑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关键内容强化记忆,形成概念储备;二是在干中学,对把握不准的问题,将对照书本与请教资深编辑相结合,培养严谨、细致的编辑职业习惯,助推自身编辑业务素质的提升。
2.实行制度约束
机制是实现目标的保障,为保证青年编辑培养的有效性、规范性和持续性,我们始终坚持教学稿件师生同步编辑、全员定期审读、编辑人员持证上岗三个制度,练、教、学相结合。
教学稿件师生同步编辑制度。修改加工稿件是称职编辑的基本要求,而培养青年编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青年编辑参加编辑实践活动,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实行教学稿件师生同步编辑,在编中练。具体方法是:首先,将待编辑稿件作为“教学稿件”,由带教老编辑按照写作体例对文章布局、结构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按照科技期刊编辑规范,介绍题目、摘要、关键词、中图号撷取要点和方法;其次,青年编辑依据文章布局进行逐一修改,继之带教编辑对稿件进行再审改。如此反复多遍,直至青年编辑掌握修改要领。
全员定期审读制度。我刊社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期刊审读,由带教编辑在已出版的期刊中指定审读文章,采取每人审读找问题、全员集中会审讲问题的方式。针对文章文题、前言、临床资料等要素提出评判,从语言文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科研设计和统计学、图表加工、中英文摘要的书写和修改等方面对文章的编辑规范、校对质量提出建议,有的放矢地解决青年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全员的定期审读对实现稿件的“吹毛求疵”和“精益求精”,增强编辑的责任意识,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大有裨益。
编辑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我刊社新聘编辑均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均未经编辑专业培训,缺乏系统的编辑学知识,无从业资质是其共同短板。由此,我们坚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将考取“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列为编辑培养的重要目标。在这个目标下,一是鼓励青年编辑岗位充电,参加编辑业务培训班,对编辑规范和标准掌握的不系统,以及在摸索中产生的困惑和不解,通过短期的编辑业务培训班加以提高,在培训时间及费用上给予支持;二是规定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要求编辑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薪酬待遇与资质等级挂钩,激励其不断加强学习。从实践情况看,近几年我刊社已有2名青年编辑获得初级编辑职业资格、4名青年编辑获得中级编辑职业资格,为日后开展工作乃至个人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
3.委以重任,发挥IT知识优势
数字出版是期刊发展方向,青年编辑普遍具有IT知识丰富、应用能力强的特点,鼓励其发挥优势对期刊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刊社积极创造条件,轮流选送青年编辑参加数字出版和网络培训班,给他们出课题、压任务,要求其将IT知识与编辑应用对接,将知识优势转化为编辑工作生产力,在推进期刊数字化管理工作中挑大梁。在青年编辑参与下,2011年我刊社在新浪网开通期刊的官方认证微博,扩大了期刊影响及其传播范围[3];2013年将“手机短信平台嵌入稿件管理平台”,明显缩短了稿件的审理周期[3];2014年尝试开通了微信推送平台。这些以青年编辑为主体开发的应用技术,大大提升了期刊社的工作效率。
近几年是期刊社青年编辑增加最多的时期,也是期刊社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进步最快的时期。我刊社还注重青年编辑对各类编辑软件的学习,鼓励青年编辑在学习中思考,在运用中创新。我刊社以青年编辑为主体,在软件运用创新、提高工效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刊社的两本杂志多次获得全军优秀期刊奖。
4.提高两种能力
青年编辑经过3—5年的实践,一般可熟悉期刊工作流程,胜任编辑工作。但一个普通的编辑匠远不能适应本刊发展,我们要求青年编辑不断提高文字驾驭及选题策划、组稿能力,向编辑学家方向努力。
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字素养,是保证期刊编校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学术期刊整体质量的基础[4]。期刊社在要求青年编辑加强“谋篇布局、提纲挈领、拾漏补缺”能力培养外,还将文章摘要、导读和封二、封三自由创作板块作为青年编辑练笔的园地,有意识地锻炼青年编辑遣词造句、文字润色能力。近年来,我刊社的青年编辑在工作之余注意追踪名家微博,与我们的海外编委联络追踪世界医学前沿知识,结合各期重点栏目在封二、封三策划刊出系列“医家微博”“医家论点”“热点问题追踪”等,其独立撰文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在出版市场化的今天,只有策划先行,刊物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吸引读者目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5]。我刊社每半年制定一次组稿计划,并对青年编辑的选题策划进行指导。一是在熟悉的、有深刻体会的专业范围内策划选题,这样的选题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二是选题突出特色,紧扣本刊“防范临床诊疗失误”的报道宗旨,与专家团队密切合作。我刊社2010年与上海慢阻肺防治协作组合作,2012年下半年始与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合作,组织系列专栏[6],获得专家同行认可。
经过数年的实践和摸索,我刊社聘用的青年编辑完全能胜任期刊的编辑及组稿、审稿工作,且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我刊社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由于各个期刊社所属行业不同,管理体制也不同,有些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对青年编辑的培养还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考虑院校培养及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1]徐瑛. 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3):595-597.
[2]白秀云. 学术期刊编务工作优化策略[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80-181.
[3]丁滨. 传统科技期刊与网络出版的互动与嫁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3):197-198.
[4]丁滨,赵会懂,戴志强. 打造以稿件为中心的医学期刊生态圈[J]. 科技与出版,2012(6):80-82.
[5]华晓红. 学术期刊编辑文字素养与期刊编校质量[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2):107-110.
[6]丁滨.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专病研究型组稿的实践及其辐射效应[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4):79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