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回家时

2015-05-30 22:12大侠
大学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李姐虎子异乡人

大侠

早晨,当你习惯蓬头垢面出门,用小三轮载着准备上学的孩子途经王姐的早点摊,陡然发现,昔日闹哄哄排的长队没了,众人低头在冷风里吸溜吸溜吃豆腐脑的声响也没了,再一看,门上贴了条,字是手写的,“早点回家过年!” 饿肚子的孩子笑,觉得此句不通,又有歧义,指正:“是早点摊的主人回家过年,不是早点回家过年。”你也跟着笑,才意识到又是一年回家时,年关到了,这“早点回家”陆续拉开一系列村子里其他行业的回家大幕,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你不能再偷懒,三四块就能打发的全家早餐没了,你每天至少得早起四十分钟,要么你就忍受严寒带着孩子走向下一个村口……或许那家早点铺子回家晚些。

每年差不多从这个时候开始,寄居在村里的异乡人就会逐渐离开,陆续回家过年。他们中有卖早点的、有送水的、有开餐馆的、有修表的、有外来务工的等等。他们的离开,意味着在那个我们不曾抵达的远方,将有一场分别一年的团聚;他们的离开,也意味着这个小小的村子日常生活要受到一些影响。因为这里是离北京城最近的郊区,房价相对较低,一些大型厂房和企业落地生根,小规模作坊也拔地而起,大批异乡人工作在此。又有一些异乡人从中发现商机,他们用每月三五百块的租金,租下这里临街的铺面,有时候只是5平米左右的摊位,夜以继日地劳作,服务着另一批客居在此的异乡人,当然也会惠及村民,也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

他们中大多都是有着绝好手艺的,比如修表的师傅,手艺出神入化;比如送水的小哥,飞舞着手里的白色简易绳索,瞬间就能串联起脚底下若干空桶;比如卖早点的王姐,精干利索,从锅里捞出的馄饨,每次都能精准到十个,一排碗搁在那儿,挨个倒进去,你去数吧,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简直神来之笔。我想记录一下回家的和准备回家的异乡人,因为有一些人回去了,可能不会再来这里谋生,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他们求生路途中的一站,也因为他们中有些人除去过年回家,多数时候都在这个村子里跟这里的村民一样工作和生活,数年如一日,他们可爱,也值得被记住。

杨逍遥出生在这儿,她现在8个月了,因为太小,奶妈跟爸爸妈妈商量,今年不回湖北老家过年了。她的爸爸妈妈都是90后,在附近的食品加工厂上班,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加班是为了赚更多钱,以后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他们一家暂时不会离开这个村子,因为觉得工厂福利还不错,过年期间加班费会加倍,况且车票紧张孩子又小。“反正,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对不对啊,小宝宝?”奶奶亲亲逍遥的手,跟她说。

虎子比杨逍遥大三个多月,也出生在这儿,但虎子很快就能回家过年了。

“明天我们就离开这回家过年啦,你高兴不高兴啊?”年轻的妈妈对回家满期待,兴高采烈。

虎子一家从四川来,做饭卖水挣钱养娃。虎子出生在这儿,夏天光屁股被抱着哭,冬天已然穿着鞋子蹒跚学步了。

虎子不到一岁,他大概不太能懂爸爸妈妈外出一年已归心似箭。年后他将被留在老家,像许许多多留守儿童一样,离开父母,跟老人一起长大。

不知道他会怎么样长大,会不会记得这个出生的地方,会不会想念他的爸妈……想到这儿,看看天,雾蒙蒙地飘着脏兮兮的雪,刮着凉飕飕的风……

年师傅话很少,我无数次打他身边经过,都未曾惊扰他手边的活计。我听旁边下棋的老头说,他进了小年儿也准备走啦,所以,临近小年那几天家家户户赶趟似的把坏了的小零件儿拿给他修。

年师傅的家在山东,儿子念书妻子陪读,自己靠这点手艺赚钱养家。据说,他在这个当街的位置修表已经很多年了,每年过了十五如期而至,村民说:“这些年他从没失约。”他就像是这个村子的老朋友,一期一会。但又暗自在想:“到底是跟自己的家乡一期一会,还是跟这个异乡一期一会?”时间分配上来讲,前者更像是异乡吧?谁知道呢,故乡还是异乡?傻傻分不清……

我问:怎么称呼你?

他盯着热播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头都不回。“我姓王,她姓李,我叫她姐,我你随便叫。”

“小王?满大街都是小王!”

“纳尼!” 他突然冲我萌萌的笑。

他今年19岁,爱看日本动漫,告诉我后悔没好好学英语,我纳闷儿这跟看日漫有什么关系?他的神逻辑回复我,搜个东西用个软件啥的都不懂。

小王春节不准备回家,他说:“回去没意思,我爸我叔我爷爷都在北京,不过都不在一个地方,过年我们就都去我爸那儿。况且,做我们这行的,春节就是旺季,正月里人少,每年就靠这么几天啦?”他边飞舞着手中的剪刀边回答我。

“他还有个不想回家的原因,哈哈,你为啥不说?”这时候,旁边的李姐打趣。

“他是怕回去,他妈给他介绍对象!”李姐说完上气不接下气儿地笑。

“去年回家,相了个满脸麻子的姑娘,给这孩子吓坏了,一直躲着他妈。”

小王责备李姐说出他的秘密,略带羞涩反驳,两人打闹。

李姐比小王大6岁,已经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了,丈夫在村里最大的一个服装厂干活,平日里婆婆带孩子。他们打算到年根儿的时候,跟同乡一起租一辆大巴车回去。

“我也知道过年那几天挣钱多,可是没办法,辛苦一年了,不回去看看不放心,再说我也想我爸我妈。”

不同于城里随处可见的“审美”理发店,村里的审美,只是两个不相干的年轻人一起开创的营生,靠手艺吃饭,洗吹剪十块,烫染也便宜。小王是李姐招来的学徒,李姐许他来年提成分红。白天《小苹果》一响,全村都知道审美开门了,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把年轻和时尚带进村里,我常能看到某个熟悉的老阿姨,烫个满头卷儿神气活现地从审美出来,引来大伙围观,嘲笑,热闹一片……再过两天,隔壁谁也如出一辙,村民说:“老了老了,咱也赶赶时髦!”

审美会在小王独自看守中开到大年初一,村民会因为有审美的守候,过一个更热闹的年,从头开始,是所有人新年的期待,村民也是。

猜你喜欢
李姐虎子异乡人
把眼泪变成微笑
致异乡人
儿子的声音
家中异乡人和异乡人之家:《退潮》中的“家”之想象
听到乡音(外一首)
虎子修路
先一个人精彩
辛酸泪
李姐
不能惯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