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峰行驶。每天早7点至9点,下午5点至6点半是车辆行驶高峰时段。老年人驾车相对来说速度不会太快,如果选择在较为拥挤的时段出行,更易被挤、被催促,心情容易紧张,甚至影响驾车动作进而危害行车安全。
二、避免高速。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变及反应能力较年轻人要迟缓,如果高速行驶出现险情,难以及时采取正确应变措施,所以应避免高速行驶,更不能强行超车。在高速公路上更应特别小心,尽量走外车道,时速不应超过100公里,最好在60~80公里。
三、重视路况。驾车出行前对路线、路况其天气情况都要做好功课。特别应避免在夜间等能见度较低的状况下行驶。
四、保护周到。老年人行车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晴天最好戴上太阳镜。在驾车时最好能结伴而行,让亲戚或者朋友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对双方都是很好的照应。
五、保重身体。老年人每天行车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如果长途驾驶,每驾驶一段时间就需活动放松。每天开车结束后,在睡前最好泡脚,以迅速恢复开车消耗的体力。平时在车内就准备各种针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必要药物,尤其是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定期体检也是必要的,能够及时排查驾驶隐患,我国交规也明文规定,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
(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