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守群
内容摘要:官场文学是我国现今文学界的一种较为新兴的文学类型,其主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官场文化进行描写,对官场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揭示与探讨,并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而在近些年官场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程式化倾向。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从这种程式化倾向入手,对其中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进行一定的分析与了解。
关键词:当代通俗文学 官场反腐小说 叙事模式 思考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文学事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类型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对于各类人们的阅读需求进行了良好的满足。其中,官场文学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有文学类型,其通过对我国官场的描写,对官场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揭示与探讨。而在官场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程式化现象。在本文中,将就官场文学的程式化倾向及其文化心理透视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一.官场文学作品程式化表现
在我国现今的官场文学方面,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具有了较大的提升,且在作品类型方面也趋于成熟。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得部分官场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程式化以及脸谱化,且在小说的内容、情节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固定化现象。具体来说,这部分情况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雄形象的塑造
在官场文学中,作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笔墨对作品的主人公进行塑造,对于这部分主人公来说,则具有着较为固定的角色定位:其往往形象高大,性格上至善至美,思想上身无瑕疵,往往对于工作以及生活具有着十分积极的热情,且对腐败问题能够坚决说不,在面对抉择、诱惑时往往具有着坚定的思想立场。而在官场的职位方面,其不是职位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往往是处于中游或者中游偏下的职位。
正是这种职位的制定,则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需要对上、下两级关系在良好处理的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问题。如《抉择》中的李高成、《至高利益》中的贺家国以及《大雪无痕》中的方雨林等等。而在周围人物塑造方面,在这部分主人公周围,往往具有着较为特殊的两类人群,一类人在职位方面要比主人公所具有的职位较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需要同腐败分子、不法分子进行各方面的斗争,而受到不法分子的破坏、攻击时,这部分人往往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主人公能够具有同腐败分子相斗争的良好环境。
在这部分官场文学中,其在对主人公高风亮节进行描绘的同时,也在尽力避免主人公可能存在的高、大、全形象,并向通过一定其他方面的描写在描绘出一个具有别样特征人物的同时对小说人物所具有的复杂性进行描写。而在具体处理方式上,则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至高利益》中的贺家国在同妻子离婚之后,在宾馆和情人约会,但是却被对手发现;《大雪无痕》中的方雨林在经受一定的家庭困境之后,同妻子的关系则出现了一定的波折。对于这种描绘方式来说,虽然能够对主人公的“不同一面”进行了展示,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程式化倾向。
2.领导形象的塑造
在以往古代戏剧以及微服私访等电视剧中,往往具有着钦差大人一类的形象,对于这种角色来说,其往往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其在情节结尾时的突然出现,则能够在现场人员大吃一惊的同时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惩恶扬善目的。如《抉择》中的万永年、《大雪无痕》中的张书记以及《至高利益》中的钟明仁等。对于该种类型任务来说去,其在整个作品中往往具有着非常高的职位,要高于整个作品矛盾爽方的职位。而除了其在职位上所具有的至高无上地位之外,且都是办事干练、坚持党性、讲原则、政治清廉的形象,可以说,该类人物就是一个我国优秀共产党员领导的形象化身。
如作品《抉择》中的万永年,其在故事的发展中就已经对作品中的最大反派-副省长严震所具有的面目进行了认清,并在最终以非常果断的方式将以严震为首的腐败分子进行了严惩。而在整个作品中,其形象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出现,而当李高成在对副省长犯罪证据全面把握、证据确凿却受到诬陷、受到腐败分子攻击、受到领导怀疑、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对其提供重要支持的市委书记又因为自身职位的原因无力同副省长进行抗衡、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省委书记万永年则在非常恰当的一个时间出访归来,并在把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将副省长进行了严惩,以此将整部作品的情况在引向事件发展另一方向的同时使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坏人受到了应用的惩罚,好人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3.腐败分子的塑造
在这部分官场文学中,反面人物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现今很多官场文学中,在对反面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时也具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即其过于沉迷在权、钱、色之间,对于基本的党性已经完全的丧失,只会在工作中通过自身权力的摆弄不断的为自己谋取私利。如《国家公诉》中的王长恭以及《抉择》中的副省长等,都明显的具有着这种特点,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千篇一律现象。而在作品中具体对这部分人物的塑造上,作者也往往花费了很多的笔墨对这部分人对于权术的玩弄情况以及其同主人公之间的针锋相对、处心积虑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而在其心理方面,以及对于物质的追求方面刻画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这也是这部分官场文学所存在的一个共同点。
二.官场文学程式化倾向的心理透视
对于我们之前所提到的我国现今官场文学中所存在的较为明显的程式化倾向来说,其之所以出现,并不仅仅是相关作家在对作品进行创作时自身创作观念上存在问题,而是较为普遍的代表着我国现今所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心理:
1.青天意识
从我国封建时期以来,百姓就是封建阶级所统治的对象,在国家政治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在自身的生活以及命运方面也不能够良好的掌控。而当社会昏暗、政治腐败时,其在遭受到不公的情况下就具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有一个刚正不阿的人物对一直压在他们头上的腐败官员进行驱散,替换。这种情节的存在,就使得各个朝代都具有着其被称作“青天大老爷”的官员人物,其往往具有着刚正不阿、不徇私情、两袖清风以及为民请命的特征,其所作所为都是从老百姓角度出发、一切为了百姓做主。时间长了,这种对于清官进行呼唤的“青天意识”则成为了一种文化心理而潜藏在了我国人民的记忆之中,积淀在其心理的最底层。
官场文学中所具有的这种关于青天干部的描写,同我国长时期以来一直所存在的青天意识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在我国现今官场文学中,所塑造出的这种刚正不阿的主人公以及钦差大臣式的领导干部,则可以说是我国现今社会普遍存在青天意识的一种体现。同时,其在官场文学中所具有的普遍性还同以下方面具有联系:首先,我国现今在真正实现全面法制化以及现代化进程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这种作品的面貌塑造则能够对我国现时期的社会情况进行一定的描写;其次,随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社会主义时期,而几千年来的封建的思想仍然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创作者的思想也同样因袭着传统的重负, 难以创造出一个具有超越时代的人物。
2.英雄情结
在封建社会,恶霸、贪官的存在对于普通百姓一直处于一个欺压的地位,在此情况下,部分救助百姓、杀贪除恶人士的出现,则被视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如武松、秦琼等。每当社会都存在不平现象出现时,人们内心之中就需求能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对这种不平之事进行惩治,对百姓做好安抚工作。而我国现时期官场文化的蓬勃发展,则可以说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同古代侠义之士间相比,现今的英雄行为则更加趋于理性化,能够在对现今社会法律以及道德规范进行良好应用的基础上起到对恶势力的惩治作用。
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部分腐败分子的出现,其跑官卖官、行贿受贿,往往凌驾于人民之上,不仅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还经常拿人民的钱财去做欺压百姓的事,往往使群众苦不堪言。而当这种腐败现象存在,人们无力改变时,就急需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出现。对于我国现今的官场文学来说,正是在抓住此点的基础上对现今的官场丑态进行了揭露,并在此过程中对一个人们理想化的英雄形象进行了塑造,从而使人们一直内心之中的这种英雄情结得到了满足。
三.结束语
可以说,官场文学的出现,对于我国社会的净化以及社会的改革都具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也应当能够认识到,在对官场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着重于官场腐败情况的描写,也不能够因此存在较为明显的程式化。在今后的创作中,需要作者能够不断的联系实际,加强人性方面的描写,通过不断的创新、研究,为人们创作出更为优秀、能够传承积极精神的官场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龙其林.困惑与迷失:中国当代官场小说的叙事误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01):56-59.
[2]龙长吟.常态人生下官员的进退沉浮——评肖仁福的机关小说创作[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7-89.
[3]梁振华.官场文化生态的描摹与反刍——肖仁福小说论略[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90-91.
[4]王兰.当代官场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肖仁福《位置》人物形象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75-77.
[5]傅异星.“现实”的迷局:官场小说突围的掣肘[J].理论与创作.2010(01):98-101.
[6]黄声波.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官场小说创作与接受[J].理论与创作.2010(01):11-14.
[7]谭桂林.“官场小说非政治小说”浅议[J].理论与创作.2010(01):55-56.
[8]卢瑾萍.理想的官场与女性写作——欧阳娟《交易》、《手腕》的一种解读[J].创作评谭.2010(01):233-235.
(作者单位: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