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与学校建筑布局规划

2015-05-30 10:48时文忠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筑文化庭院

摘 要: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主要用象征生命的木材建造房屋,人们仅仅将建筑看作遮风挡雨的工具,而不会把人生之精神、永恒价值寄托于建筑上。同时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反映在建筑上,使建筑呈现出内向性、秩序性、生物性的特征。庭院住宅,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建筑形式。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许能够探寻到“学校文化”的根,从而为教育的创新找到新的发力点。

关键词:建筑文化;庭院;学校建筑

建筑是什么?《辞海》中将“建筑”的含义分为三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罗马时代的建筑家维特鲁威所著的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建筑十书》认为,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备用(utilitas,实用)、强(firmitas,坚固)、美(venustas,美观)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特点,应确立艺术的且科学的观点。而“百度百科”则定义为: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笔者比较认同台湾建筑思想家汉宝德的观点:建筑不应该是理性的产物,建筑是一种文化。他认为自古到今,无论中外,在建筑方面鲜有严格的学术研究成果。即便是奠定现代建筑基础的先驱勒·柯布西耶与赖特的文章里,也没有一篇是严肃的学术论文。

想来也是,近现代中国,国内被称为建筑大师的梁思成,也被称为建筑思想家;国外的贝聿铭,更被称为艺术家(艺术就是精致文化)。而当代中国之所以少有建筑大师级人物,也许和曾经的长期的极左路线支配有关。即便如此,干建筑行业的人,也往往愿意以艺术家的形象示人。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校文化”近年来的兴起。

系统地研究建筑文化,尤其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也许能探寻到“学校文化”的根,从而为教育创新找到新的发力点。

一、传统建筑文化概述

文化一般分为精致文化与民俗文化。精致文化,其实就是艺术。尤其对于西方来说,拿掉建筑,他们的艺术史就不完整了。

同时,建筑又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筑文化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

探究各式各样建筑形式背后的文化特质,才能使我们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帮助我们掌握中国建筑的主题价值,从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不失掉民族的特质。

(一)生命的建筑

如果必须回答中国和西方建筑文化的主要区别,我的回答是“建筑材料”。西方人用石头,中国人用木材。

秦代建阿房宫,蜀山为之伐空,代价是亡国;慈禧修颐和园,苦于华北无大树可伐,只能从长江以南地区运过来,耗费之大,不得已挪用海军经费,代价同样是亡国。显然,中国人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有意选择了木材,这表达了一种几千年不变的价值观,即对生命的期望。

中国人也使用石头,但建的是墓室。因为石头是地面下或脚下的东西,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来自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生命。在汉代以后盛行的五行说中,木象征生气,曰青龙,方位东。即使砌墙也不用石头,而用夯土。后用砖瓦,盖因砖瓦是土烧制的。因此,古代称建筑为土木。五行中,土居中,主方正,大吉之象。

建筑的功用是蔽体,与衣服类似。有兴建、完成、颓败的生命迹象。新建筑一般都是主人发迹的时候建的,因主人的飞黄腾达,而愈发扩大,富丽堂皇,;又因主人的衰退或失败而归于沉寂,随岁月磨蚀、无人照料而破败。如果后代争气,自然可以对建筑善加照顾。若超过了先代,则必再建更大、更豪华的住宅,以“光大门楣”,而无需保存老宅。所以,中国人对永生的追求是子孙的繁衍与发迹,而不是用什么材料搞个建筑,让它永固。

更何况中国民间没有长子继承的制度,而是儿子们均分包括建筑的各式财产,这是种合乎人性的办法,但对保护建筑最为不利。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是长子继承,建筑就成为家族的象征。而中国则是经过一代代的瓜分,若其中再无人发迹,则成为一个个大杂院了。显然,直接触摸到的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来说比永生重要。

(二)世俗的建筑

与世俗的建筑相对应的是“宗教的建筑”。西方的建筑史,几乎等于宗教建筑史。西方文化中,人的生活是不重要的,崇拜神、荣耀神才重要。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帕台农神庙,其建筑的精准性,眼睛都不宜察觉到。各部分比例达到了极度的和谐,甚至超过了数学的精确。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将其与汽车相提并论。到了13世纪的哥特时代,欧洲的基督文明完全成熟。教堂的设计与建造,往往通过小型石块的刻削堆砌,历时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建造成数十层高,宏伟、庄严或精致巧妙的建筑物,堪称奇迹。这上万块石头,任何一块切割的形状不准,或损伤、破裂,都会影响整个建筑的外观与安全。数代相传的神圣使命,依赖每一位匠人的责任心和内外如一的态度。这种理性是西方科学和工业化的精神基础。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修建中的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就是例证。

中国没有这种精神,也几乎没有宗教的建筑。即便有,也始终没有突出于人性之外,创造一种超世的形式与威严。它们不但无法与皇宫相比,甚至无法超过地方政府的衙门或官员士绅的宅邸。不仅如此,格局上,在外来的“塔”自宋代消失后,与居住建筑已经没有事实的区别。此后的宗教,不过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观念而已。我们的神要有求必应,要香烟、纸钱、牺牲供奉才行。因此,中国人敬神不必下精神上的功夫。现在很多庙宇,还经常是前面建得富丽堂皇,目的是让“神”感到气派十足,后面就可以马马虎虎,甚至是一堆乱木板。至于建筑本身的精神价值更是不存在的。

因此,中国的建筑是世俗化的,它只是一种生命过程中的工具,并不足为人生之精神、永恒价值之所寄。它只是在此一时间、空间中我们赖以遮风避雨,过一种和谐生活,并满足我们心灵需要的器具而已。古老的建筑更是如同一件旧衣服,倾废是天经地义的,虽然令人惋惜,但势所必然,不如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建筑。

(三)家族的建筑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反映在建筑空间上,首先是其内向性。其一就表现为由院墙围成的向心的院落型建筑形态。除了和西方的早期院落一样具有“妇女牢狱”的功用外,则具有明显的向心性。院落方正,铺砌整齐,且比室内低,四周建筑均面向此空间,并与之相连。院落的宽度通常不超过五间,否则就新建第二个院落,以保持空间的向心性,同时又能满足居住的舒适度。西方的院落往往没有明显的向心性,建筑物偏居一隅,其功用除前述男女之防外,主要是采光和通风,还有交际。这种差异,使中国人至今也难以走出院子,成为社会公民。

其次是其秩序性。尊卑、长幼之序是通过居住空间来表达的,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主房位于院落的中央部分,高大或富丽;次要的建筑位于两旁;主房后的居室高大而不突出,表示辈分高,却非一家之主。总体遵循“前私后公”“前下后上”的原则,建筑中的位分关系一目了然,而不像西方的古城堡,如凡尔赛宫,除其中的教堂特色突出外,其余则都一样,像迷宫了。

再次是其生物性。即家族有机而多变的本质。如前所述,中国民间一般不实行长子继承制,院子的建造者去世后,必然出现“多家长”的局面。由于分家后,谁都没有与当年兴旺时相匹配的财富,自然也都无法维持原有建筑规模,建筑受到忽视或破坏就成为必然之事。而自古以来“布衣为相”的传统,更是加剧了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建筑随家族兴衰而存废了。所以,中国建筑本身就被赋予了生物性。

二、庭院住宅的特色

庭院住宅又称为合院住宅。它是除华北、西北的窑洞、青藏的平顶厚墙建筑及西南热带的吊脚楼之外,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建筑形式。

庭院建筑在北方和南方又可分为分布式和聚合式两类。其原因主要与北冷南热的气候有关。北方多是分布式(或分散式),分散房屋,加大院子,增加阳光接触的墙面、延长日照时间;南方多是聚合式,聚合房子,中庭狭小,以便遮阳。

就单个庭院建筑而言,其基本设计结构是:对外封闭的外墙,各房间围绕面对一个户外庭院。从而表达了“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位”的意象,以及向心、凝聚、声气相通、呼应一体的空间感所表达的浓厚家庭观念。

另外,结构上明显的“轴线”,讲究“正偏”与“内外”的层次,所表现的主次分明、秩序井然,充分反映了中国家庭制度特有的空间意象。具体说来,庭院的一般格局如下:

(一)建筑的结构:以三合或四合排列,中围一院。

(二)建筑的朝向:主面朝院,以院解决通风、采光、排水、交通等需要(图2-1)。

(三)墙与廊:以墙、廊联系或围绕建筑,成一合院。合院对外封闭,大门尽量朝南,北面少开口。

(四)规模:一个合院规模不足,如需扩大,以重重院落相套,向纵深与横面展开。

(五)交通系统:主要随着屋檐做格子状分布,不下雨时可以走庭院。

(六)绿化:布局上采取点栽、群栽和藤架相结合的方式;植物的选择上,多乔木、藤蔓,少灌木花草。花草也多选取四季常青,花期长的(图2-2)。

(七)轴线的作用:在合院群中,纵向有明显轴线意味,横向则左右大体对称。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为原则,把对外的房间放在前头。

(八)价值观的表达:除了“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外,设置于核心地位的自然是堂。

(九)机能方面:合院建筑有高度的适应性,尤其是它的庭院具有很多功能。

(十)空间方面:由外到内有上下台基的起伏、左右回廊的回环、一实一虚的收放等。重组合,不重独栋;重水平纵横,不重高度;重体验的变化,不重视觉的变化,等等。

三、学校建筑布局规划构想

是校园建筑布局规划还是学校建筑布局规划?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赵中建对“校园建筑”和学校建筑的差异作过深入区分,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众多重叠之处,但仍然存在差异,如图3-1所示。

总的来说,在学术用语上更多地采用“学校建筑”,而一般用语则也会采用“校园建筑”这一称谓(在我国学术界,有数对术语的使用颇值得研究者关注,除了“学校建筑”与“校园建筑”这一组概念,同样流行的还有“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这一组提法)。从表面看,两者之间似乎并无太大的区别。事实上,两者的具体内涵也确实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叉重叠,区别主要体现在“学校”与“校园”两词之间内涵的本质差异性上。“校园”一词更多指向的是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场所,是一地理环境圈的范畴概念;而“学校”一词更多地是指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机构。由此可见,两者的切入视角存在差异,即前者是从地理环境圈的视角,而后者是从组织的视角。是故在对“建筑”或“文化”进行界定时,显然前置语的不同会导致某些差异。

在笔者看来,从地理环境圈的角度对“建筑”或“文化”进行界定,有其天然的不足之处,即过多地受到地理环境圈的先天限定,似乎很难表达“建筑”或“文化”与周边环境、社会、政治、经济、人之间的动态发展联系。因此,笔者更建议使用“学校建筑”这一术语。相对应地,本文重点结合前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分析,讨论“学校建筑布局规划”的一般原则。

(一)模式引领、布局合理原则

在确立符合教育目标,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教育模式前提下,合理布置学校的总体功能分区,科学划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绿化区和生活服务区等。要注意节约用地,安排车辆、人流走向,合理组织空间,创造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安全且优美的环境。具体操作应不违背《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的基本要求。

(二)轴线定位、分区校准原则

学校建筑具有分区复杂,建筑物、构筑物、绿化物类型繁多,功能交叉、边界模糊等情况,且学校用地规整性不高,从而对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的教育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轴线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1.轴线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对繁多的建筑群具有定位作用。

2.明显的轴线,便于校准学校各功能区的正偏内外。

3.中轴线再加上次轴线,多重轴线更有利于较大规模学校的校园分区。

4.轴线选择不必拘泥于南北方向,也可选择东西走向。

(三)组合庭院、彰显文化原则

汲取传统庭院建筑布局的基本思想,在充分考虑气候、社区、学校传统等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教育模式(即发展愿景)把学校作为一个大庭院进行定位,而后再有序分割为若干小庭院,通过加强横向与纵向的相互联系,彰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宜包括:模式文化、制度文化、绿色文化、科技文化、名师文化、成才文化、校本文化及志愿者文化等。

20世纪30年代,鲁迅在《且介亭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思是,只有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提炼升华,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认同。比如中国的丝绸锦缎、陶瓷玉器、书法篆刻,等等。我想,也应该包括建筑。当然,介绍古代的思想、生活与空间,并不就是在实用上或设计上主张复古。现实的教育工作,学校文化的构建工作,如需要“承先”,当然先要“温故”。如要“启后”,则还应以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发展问题,尤其是以如何实现教育的内涵为中心。因为,“现实”对我们永远是深刻、宽广而又真切的。现实中有过去的延续,也有外来的影响;有眼前的实际问题,也有影响未来的一份责任。让我们汲取传统的、外来的、现实的各种营养,开创郑州教育内涵发展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郭继生.中国艺术之特质[M].合肥:黄山书社.2012.

[2]邢义田.中国文化源与流[M].合肥:黄山书社,2012.

[3]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时文忠,郑州市第三十一中学教师、副校长。研究方向:建筑学专业,建筑与设计。

猜你喜欢
建筑文化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假如你有一块空地,千万别做庭院
浅论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现状及危机
当代中国主流建筑文化的新趋向
斑鸠飞落的庭院
Yard Work庭院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