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守军
在新课改背景下,“互动”一词开始流行起来,它既是教师变革课堂教学行为紧跟时代步伐的教学方式,也成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之一。是否“互动”了,变得很重要了起来。
听了不少课,热闹非凡,鼓掌的、呐喊的、说笑的、公开要掌声的,不一而足。尝试上了不少课,每次热闹后,总有些不甘心,因为有些喧闹与文本内容本身是毫无关系的,甚至大大消解了对文本内容、情感的理解把握。
什么叫互动?从字面上看,互相牵动,触动。教师的一言堂不是互动,把时间全交给学生同样不是互动。教师放手到一旁当听众,任学生发挥,失去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作用,甚至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内容回答得正确与否便随口赞扬“很好”、“很精彩”,于是满堂的错误便成了满堂彩。这种表面热闹的互动,姑且称之为“热互动”。这种互动,学生的激动更多的表现在外在的交头接耳,手舞足蹈。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冷互动”,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引起学生深入的冷静思考,而学生在冷静思考的过程中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又激发老师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引导,从而将文本内容一一精彩呈现。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思辨中保持着思路的清晰、活跃。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心里却经受着巨大的冲击。
新教材语文必修一入选了《荆轲刺秦王》,这是一篇非常精彩非常经典的文章。讲解此文肯定是有话可说的,但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来探究学习呢?教师要如何引导才能使学生有效地互动起来呢?
上《荆轲刺秦王》,不同的班级却上成了两个样。
一个班完全按照预设情景进行。学习第三段,荆轲是怎样借到樊於期人头的?(原文略)
因前面有《烛之武退秦师》的精彩游说铺垫,所以学生进行了比较,梳理。最后总结了几点。一是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的仇恨;二是晓之以理,用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一下解决了樊於期“报仇”与“报恩”的苦恼;三是授之以计,增其信心。结论是因为荆轲高超的游说艺术,说得樊於期豁然开朗,慷慨割下了人头。在此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高兴,我也不怀疑此堂课的互动性。
另一个班,先也在预设的情景中顺利的进行着,但同学在翻译一个句子时出了问题,致使这节课堂走了样。学生在翻译“将军岂有意乎?”时,顺口就翻译成了“将军难道有这个意思吗?”可有同学发现,不对呀,该句是反问句,语气强烈,带着强烈的质问,表达的意思就成了“将军不应该有这种想法”,这岂不是与前面说的一大通话矛盾了吗?有同学说写错了,原句如果表达成“将军岂无意乎?”好像要更好些。老师引导:是原句表达出错了吗?不可能吧,“有”和“无”在字形上相差很大,不会在流传中出现印刷的问题,如果是编者刘向的错误,也太低级了一点,即使是刘向的错误,在千百年的流传中也早被发现纠正了。那么会不会是古代表达的一种习惯呢,大家想想以前学过类似的例句吗?有同学很快想到《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刘备一席话后也有一句“将军岂有意乎”。意思还是不对,这时一个同学已经查了古汉语字典,“岂”字在这里不做“难道”解,而应作“是否”解。“将军岂有意乎”应为“将军是否有这个想法呢?”问题迎刃而解。
句意理解了,但我认为还没完,还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句式不同语气的体会,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句式不同语气传达出的意思的差别,从而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以及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首先,引导学生区别“难道”和“是否”的差别。学生讨论后发言:“难道”表达的是强烈的反问语气,“是否”表达的是较为缓和的征求对方意见的语气。很明显在当时情况下用舒缓的征求对方意见的语气比用强人所难的反问语气更好些。所以该句也不会是“将军岂无意乎?”的表达,从此可看出古人行文的缜密。
其次,引导学生体会荆轲运用“是否”时的神态及心理。学生进入场景想象,感觉到荆轲讲完一大通道理后抛出这样一句貌似温和客气的话,但背后却透露着某种“劲道”,荆轲盯樊於期的眼神热切、期盼、坚定也有一丝冷酷。荆轲从帮太子定计,知太子不忍杀樊於期而敢背着太子来取樊於期人头,可看出其做大事不惜身,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如果对方不答应,恐怕早就想好下步行动,自己亲自动手来取了。
再次,引导学生揣摩樊於期听到此话后的心理以及他的言行,概括其性格。学生从文本中看出,樊於期是大英雄,明大义,识大体之人。一方面想报仇,一方面想报恩,只是计无所出,正在苦恼,一听此两全其美的计谋,于是感激涕零,慷慨赴死。真正践行着古代义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诺言。
再次,引导学生比较二人性格的异同,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二人的共同点,都是那种为了神圣的信念不惜牺牲生命,慷慨赴死的英雄。荆轲为何能劝说成功,语言艺术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本质上他们都是同一类人,都是热血男儿,都是心灵上相通的惺惺相惜的英雄,所以荆轲有把握借到樊於期人头。换一个角度,如果樊於期需要的话,荆轲也是同样可以以人头相托付的人。通过分析,学生找到了荆轲借到人头的本质原因,也体会到写樊於期是从正面衬托荆轲形象,也体会到写秦武阳是反衬荆轲了。
整个探究的过程,大家都在跟着老师的引导走,虽无一次掌声,无一次说笑打诨,但得出结论后学生的眉眼是生动的,有收获的。
我认为真正的互动,不应该是预设情景下的“我问你答”,或是表面的热闹非凡,而是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有效语言的作用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问,解答,而学生的语言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灵感,促使老师对文本内容作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更接近文本内容本身,更接近作者情感本身。否则在我们空洞互动热闹的后面浮现出的将是作者冷嘲的面孔,“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单位:四川乐山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