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文化与环境营造

2015-05-30 09:51朱文雯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朱文雯

【摘 要】中国古代书院是古代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极其重视外部环境的营造。书院多建在形胜之地,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即使选址欠佳,也必会想办法补救。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先秦以来“天人合一”的观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以生命为中心”的独特的教育理念。这对当下我国学校和其他文化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书院;环境营造;文化理念;文化场所

《中国书院史》一书系统地讲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全书文字简洁流畅,史料翔实,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书院的了解。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历时千年的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起源于唐,发展于宋,并在南宋时期确定书院制度,经过元、明的推广,逐渐走向繁荣与辉煌,在清朝得以普及和流变。书院开展藏书读书、游宴会友、吟诗作文、教学授受、学术研究等活动,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学术、出版等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它也是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该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古代书院对其外部环境营造的重视。它坚持环境育人的独特理念,极其注重书院的环境建设,主张通过诗情画意的环境陶冶学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良好的修身养性的学习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境界与修养,反映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理念,对研究中国书院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当今校园及其他各类文化场所的环境营造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多建在形胜之地,依山傍水、师法自然。南宋四大书院中岳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面的山脚下,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山,书院四周林木荫翳,环境幽静雅致;丽泽书院的选址离开热闹的中心地带,选择婺州明招山,环境幽雅,山清水秀;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下,朱熹第一次来到白鹿洞时,曾感叹道:“白鹿洞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之所。”;象山书院位于信州贵溪应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明代文震享的《长物志》中有言“居山水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书院往往选择名山大川、风景胜地,这些地方意境开阔、极富中国画的美感。

名山大川数量有限,而书院的数量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加。许多规模较小的书院即使选址欠佳,也必会想办法进行补救。这些书院也是“风景似桃源”,秀美、幽静、宜人,极富诗韵,有些甚至还充满神道仙气。这一点在古诗中能得到较好的体现。诗人贾岛有诗描绘好友田将军的书院: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微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书院为个人所有,规模也较小,但其主人为了营造诗意的自然环境,新栽花木、远岸运石,院中林木、笋竹、清泉、楼阁应有尽有,烟雨朦胧,琴声书韵,可见书院主人已经了解到人性修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韩翃的《题玉真观李泌书院》也能很好地反映古代士人对人与周围环境协调的重视:

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瑶坛知几重。

把酒题诗人散后,华阳洞里有疏钟。

白云、斜日、松影,静谧而悠远。诗中“瑶坛”、“疏钟”更是富有神道仙气,蕴含道家色彩。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发现,无论在唐朝书院之名刚刚出现时,还是在宋朝书院名扬天下时,无论书院的规模大小,无论主人的身份地位,创造一个宜人的学习环境已成为士人们自觉的行为,淡雅秀丽的环境成为每个书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深深地融入了书院文化之中。

书院环境是书院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和理念。我认为之所以书院如此重视外部环境的营造,其文化根源是先秦以来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儒、道、佛三家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却达成共识。随着时代的变迁三者逐渐走向融合,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士人们。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认为智者像水般灵活变通,仁者像山般厚重深沉,以自然山水来比喻君子智和仁的品德。儒家将自然山水与君子美德联系起来,成为历代文人士子寄情山水的依据;道家更是重视自然,主张在人与自然的永恒和谐中,寻求人精神的自由与永恒,提倡“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间的大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要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教与自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当年佛祖放弃苦修,端坐于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冥想得悟,从此便与自然山水结缘。佛家主张诗意栖居,自然万物都是充满灵性的禅机。在儒道佛三者的共同影响下,古代书院里的士人们极其注重营造恬静雅致的书院环境,以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正如儒学学者牟宗三先生所说“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并不只是教你具体的知识学问,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做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修身养性和对生命的体认比对具体知识技能的熟习更为重要。正是这种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决定了中国古代书院独特的治学方式,因为修身养性只能通过切身的体验和经历来感悟。亲近大自然,能使人远离声利之场,安于学业,静心修身,并能在与山水的对话中净化生命、荡涤灵魂、提高人生境界。这正是为什么孟母要三迁,也是为什么理学家张栻一见“背陵而面壑,木茂而泉洁”的岳麓书院,就“爱其山川之胜,栋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为会友讲习,诚莫此地之宜也”。

近年来我国学校和其他各类文化场所规划模式化、固定化,缺少自然风光和人文情调,使得这些场所缺乏人文关怀,显得生硬、呆板、无趣。学生们学习趋向功利化,浮躁心情越来越重,纯粹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越来越多,修身养性的习惯却越来越少。现代的学校和其他文化场所可以借鉴古代书院的环境营造,如将校园选在有山有水的郊区或是乡间,尽量远离城市带来的喧嚣和污染;或将校园建在人文气息浓厚之处,增加历史、文化的积淀;增加包括园林山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在内的园林景观,增添校园的艺术气息和诗情画意之美。这样,不仅能舒缓学生们紧张的情绪、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能减少学习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陵,&肖萍.书院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借鉴.新建筑.2006.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3]冯天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溯源古代书院,找寻可认知的大学校园空间.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