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论》提出的诗词“别是一家”的观点,以及对词的音律、形式上的总结等,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就是对李清照《词论》里的相关论点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李清照;词论;文学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诗词创作的大家,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女性文学家。她创作的作品题材以及内涵丰富,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她的《词论》是一篇关于词的专论文章。提出了诗和词分家的观点,以及对于词的深化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归纳和总结。但是她的《词论》并没有对如何写词给予一定的分析,这也是其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李清照及其《词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在词坛中词风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易安体。她一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是南北宋交接之时,前期悠闲,夫妻志同道合,后期漂泊流离,悲伤情调。在诗词的语言上,崇尚典雅,强调音律,在她词的专著《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对后期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很多学者对于李清照的《词论》褒贬不一。不说其其它的优秀词作,单就这篇《词论》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的。
二、“词别是一家”的价值
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对于诗与词的分开,词的独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时代所产生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文体,必然有其独立的必要以及合理性。而词的发展,经历了较为长久的一段时间,需要从诗中分离开了,也是合理的。词从晚唐五代开始,地位一直属于“艳科”,到了宋代以后,在诸多词家的努力之下,使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飞跃。词不再是晚唐五代时候被认为的“艳科”。它突破了传统,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李清照对于词的创作上的音律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思想内容也有要求,她子啊《词论》中大胆了批判了诸多的诗人词人,力图矫正词风。因此她大胆的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把词从诗中独立出来。尽管在《词论》中,李清照语词犀利,但是鲜明的表现出了自己对于词创作的观点。总体上来说,对于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本人还是持赞同态度的,我们不能否认其所存在价值。
三、“孤秀奇芬,持论甚高”
“孤秀奇芬,持论甚高”,意思是其观点论调比较高,对于其他流派一概给予否定,这句话取自于著名词学家缪钺的《论李易安词》一文中:李易安“评骘诸家,持论甚高……此非好为大言,以自矜重,盖易安孤秀奇芬,卓有见地,故掎摭利病,不假稍借,虽生诸人之后,不肯模拟任何一家。”能够看出他对于李清照《词论》的观点,认为其太过自视甚高,直接否定别人的词作,而直捧自己的花间词派。这一点是自古以来很多词作者对于李清照的观点,认为其作为一个女词人,词作上的才华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一旦上升到理论角度,又缺乏客观公正的论断,不能够接纳和吸收新的观点,陷入一个词论创作的死角。所以才有很多人对于她“孤秀奇芬,持论甚高”的论断。本文对于这样的观点,也是持赞同态度的,不得不否认李清照在词作上的非凡成就,但是其在词论上的观点还是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样的片面性表现在她没有对词创作的本质问题给予回答,而是梳理了词的流变,并给予各个词作者一通否定,总体上缺乏一个客观深刻的思考。
四、对词的发展与创新缺乏认识
李清照的《词论》后面对于各个诗词作者的评论与批判,是站在其花间词派的角度上的论述,而诗词作为一种抒情性较强的文体,其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也很难有一个绝对标准的论调,它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流变方式,不能对于进行一概而论。所有的批判都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的检验,而实际上正如李清照所批判的苏轼的词时,她并没有站在一个词的创新角度的认知与分析,而是直接抛出观点,这在论述当中,是比较不理性的行为。也容易使得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词的流变的确有一定的过程,并且它的确与诗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样的差异并非绝对的,而是有共性存在,它们同作为抒情文体存在着。
词与诗的分野上,李清照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这样的观点对词的独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她没有看到词的发展和创新问题,而只是片面的看问题,这一点问题是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代的脚印获得新的发展,对于词也是一样的,白话文盛行以后,有了我们现代诗歌,现代诗的出现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一种合理存在。就像词最初作为歌词出现一样,只是后来人们才慢慢发现其脱离音乐后所存在的独特美感。
五、结语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学家,一位伟大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得到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贊扬。她的关于词专著《词论》对词与诗的分野有着重要的影响,价值不可否认。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词的整体以及长远发展缺乏深刻的认识,使得后世的评价家多有说法。总体上而言,这部《词论》并不能代表李清照一生的文学成就,而是对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赛军.浅谈李清照《词论》[J].群文天地,2011(12).
[2] 户伯涛.李清照《词论》研究之批评[D].东华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涛,长沙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