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阅读与研究性报告铸就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5-05-30 10:48黄佳锐
师道 2015年6期
关键词:批判性研究性教授

黄佳锐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强国,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最近,本刊记者与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傅莹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傅教授在2013—2014年间曾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学一年,她6岁的女儿,也随同到美国接受了一年的学前教育。作为一位长期关心中国教育的学者,傅教授在美期间对美国教育尤其是阅读理念、阅读教学和作业形式等方面多有关注,其观察与思索对我们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不无启发之处。

海量阅读: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

傅教授指出,美国学校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逢假期,老师都会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总体而言,美国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可观,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普遍可达10本以上,有的初中生一个暑假的阅读量甚至可达数十本之多。另外,美国有较完善的分级阅读制度,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对应的书籍,老师在推荐书籍时也会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随着年级的提高,阅读的量和难度逐步提升。对于多数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老师每周要求的阅读量将令他们疲于应付,甚至精疲力竭。顶尖大学的学生每周1000页以上的阅读量不过是家常便饭。

美国学校不仅重视阅读的“量”,更看重阅读的“质”。傅教授强调,美国的教师不会把关于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的现成理解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即使这种理解暂时还比较肤浅,但它至少是学生自己的理解。这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来说,非常有帮助。海量的阅读和成熟的分级阅读制度,确保学生在各个年龄段都可以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其自学能力、人文素养和独立的探究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比国内学生的阅读量,傅教授不无忧虑地说,国内学生阅读量偏少,阅读的功利性太强等问题非常突出。在她看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主要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量太少,必然导致精神营养贫乏,视野狭窄,独立思考能力自然也难以形成。国内很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时还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文章,精神修养不高,批判性思维更是严重匮乏,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各个年龄段,阅读量偏少,精神营养不足。她指出,这种状况与国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国内老师的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偏重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学习则以课内阅读和知识的积累为主,老师把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再通过做题的形式不断强化。不能说这种教学方式一无可取,不过,它主要是以应试为导向,学生牢记了许多现成的知识点、考点和公式,却错过了最佳的阅读时机,知识面看似较为广博,人文素养、独立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研究性报告: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美国学校的作业形式也与国内不同,对此,傅教授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她看来,国内除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名校之外,中小学的作业形式主要是题海战术,即通过大量地、不断地做题,使学生掌握乃至娴熟运用各种知识点。这种作业形式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考试能力,因为在国内,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主要就是看他的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年级越高、越靠近高考,这种衡量标准会越来越凸显。与此不同,美国学校的作业形式以“研究性报告”为主。具体的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例如,由老师提出一个主题,由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研究性小组,通過独立搜寻资料、阅读材料之后,小组成员之间再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自己的观点。而老师的评分也较为复杂,分别对学生的语法水平、写作能力、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进行评分,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绝不会虚悬一个标准答案。

傅教授认为,“研究性报告”真正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优点非常突出,不仅尊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学的乐趣,而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搜索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独立研究的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辩论的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此同时,傅教授不无遗憾地指出,国内的学生一般要到大学阶段或者在好的高中才能接触到“研究性报告”,而美国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已非常熟悉,一些小学生提交的“研究性报告”甚至多达几十页,虽然未必能达到严格的论文标准,但不难想象,通过长期的研究性实践,美国学生的综合素养必能得到质的跃升。所以,总体而言,与美国的优秀学生相比,国内的优秀学生知识面可能较为广博,解题能力也更加突出,但一涉及到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他们就相形见绌了。

对于题海战术的弊端,傅教授分析指出,首先是学生非常辛苦,不仅平时上课课时多,课后还有大量的教辅习题必须完成。高中生一般要从早晨6点忙至晚上11点多,个别的做完作业到凌晨一二点钟,时间比成年的“上班族”长得多。而且,他们大多时候是在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求学的乐趣几乎被无休止的考试和题海战术消磨殆尽。但傅教授反问,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这么辛苦,到底学到了什么?她以文学经典的学习为例指出,国内的教学被戏称为“尸体解剖法”:作品首先被解剖,被切割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人物性格特征、写作手法、作者生平背景等知识点和考点。学生首先必须牢记这些考点和重难点,然后是大量的强化训练题纷至沓来。老师很少带领学生深入经典作品的世界,细致地品读、研究作品。然而,在傅教授看来,没有思想上的启迪,没有心灵的陶冶,没有审美上的熏陶,没有人文精神的涵养,仅仅牢记一堆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无所助益,反而会令学生对经典感到厌倦。如果能采用“研究性报告”的形式,由学生选择课文中感兴趣的作品深入、精细地阅读,再经过查找资料、与同学讨论交流,最后撰写读书报告,效果必定更好。

急功近利:伤害了中国教育

在傅教授看来,正因为海量阅读和研究性报告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美国虽然也有以各州为基础的标准化考试,却能够避免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相反,在中国,应试教育对整个基础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可以说,应试的思维已渗透至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方方面面,以致其功利化、工具化的特点非常突出。小学在学习强度上虽然远不能与高中相提并论,但急功近利、工具主义的教育方式却是一致的,首先看重的都是考分和升学率。有的学校尽管淡化了考分和升学率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仍有意无意地沿用“规训”的方式,把规范化、同质化的教育等同于好的教育,以致个性较为张扬的孩子的棱角被磨得光滑。她举例说,某小学对待所谓“违反纪律”的孩子,就是采用这种“规训”的惩戒方式。学生如果违反了课堂纪律,放学后就会被老师留在教室,把“我违反了某某纪律”抄写100遍。傅教授指出,这种惩戒方式通过划分“遵守纪律的孩子”和“违反纪律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和“成绩差的孩子”的标准产生区分、排斥的功能。小孩子最怕的就是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以这种方式对待不听话、顽皮的孩子,效率虽然较高,但也在孩子们中间造成了一种趋向于整齐划一的压力,最终的结果是造就一个个同质化的、驯顺的、听话的孩子,凡事都与集体同一步调,不敢张扬个性、不敢挑战权威,甚至不敢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不敢提出任何疑问。

最后,傅教授还分享了她和女儿在电影院观看《灰姑娘》的经历。她说,《灰姑娘》自己看过许多版本,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没想到女儿在观影过程中频频提出疑问,例如,仙女的魔法在午夜12点之后就会消失,为什么水晶鞋不会消失呢等等。傅教授说,对于女儿提出的问题,她感到很惭愧,倒不是说那些问题回答不了,而是记忆中自己好像从未提过类似的疑问。这使她感叹童心之美好:对未知的世界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对梦幻世界的敏感、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不受成见的拘囿……然而,一想到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许多孩子的求学热情、美好的好奇心和幻想力在“题海战术”和“规训的惩戒”中正渐渐消散,傅教授亦不免忧心忡忡。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批判性研究性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刘排教授简介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