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

2015-05-30 19:40郑德平刘鸿亮
文化产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业化发展文化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德平 刘鸿亮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两者虽同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但其具体的内容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是对文化遗产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它将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合理、有效,其意义和影响重大,是文化遗产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工作,是文化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项崭新的课题。在此,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产业化发展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及其保护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三个方面做以粗浅讨论,权做引玉之砖,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工作;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产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保护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离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资源就会“消失殆尽”。没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产业化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发展基础。所以,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保护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对其保护好了,资源才会丰富,研究才会深入,产业化才有实现的可能,现在,由于多种原因,很多非物质文化正在消失或濒临消失,其保护工作已相当迫切,如果不加以有效保护,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消失。其产业化自然就无从谈起,产业化发展更是镜中花、水中月。

(二)产业化发展是保护的发展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就保护而保护”,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认识中的“近视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社会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并加以利用,发掘其蕴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使其产业化发展,实现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产业化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能使我们反哺保护工作,加大保护的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能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这种资源存在的重要性,能促使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大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保护也终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所以,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赖以生存。既能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保护是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化是保护的发展方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及其保护思路。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途径是各级地方博物馆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它的保护机构相对健全,保护体制相对趋于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目前没有固定的模式,各种保护方法及保护措施也正在探索中。其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充分认识和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特性,对其保护十分有益和必要。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特点,对其产业化发展将是有利地促进。

(一)非物質文化遗产的某些特性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无形”与实则“有形”。

物质相对“有形”,非物质相对“无形”。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有形”相对“无形”。物质文化是我们能真实感受到的,“无形”而又相对“有形”。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之一。它是通过特定“有形”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一定的载体)展现出来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于有形处见无形”的特点。我们工作中有时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从下手,工作思路漫无边际,这实际上正是没有充分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特性。对“非物质”的相对性没有把握好、理解透。即对“非物质”的“有形”表现形式与非物质本身的“无形”没有很好地进行结合理解。将“内容”与“形式”人为地在观念上、意识中进行了“分割剥离”。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十分有害的。有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通过物质文化遗产来“有形”展现。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开放性。

物质文化遗产尽管面向社会开放,但它毕竟多数存在于博物馆等“围墙”之内,有形的“围墙”,使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之间出现了一道“无形”的沟。这是由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决定的。就像一件宋代的瓷罐,我们不能随便将它放在大街上、广场上,因为这样它可能会“丢失”或被损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不同,它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你能听得见,看得见,却摸不着,带不走,不存在所谓的直接“损坏”,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说、教、娱乐当中,它是社会的产物,生长、繁盛、成熟于社会生活现实当中,其社会开放性远远大于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特殊和私密,只掌握在部分人群当中或特殊的“载体”中,其社会开放性受到了限制,如特殊的技术工艺。但是,它的传承性却没有受到限制,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开放。如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家传,如手工技艺;有的则是师传,如民间音乐,曲艺等。总之,这些都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有所不同。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特点十分突出。无论是故事传说、谚语、技艺等等,都具有这一特点。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并流传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很重要的就是维护其传承。如师徒传承的某些杂技,子承父业的某些手工技艺等等。离开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逐渐消失殆尽。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延续,得以生存,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命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应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要做好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摸清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这是一项任务量大、工作繁琐,且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那种认为成功申报了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就完成了的想法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就是相当于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馆藏文物1万件,一级文物不过几件,非要用这些一级文物代表馆藏的1万件文物,错误显而易见。因为这不能代表,它们不是一个概念。摸清自己的家底,有利于我们掌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面临的形势,分清保护对象的轻重缓急;摸清自己的家底,有利于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做出正确的规划方案;摸清自己的家底,有利于我们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持可持续发展。

其次,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整理、录著工作。这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无形”,使之“有形”的方式、方法之一就是要全面、系统、准确地做好其文字资料的整理、录著。但是,这些文字资料不是现成的,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内容、程序及“载体”的不确定性影响,只有经过艰苦的、仔细的、认真的、务实的工作,才能最终获得相对完备的资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整理、录著,是做好其保护工作的当前重要的实质性工作,十分迫切。没有文字资料,其保护就是纸上谈兵。这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同时做一些必要的影像资料,以使资料更加充分和完备。

第三,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做好理论工作。没有正确地理论做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就没有方向。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利用理论研究的成果,科学地指导其发展和利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和发掘,资料的规范性整理,传承的途径,减小“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等等,研究出的这些方面的正确的理论将会大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

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到位,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其保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深入发掘,对其合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其产业化发展。

(一)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性,决定了其具有产业化发展的可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一种宝贵的人类资源,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如我市较为著名的蹴鞠、俚曲、牛郎织女、孟姜女、五音戏等,这都是今后我市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如果对这种宝贵的资源不加以开发和利用,那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是我们的悲哀。因为你不利用,别人就会利用,时不我待。所以,我们不仅要认识这种资源,更要利用这种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性,决定了其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我们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坚持科学发展,产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内容很多自身相对适合产业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由于其社会开放性具有很好的大众基础,同时这些项目本身就是一些娱乐性项目,适合表演和演出,易于商业化运作。再如说书、唱曲等,都具备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相互之间容易形成产业链。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的最大优势。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杂技等,可直接组团形成专门从事这些活动的专职演艺队伍或表演队伍,进行产业化运作,再如民间文学、民间信仰、岁时节令、各种习俗、民间知识等,在认真做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整理、录著的基础上,可以将它们编辑成册,印刷出版,既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又能有经济效益。所以,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容易形成利于产业化发展的产业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1、实施品牌战略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同样需要“品牌”,同样也含有“品牌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就必须重视“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成功实施品牌战略,首先要选好“品牌”,这就需要对拥有的众多的“牌”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究,做出正确的判断,遴选出能够代表自己的“品牌”。选出合适的、正确的品牌,是成功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我认为淄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应该有以下几个:蹴鞠、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俚曲、孟姜女、五音戲。它们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引起很强的“社会效应”,也就是其“品牌效应”。

成功实施品牌战略,其次要宣传、打造好“品牌”,“品牌”选出,并不等于成功拥有了“品牌”。成功的“品牌”需要全社会的广泛认可、赞同。选出了“品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不是成功的品牌。要树立成功品牌,还需要我们去大力的进行广泛、细致、深入、持久的宣传,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并展示选出的“品牌”特点和优势,让人民认可,让群众接受。“品牌”的成功,不是先天发育形成,而是后天培植打造。“品牌”的树立,离不开正确合理的论证规划,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三,要保护好“品牌”。品牌需要保护。它的保护可能会比同样不是品牌的保护对象更难,要更仔细、更认真、更全面,更要“体贴入微”,否则,“品牌”有时可能会毁于一旦,前功尽弃。这一点,必须要充分认识,正确把握。品牌的正面效应是巨大的,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商机,但同时品牌的负面效应也不容低估,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烦恼。这就是“品牌”,一把双刃剑。树立一个成功品牌很难,毁掉它却很容易,保护好、维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成功品牌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重任在肩,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制定策略,发掘人才,做好传承,切实将“品牌”的保护工作逐项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品牌效应”:品牌的拉动效应、品牌的社会效应、品牌的经济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

2、实施资源整合利用。

资源整合利用,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整合利用不仅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整合利用,同时也指与其它产业的资源整合利用,特别是要做好与其它产业的资源整合利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的整合利用、与专业戏曲歌舞剧院的整合利用、与新闻出版社的整合利用等等。这是全面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并进而做大做强的必然之路。如我市的蹴鞠和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可以成为我市旅游业中的观赏节目和介绍内容,丰富旅游内容的同时,借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资源,宣传我们的品牌。再如俚曲,可以成为市戏曲、歌舞剧院演出团体的演出节目,既增加了新的演出内容,又拓宽了演出范围,给自己注入了活力。同时俚曲又能借助专业演出团体的演出人才资源、舞台资源设施很好地展现俚曲的风采,实现共同发展。这就是资源的整合利用。整合利用能够改变资源各自为政的现象,其结果是共同受益,实现双赢,实现1+1>2。因为资源的整合利用,不仅扩大了产业链,同时更促进了产业化的发展。

3、要创新形式,体现知识性、新颖性、趣味性、参与性。

科学的发展观强调了“以人为本”。这同样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发展的末端就是人,是人的不同的行为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离开了人,产业化发展也就没了意义。所以产业化发展的末端对象是人。我们必须认识清楚,我们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其实就是强调了它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的实现,是要有人为之付出“金钱”。人是有思想的,我们可以控制一个人的行动,但却不能控制一个人的思想。怎样才能使他们心甘情愿、自觉需要而付出“金钱”?这就需要我们“以人为本”。

人的思想虽然不能控制,但却能够左右。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中要创新形式,全面考虑项目的知识性、新颖性、趣味性、参与性。要让人有兴趣、感兴趣,进而去了解、去体验、去参与。如蹴鞠比赛,可以吸引人们去参与比赛,进行体验。如剪纸,可以提示并鼓励人们自己动手,剪出自己的作品等等。要推崇“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产业对象”着想,为他们提供方便,要让“产业对象”感受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互动和真情流露,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保护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产业化发展是对保护的有力促进。只有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大力开展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产业化发展才能健康有序,卓有成效。

作者简介:1、郑德平,男,1973年10月出生,山东沂源人,1996年考入沂源县文物管理所,2002年担任沂源县文物管理所党支部书记,2005年被评为文博馆员,曾获得个人三等功两次、县级五一劳动奖章、市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刘鸿亮,男,1986年9月出生,山东沂源人,2009年考入沂源县文物管理所,曾获得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市三等功、市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产业化发展文化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浅析红皮洋葱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江省遂昌县土猪产业化发展思考
浅谈乡镇综合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