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足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方为高格。”正因如此,诗歌鉴赏的难度对学生而言,相对较大,得分相对较低。《考试说明》将考查定位为“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诗歌鉴赏视为“拦路虎”,学生临场考试时只能望“题”兴叹。师生在诗歌教、学的高中三年中,也经历了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的过程。
境界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高一学习阶段之初,苏教版高中必修阶段的诗歌教学有千古江山、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三个板块。其重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诗歌的魅力,对诗歌学习充满着期待,并让解题变得轻松起来?教师可精选一粒诗歌学习的种子,让学生置身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诗歌学习的境界中。
诗歌教学之初,可从基本的诗歌学习方式诵读入手。如在教学《声声慢》时,为了体验词人别样的愁情,设置“词人是如何表现她的愁情”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过程中去领悟词人丰富多样的愁情。有的学生通过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有的是抓住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有的是抓住词中的意象来品读。学生边品味时教师边指导朗读,整节语文课,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体味到了愁的具体内涵,去感受词人的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等丰富的情感。该课的教学方式可以推及到本专题的《虞美人》《蝶恋花》的学习中,以一首詞的教学带动多首词的教学,去体会不同词人表达的愁情和表现的方式。让学生登上诗歌学习的高楼,使其对诗歌的学习产生期待感。
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了巩固与提高高一必修阶段诗歌教学的学习成果,在高二阶段可以开设《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与必修相比,选修的古典诗歌数量多,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多,教学要求高,系统性也较强。此阶段的诗歌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灵活。
以《扬州慢》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该首词时,教师可采用诵读——理解——鉴赏的教学步骤,理解词人对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白石词所特具的低徊不尽的韵味。
诵读,仍然是是学习诗词的第一步,正如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初读时注意字正句顺,语气、语速、节奏,并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初读的感受。
接下来的教学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是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学生的思维就可被调动起来,像“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等这些句子都能被学生找到,并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鉴赏。如学生抓住了“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一句进行了理解。“该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废池、乔木人格化,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同时也表现出词人的‘黍离之悲。”
词的下片鉴赏可由“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入手,思考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这样自然地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可再追问: 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的呢?于是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通过这种循环反复的学习,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鉴赏,在诵读中感悟,教师再适时地讲解点拨诗歌学习的常识。学生终能品味到唐诗宋词的形象美、语言美、技巧美。把学习中的主观感受和作品的艺术境界能够统一起来,在审美享受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即使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但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境界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所认为治学的第三重境界,是指经过多次周折、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终能到达最后的成功。诗歌的学习经过高一的铺垫,高二的鉴赏,高三复习时就能游刃有余。
诗歌复习时有必要将考纲考察诗歌的要求跟学生明确,目的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复习之初,可以从诗歌的常见题材、思想主旨、表现手法、意象和意境、语言的特点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加以整理。整理的过程中,可立足已学过的教材,将同类的知识触类旁通学习,灵活运用。如在整理“杜鹃”的意象时,经过所有同学的共同智慧,整理成杜鹃鸟意象常见的内涵:1.抒发乡愁、思念之情。如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句子。因为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2.倾诉悲苦、哀怨之情。因为其叫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如白居易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当时任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3.伤春、惜春之情。苏轼的“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经过这样的知识归纳整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做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经过高一、高二诗歌的学习,到高三的反复强化,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有所提高,解题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如果教师能潜下心研究诗歌的教学,学生就会更加重视诗歌的学习,学生解题就不会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中徘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都能进入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