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2015-05-30 18:01:37吕姗姗
关键词:群文文本课文

吕姗姗

【摘 要】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的益处不胜枚举。现在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重点抓字词句,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个人需求,所以,阅读教学又重新被我们拾起。如果学生的阅读局限于教材中,仅仅利用课堂40分钟阅读,除去字词句的教学,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屈指可数。笔者试从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阅读量,让学生自主地投入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来探讨。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创新 教学模式

从平时的观察,与同事的交谈以及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中,我发现导致阅读教学如此窘迫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大社会趋向——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从封建社会到现在,应试教育始终贯穿中小学教育。为了应对考试,教师更重视考点的教学,把教材中字词句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久而久之就形成重字詞,轻阅读的“大小眼”现象。

二、小农村观念——家长的“无所谓”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完成课内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万事大吉。甚至一些家长认为阅读,尤其是课外书籍的阅读是浪费时间,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甚至禁止孩子翻看课外阅读资料。这样的观念在农村十分常见,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最近,我听到一个新名词“群文阅读”,它点燃了我这个身处农村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改变阅读教学的窘境的新希望。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1.系——以篇引篇,一气呵成

我尝试着改变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在一节课里面安排一组相关的文章。

案例1:在学习《祖父的园子》一课,我有意安排了一次群文阅读。《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通篇文章讲述的是萧红在艰苦的环境下,回忆自己在呼兰河城平静、苍凉的小平民生活。灰色的世界,单纯的人们,落后的生活水平,愚昧的精神状态……而节选部分《祖父的园子》,让我们看到的是鲜活、明亮、自由自在的园子,精美的句子描绘了园子里的各种生机。这与当时萧红的写作背景截然相反,通过我的介绍,挑起了学生阅读全文的欲望,于是我拿出阅读材料:《小团圆媳妇之死》、《我家的有二伯》、《草房节选》。并让学生选择有兴趣的进行阅读,学生兴趣盎然,投入阅读中。

打铁要趁热,四人小组讨论他们眼中的人物,感受人物的心情,体会当时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的领悟和感受。学生讨论得不亦乐乎。有的为性情古怪、勤劳、倔强又麻木的有二伯而叹气,有的为小团圆媳妇的不幸而悲伤,也有的为草房是否坍塌心存疑惑……

这节“尝新课”既完成了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目标,又超额阅读了三篇文章。群文阅读的关键是要注重文本的联系阅读,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值,真正唤醒学生们对阅读的渴望。

2.试——利用略读,添砖加瓦

试利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实施群文阅读。一般情况下,略读课文一课时完成,必须快速有效地抓准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同时,注入群文阅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阅读速度,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功能。

案例2:利用五下第二组内容“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中的5篇文章,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于童年的定义。正在编织美丽故事的孩子们,希望能走进大人们的童年世界,感受满身泥巴的快乐,体会不脱蓑衣卧明月的舒畅,对于这样美好的童年主题,教材中多了两首儿童诗来增添趣味,我们何不多加些调味品来增添鲜味呢?

这次,我让学生课外自主寻找有关童年的文章,把他们认为有趣味的,凸显童年特色的文章推荐给同学。这节课,我先安排了10分钟的好故事推荐,学生很兴奋,讲到了敏感、善于观察,能辨别是非的阿廖沙,聊到了勤奋刻苦的玛丽居里;分享诚实的华盛顿,十分爱护书籍的列宁,从小是个“电脑迷”的比尔盖茨的故事;还体会到了爱因斯坦从小爱创造的快乐……于是我把推荐率较高的5篇阅读资料呈现,留给他们20分钟自由阅读。这20分钟,不仅学生畅游在阅读的海洋中,连我也沉浸在分享阅读的快乐中……最后10分钟,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跳进了伟人的童年,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样的课堂,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另一方面,为群文阅读做了有效的铺垫。根据主题内容联系,充实课外阅读选材,为群文阅读城添砖加瓦。

3.创——文本呈现,兴复不浅

如何将学生为主与群文阅读联系到一起呢?能不能改变文本的呈现方式?我做了以下尝试。

案例3:五下第三组内容是以各种语言艺术呈现的文本,《杨氏之子》采用文言文形式,《半截蜡烛》采用剧本形式,《打电话》采用相声形式。这次的课堂上,我们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孩子们学习劲头十足。我突发奇想,除了这些文本,还可以找些课外剧本、相声等材料,在课堂上“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可以改变课堂枯燥乏味的气氛。

将这一想法跟学生沟通之后,课后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准备了一个星期,效果甚是满意。除了教材中的剧本、相声之外,多才多艺的学生又表演了群口快板《感恩时时记心中》,脍炙人口的快板曲艺,投来了众多学生的羡慕眼光;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你摊上事儿了》、《不差钱》,引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连声叫好;话剧《海的女儿之人鱼公主》,语言机智巧妙、精炼得当。学生为自己呈现了一堂不一样的语文阅读课,这是一种新颖的、个性的、学生喜欢的群文阅读课堂呈现方式,经验与大家分享。

群文阅读的出现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幅度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升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也给了教师们的阅读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备案。作为一名教师,得不断充电,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领着孩子畅游在知识阅读的海洋中。群文阅读模式的实践和推广需要更多教师一起努力,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阅读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尹海梅.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35)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课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