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晓云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对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从多种角度深入教学,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班级交往氛围。本文笔者从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期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1. 语文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注重与学生双向交流
由于小学生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小学语文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要巧妙利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索,从被动式的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秋天的图画》这节课时,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文内容,编造一个关于秋天的童话:秋天到了,山姑娘招呼大家举办一个庆祝丰收的晚会,苹果妹妹、橘子姐姐、高粱阿姨、大豆叔叔都一起赶来庆祝……教师把这个秋天剩下的故事留给学生自己编造下去,山姑娘组织的晚会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大家的心情是怎样呢?教师把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新的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在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编造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管学生编的故事是否精彩,语文教师都要以肯定、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获得学习带来的乐趣。
2. 语文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善于积累词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后,要加强训练,运用好这些词汇。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学校的图书馆或是期刊阅览室阅读,并把书中的精彩部分积累下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情感交流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获得思想的净化,从小就奠定良好的文学素养。例如,语文教师利用周一下午的语文课,组织学生去学校的图书馆阅读,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小学生大多会选择童话故事阅读,如《白雪公主与七矮人》《灰姑娘》《丑小鸭》。教师在即将下课时,利用最后的十分钟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复述自己所读的童话故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自己所读的书籍内容,以及自己对这本书的切身体会。学生通过阅讀,以及对书籍的思考,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扩宽阅读视野,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3.语文教师定期举办即兴演讲比赛,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定期举办即兴演讲比赛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自己演讲,自己写演讲稿,这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小学高阶段的学生而言,这种训练模式是最实际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小学语文教师以“春天”相关的命题,组织学生开展即兴演讲比赛活动。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写演讲稿,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学生经过精心的准备,在讲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其他学生做精妙绝伦的演讲,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教师在根据学生演讲水平,以及班上学生的评价,从中评出演讲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演讲的快乐,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4. 语文教师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
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与同伴相互交流的欲望。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与教师的思想融为一体。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背诵白居易的《草》时,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故意背诵成“一岁一窟窿”,学生听了教师的背诵后,会立即纠正错误,教师让学生自主背诵、同桌背诵,并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此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玩“成语接龙”活动,教师先说一个成语,让学生接下去。不能顺利接下去的学生,教师就让这个学生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魅力,在与同伴同学相互交流中,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达到良好的教学预期目标。
5. 结 语
教师从小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教师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