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尝试

2015-05-30 18:01:37许令柱
关键词:课外书读书课文

许令柱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以我教的班级为案例)。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

1.能主动购买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的情况:选择经常的,人数2占9%;选择偶尔的,人数5占24%;从未买过的,人数14占67%。

2.家长如何看待你的阅读:能经常主动给自己买课外书的,人数为1占5%,向父母要求后能满足的,人数9占43%;不能满足的,人数11占52%。

3.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喜欢阅读的,人数为3占14%;一般、无所谓的,人数8占38%;讨厌阅读的人数为10占48%。

4.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经常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人数为3占14%;偶尔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人数为7占33%;没有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人数为11占52%。

5.课内朗读学生的参与度:能积极主动思考发言的,人数为3占14%;有时参与的,人数为7占34%;不参与的,人数为11占52%。

6.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认识:觉得阅读能力很重要的,人数12占57%;选择不知道的,人数9,占43%;选不重要的,人数为零。

7.是否知道什么是阅读能力:选择知道的,人数为3占14%;选不知道的人数为18占86%。

8.你知道多少能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方法:选择三种以上的,人数为8占38%;选择二种的,人数为13占62%;选择一种的,人数零。

二、根据问卷调查,归纳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要素

1.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阅读兴趣仍不高。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孩子对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知道的,但是本身对阅读的兴趣并不高,看电视或是其他各种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可能更大一些,这与他们从小所处的环境因素,身边的人文因素是有很大的关联的。

2.学生自觉性低,出现不读书或少读书的现象。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效是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的,所以,我发现好些学生在我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之后,只是在短时间内进行了阅读,大部分学生不能坚持下来,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读书或是少读书的情况。

3.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当。有些孩子从小就跟着他们的父母四处漂泊,父母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上学,孩子没有一套固定的有效的读书方法,就更形成不了读书的习惯,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也无法提高。

4.阅读数量偏少,课外阅读资源贫乏。通过了解,有些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平时父母能够主动买书给他们读的几乎没有,经过孩子的要求,有一部分家长会给他们买,但是数量也很少。

三、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高,要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树立榜样。让学生能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端正他们对阅读的看法。从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出发,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典范。如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以及他所作所为,成为后来人的楷模。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书籍。

(2)故事诱读。学生都爱听故事,我在给这些学生介绍书前,总是给他们讲一段书中的精彩故事,让他们对此本书充满好奇,在最为精彩的部分,我不讲下去,让他们自己去读书,细细体会书中的内容。以达到他们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2.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自觉读书。孩子的自觉性总是不会很高,如何才能让这些孩子在有了兴趣之后,坚持读书呢,我想到小组合作的方法,当我布置学生去阅读一本书前,我都让学生自己组成阅读小组,我给他们每个小组都发了有关这本书的各方面题目,这些题目是要求学生看完书后,和小组成员探讨交流才能完成,对于一些回答题目相当精彩的,有个人见解的小组给予适的奖励。这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在互相监督中完成阅读,并在完成小组任务时发挥各方面的特长和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书的精髓,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能开始自觉读书。

3.以课本为本,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新课标总目标要求“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教学建议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也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选的佳作,语句优美,构思独特。我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要求比较严格,让他们掌握好有关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学习阅读的基础。然后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深刻领悟课文的情感,让学生注意,我们在学习课文时,是如何真正深入地阅读它的,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领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在正确的方法下体会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并能坚持不懈。另外,通过学习课文自然地引申课外的读物,介绍他们去读,并且用上学课文的方法去精读。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讓他们去读原著上的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被整本《水浒传》所吸引,这样课内外结合,既巩固阅读方法,又增加了阅读量。

4.个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让学生有书可读。这些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或是家长不重视等原因,个人拥有书的量是很少的,甚至有很多学生到现在连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都没有,那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让学生能读最多的书呢。我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都拿出来,在自己的教室组建一个小型的图书角,把学生的书和老师们捐出的书以及学校原有的存书都放到里面,这样原来只有一本课外书的学生其实他就有了看上百本书的机会,平时,我也鼓励学生积存自己的零用钱,为自己买书,并且拿出来和同学共享,老师加大力度表扬这些学生,让学生们能视爱书、读书、有书是一种特别自豪的事情。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爱看课外书的我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我爱读书
课外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