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莉
摘 要:目前《三国演义》的英文全译本有两个:一个最早的译本是由英国汉学家泰勒(C.H.Brewitt-Taylor)翻译的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1925年由上海别发印书馆出版。另一个译本是由美国汉学家罗慕士(Moss Roberts)翻译的Three kingdoms,199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外文出版社联合在美国出版,1995年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在中国首次出版。本文主要对《三国演义》第一回泰勒的译本进行简单的赏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 英译本 赏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及西晋初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同时,《三国演义》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人物众多,线索重叠,事件纷繁,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叙事史诗之一。《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介到世界各地也深受喜爱。
一、第一回内容简要
在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园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二、赏析的五个方面
(一)量词的英译
源语和目标语的两套容量系统内的容量单位彼此不等同, 且彼此各自的文化内涵不为对方所了解。在换算的过程中不免产生混乱。造成在译语中的源语文化信息歪曲或丧失。例如: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Zhang Shiping and Su Shuang were glad and at once gave the brothers fifty good steeds, and beside, five hundred ounces of gold and silver and 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pounds of steel fit for the forging of weapons. 译者将原文中的“五百两”换算成了“五百盎司”,“一千斤”换算成了“一千五百英镑”。这样做倒是方便了译语读者,因为他们熟悉“盎司”“英镑”等单位,但从传递文化这个角度来讲,有失偏颇。这些源语量词,比如“盎司”等,对于译语读者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就恰恰需要译者来传播源语文化,采取直译法。因为直译能使译作在风格和形式上保留源语特色, 是译语读者接受源语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 完全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对量词进行英译, 比如,“斤”“两”可以英译为汉语拼音jin, liang。
(二)长度词的英译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 长度词有: 里、丈、尺等。三国时期的度量衡大体沿袭了秦汉制, 刘备、关羽等人物都是东汉末年人, 他们的身高也是依据秦汉标准。关羽身高9 尺, 应有2 m。如:“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Liu Bei looked over the newcomer, item by item, and he noted the man had a huge frame, a long beard. “身长九尺”在这里是古汉语中表达男子身高的惯用方式,“尺”也是中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此处译者化繁为简,采用意译“the man had a huge frame”,来表达关羽的身高。这样的译法容易给目的语读者造成模糊的印象,到底此人具体是多高呢,译语读者无从得知。此外,译文中还有好几处对 “身高、树高、髯长”等的翻译均采用“模糊英译”。用 “tall of stature ,his own height, a huge frame , medium stature,huge mulberry tree, long beard”来表达,并没有忠实于原文准确翻译出其高度和长度。如:“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高五丈余”完全可以英译为“a mulberry tree of some fifty spans”。此外,译文中对“里”的翻译没有采取异化的方法,而是进行了归化处理,翻译成了“mile”。如:“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The relieving force being comparatively small could not prevail and retired some ten miles,where they made a camp.“里”是中国特色的度量衡文化中流传时间最长, 应用范围最广的几个单位之一。比如,英文中的“盎司”“英镑”等,这些量词都是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正因为之前有一些译作对这些量词进行了异化处理,因此,中国读者不仅对“盎司”“英镑”等量词已有所了解,而且还学习了西方的文化。因此,对中国古典名著的翻译采取一些直译的方法也许更有利于中国特色文化的表现和传播。
(三)骂语的英译
小说的语言特点就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骂语正好强化了这一特点。骂语可以生动形象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能体现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心理特征。因此,骂语对人物塑造和刻画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小说人物骂得越凶,读者读起来越痛快。译文中几处骂语则都采取了“淡化处理”的方式。如:“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 Flourishing his whip, Liu Bei began to hurl reproaches at the rebels, crying, “O malcontents! Why not dismount and be bound?” 此句主要讲述刘备三兄弟初次上战场,刘备作为主将,面对敌军时表现出很气愤的样子,气势很大,义正词严。而译者在翻译“大骂”时却用 “cry”这个词,此词有“大声喊叫”的意思,并不一定指的是“生气,愤怒之极”。因此,就难以表达出愤怒之情,难于表现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四)巧用对偶句式
骈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也不乏骈文。如,“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Domains under heave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vision, tends to unite; after a long period of union, tends to divide.其特点是对偶。此外, 骈体还讲究音节的平仄相对, 以均齐严整美为主, 辅之以参差美。英语无法模仿骈俪句式。所幸英语修辞中有对偶手段。它讲究内容相反或相对; 句法采用相同或相近的平行结构, 因此对偶的效果和汉语的骈文相似。 译文中恰到好处地使用了英语中的对偶修辞手法,译者采用相似的句式“after a long period of ...tends to...”,此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 “音美”和“形美”的效果。此外, “division” “union”与“ unite”“ divide”遥相呼应,使得句子错落有致,其对比鲜明,语言凝练,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诗歌的英译
在翻译诗歌时,词语的选择,首先服从于“意美”的原则,同时也要服从“音美”和“形美”的原则。这里的“音美”就涉及韵律的问题。“形美”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再现原作或在译作中创造出语言的形式美或视觉美。
原文中有三处诗歌描写,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进行具体分析。如:“后人有诗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Two heroes new to war's alarms,
Ride boldly forth to try their arms.
Their doughty deeds three kingdoms tell,
And poets sing how these befell.
原诗有四句,译者尽量忠实于原文,将其译成了四句,这首先在句子结构上就与原诗相一致。其次,译文中第一句句尾的“alarms”和第二句句尾的“ arms”读音上形成押韵,第三句句尾的“tell”和第四句句尾的“befell”押韵。而且这两组词语的结尾部分都相同(-arms,-ell),在形式上显得工整对仗。
另外,译者把“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译为:
“As it was in olden time so it is today,
The simple weight may merit well,
Officialdom holds sway;
Zhang?Fei, the blunt and hasty,
Where can you find his peer?
But slaying the ungrateful?would
Mean many deaths a year.”
这段较之前面两段诗句的翻译就稍有逊色。首先,原诗有四句话,而译者将其译成了六句话,在形式上没有与原诗保持一致,而且稍显啰唆。其次,虽然“today”和“sway”押韵、“peer”和“year”押韵,但不如前两首诗在形式上那么工整对仗,且句子长短不一,韵律混乱。
三、总结
总之,对于民族色彩鲜明的文化差异, 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是直译, 还是意译? 是归化, 还是异化? 实际上这是由特定的翻译目的决定的。如果把传递文化信息作为翻译的主要目的,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这个目的,然后再视情况而定选择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在翻译古典小说的过程中多优先考虑采取一些直译的方法更有利于中国特色文化的表现和传播。
这篇译文译者基本上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又能灵活翻译。不足之处就是有些地方译者采取了“模糊英译”或者“减译”甚至“省略翻译”,这就无法如实传达原文的意思,就很难达到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总体而言,译文还是相当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刘兆林.《三国演义》中人名英译研究——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
[2] 潘潇祎.《三国演义》罗译本与泰译本中职官名称英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3] 陈晓莉,张志全.《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的翻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 钱耘云.互文性与翻译——《三国演义》罗译本评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5] 张煜,田翠芸.从《三国演义》英译本看译者的创造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