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魏征儒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探析

2015-05-30 10:48梁瑞
文化产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魏征唐代儒学

摘 要:隋末炀帝开科取士,儒学回归政治主流。魏征幼时受家世儒业的影响,青年逢隋末乱世,被迫入道。虽如此,魏征的思想仍是“耻君不及尧舜”儒家思想。本文从魏征幼时生活经历入手,浅析其儒学思想的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并阐述了魏征儒学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代;魏征;儒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晋州市)人,唐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他刚直不阿,屡犯龙鳞,不仅使自己获得“千秋金鉴”、“一代名相”的誉称,而且助唐太宗李世民树立了“纳谏如流”、“勤俭治国”的英明帝王形象。魏征青年时做过道士,但他并没有“无为”、“退隐”,而是以“耻君不及尧舜”为己任,践行儒学政治理论。本文结合魏征青少年时成长历程,论证魏征的思想应是儒学思想,并简要总结其思想的特点。

一、儒学回归的时代背景对魏征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魏征出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此时北周丞相杨坚已控制了国家了的兵政大权,并于第二年称帝,是为隋文帝。隋文帝在进行全国政治、经济统一的同时,也比较重视文化的发展。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非常冲重儒学之士,“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縻之”, “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并且“厚赏诸儒”,出现了“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的儒学复苏局面。隋文帝还在中央设立国子监作为主管学校教育的政府机构,并在都城和地方广泛设立学校。许多儒学之士陆续进入高层统治集团,如牛弘、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等大儒都先后任宰相之职,这为儒学的复兴创造了宽松的条件。仁寿年间(601——604年),隋文帝“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儒学发展稍稍受到抑制。但随后的隋炀帝又大兴儒学,“始建进士科”提拔人才,进一步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其考试的内容则以儒家经典为主。由于隋文帝和炀帝的提倡,大儒对儒家经典重新进行注疏和在思想上得到初步的统一。牛弘在开皇三年(583年),奉敕修《五礼》,开皇九年(589年),与姚察、许善心、何妥、虞世基等正定新乐,并撰有《音律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隋朝产生了一位著名的儒学理论家——王通。虽然魏征监修的《隋书》没有为王通立传,但《旧唐书·王质传》记载王质的五代世祖王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新唐书·王质传》也说“通为隋大儒”。王通传世著作有《元经》十卷、《中说》十卷,据说是分别仿《春秋》、《论语》而作。这两本书反映了王通“儒、道、释三教归一”、“遗身至公”、“正君庇民”、“王道治国”等思想。思想家朱日耀认为:“尽管王通吸取了魏晋以来儒学革新的一些政治主张,也采纳了佛学和道学的某些观点,但是他的政治思想始终是以仁义礼乐为核心的王道治国论。……王通的政治思想,对唐代儒学的复兴和宋代理学的形成,都起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因此,隋朝大儒王通的出现,使儒学经历了批判和兼容的升华,标志着隋唐之际,儒学进入了复兴的时代。魏征青少年时期恰好生活在隋王朝国力日益富强、儒家文化上升时期,其思想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二、家学家风使魏征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儒学思想

魏征的曾祖父魏钊曾随北魏孝文帝南征,在进攻淮南诸城时遇到阻碍。魏钊自请“间入城内,见其豪右,宣达圣心,示以诚信”,实行“攻心”战术。这一招果然奏效,淮南义阳城守将“开门出降”,“自此而南,望尘款附。”孝文帝称赞他说:“卿之一言,逾于十万之师。扬我信义,播于四表,实卿一人之力。”《北史》载魏钊虽“兼资文武”,但“雅性俊辩,博涉群书。”魏钊临危不辱使命,体现了他“忠君、“信义”的儒士品质。魏征的祖父魏彦在东魏做过“骠骑长史”、“光州刺史。”从官职的名称上看,魏彦似乎是习武出身。其实不然,魏征父亲魏长贤在一封家书中声称“仆之先人,世传儒业。”史书亦载魏彦“博学善属文”,曾“求为著作郎,思树不朽之业”,准备对《晋书》进行修订,“勒成一家之典。”他成为清河王拓跋复的谘议,“恐罹其祸,固辞以疾。”魏长贤,任平阳王高淹法曹参军,接着转迁为著作郎,在北齐武成帝河清年间(562——564年)因“上书讥刺时政,大忤权幸”,被贬为“上党屯留令。”魏长贤曾任著作郎,必通儒家经典。另外,与魏征同族的魏收、魏季景、魏淡都是以修史而闻名,也证明魏氏家族确实是“世传儒业”。

我们再来看看魏征的活动:武德五年(622年)十二月乙丑,魏征随李建成镇压刘黑闼起义军时,曾献计说:“前破黑闼,其将帅皆悬名处死,妻子系虏;故齐王之来,虽有诏书赦其党与之罪,皆莫之信。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则可坐视离散矣!”太子李建成听从了他的建议,果然“ 黑闼食尽,众多亡,或缚其渠帅以降。”贞观元年(627年)九月辛未,岭南酋长冯盎“久未入朝”似有反状,唐太宗准备“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进谏说:“中国初定,岭南瘴疠险远,不可以宿大兵。且盎反状未成,未宜动众”,并建议“遣信臣示以至诚,彼喜于免祸,可不烦兵而服。”结果冯盎“遣其子智戴随使者入朝”。李世民赞扬说:“魏征令我发一介之使,而岭表遂安,胜十万之师。” [魏征的怀柔政策与其曾祖魏钊的攻心政策何其相似。历史事件具有巧合性,但历史文化思想却具有传承性。魏征在贞观三年任秘书监, “引诸儒校集秘书”,使得“国家图籍,粲然完整。”魏征在这一年还受诏撰修《隋书》,“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总监诸代史。”魏征对《隋书》的贡献最大,“总知其务,多所损益,务存简正。序、论皆征所作。”《隋书》中的《经籍志》四卷“独云侍中、郑国公魏征撰。”可以说儒学家风,对魏征儒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父亲魏长贤的儒学思想对魏征的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旧唐书·魏征传》记载:魏征“少孤贫”,似乎魏征很少受其父的影响。但《南史·魏长贤传》明确记录魏长贤“卒年七十四。”魏征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如果按常理推断,魏长贤60岁仍有生育能力的话,74岁卒时魏征的年龄也有十多岁了(北周577年征辟魏长贤时,长贤“固以疾辞”,说明他身体不是很好)。因此,魏征幼时应曾受教于乃父。有着隋初比较宽松的儒学环境,加上“世传儒业”的传承思想,魏长贤用儒家经典对魏征进行教育,必然对魏征产生深刻的影响。魏征的祖父魏彦、父亲魏长贤都曾修过史书,魏征家里收藏有不少史籍。正规的儒学教育为魏征打下了深厚的儒学功底,丰富的家藏史书为魏征学习历史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南史·魏长贤传》收录有魏长贤的一封家书,家书中反映了魏长贤“以天下为己任”的儒生信念。他本来准备“孝则竭力所生,忠则致身所事,”但由于“王室板荡,彝伦攸斁”,于是“干进务入”、“居下讪上”,谁知获得的结果却是“欲益反损”。魏长贤不愿“默默苟容,”只好退出仕途,只求在民间“去一恶,树一善,不违先旨”、“求仁得仁”。然而当北周武帝灭齐(577年)后,“搜扬才俊,辟书屡降”时, 魏长贤“固以疾辞”,“终不出仕。”显然有一种“忠节”观始终在左右着他。李延寿撰《南北史》应在贞观时期,因为他是在“删补宋、齐、梁、陈及魏、齐、周、隋等八代史”的基础上著成此书的。这时候,魏征政治地位急剧上升,李延寿为魏长贤立传,恐怕与此有关。李延寿在《南史》中对魏长贤生平记述不多,却收录了他一篇长长的家书。而家书一般不易公诸于世。因此,该家书很可能是魏征主动献出给李延寿的。由此可见,父亲的事迹和儒家的“忠孝”思想均对魏征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交游天下,魏征最终形成自己的儒学思想

史书对魏征青少年时代的活动记载较少,《新唐书·魏征传》记载魏征在其父死后,“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旧唐书·魏征传》也说他“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魏征到底为何出家做道士呢?他出家的時间具体在哪一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两《唐书》似乎认为魏征是因为不会经营家业,为生活所迫,而出家做道士。但《新唐书》为什么加一个“诡”字呢?按隋制,“男子以二十一成丁。”但隋炀帝时期,徭役无期。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 “丁男不供,始役妇人。”大业八年(612年)春,炀帝在涿郡集中大军“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大业九年(613年)春正月丁丑,炀帝又“征天下兵,募民为骁果,集于涿郡 ”。这些征发徭役的地区都与河北有关,在连妇女都被征发服徭役的情况下,已经是丁男的魏征(大业四年,魏征29岁),怎么能够逃避隋朝的力役和兵役呢?隋王朝的僧人道士是不用服役的,所以笔者认为逃避徭役是魏征出家做道士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新唐书》说:“隋乱,(征)诡为道士。”如果魏征真是为逃避隋炀帝征发徭役而出家为道士的话,其出家的时间当在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以前。

很多学者认为,魏征当了道士,他的思想肯定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其实不然。魏征虽然出家做了道士,其内心却无法平静下来,因为他“好读书,多所通涉”、“落拓有大志。”魏征曾在他所住的道观里写过一篇赋,表达其坚持“磊落节目,不改本性”的清高,同时又显示出“莫能自申达”的郁闷。他情不自禁地问自己“匪王孙之见知,志耿介其何极?”并立志不失去“君子”的本质。魏征出家后,一方面继续学习知识,另一方面结交天下儒学之士。据《中说》记载:薛收是王通的八俊彦之一。薛收游馆陶时,魏征跟随他去会见过绛郡龙门的王通。魏征在王通那里住了一个月,和王通探讨了学术上的一些问题。虽然薛收极力称赞魏征,王通对魏征的评价也很高,但王、魏观点并不完全一致。魏征在王通那里结交了很多儒士文人,可他并不愿像王通那样隐逸不仕。所以又回到了馆陶。此时魏征虽然是道士,但他的儒学思想已经形成。我们不可否认,道学在辩论思维和社会理想等方面对魏征影响很大,但从整体上说,魏征的儒学思想更有系统性。魏征以道士身份交游天下,却喜与薛收、王通等儒学之士交往,充分体现了他的儒学倾向性。

四、结语

魏征青年生活在需要儒学、呼唤儒学的时代。魏征虽然做过道士,并且在谏唐太宗的奏疏里屡屡提到“大道无为”,但他更主要是用“仁政”、“君舟民水”等儒学观点来劝谏唐太宗,反映了他“干进求务”、“正主庇民”的儒士精神。魏征实际上是一个“致君尧舜上”的真儒士。

参考文献:

[1]申建国主编:《论魏征》之《魏征籍贯是河北晋州市》,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2](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卷75《儒林传》,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3](唐)杜佑:《通典》卷14《选举二》,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63《王质传》,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64《王质传》,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6]朱日耀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7](唐)李延寿撰:《北史》卷56《魏长贤传》,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1版。

[8](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190,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

[9](清)董诰、徐松等编《全唐文》卷139《魏征·道观内柏树赋》,中华书局影印1983 版。

作者简介:梁瑞,男,1972年生,江西瑞昌人,浙江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贵州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唐代官制与贵州教育史。

猜你喜欢
魏征唐代儒学
唐太宗与魏征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Design of a novel correlative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in-situ real-time chemical analysis∗
儒学交流在路上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