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婷婷
本文主要探讨了艺术品如何区别于一般的物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及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
艺术品是艺术家进行艺术活动对象的产物,是艺术家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艺术活动所产生的产品。艺术品的创作是艺术家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摹仿,凝聚了艺术家的思维、情感、观念。艺术家把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灌注了生气,使其有了生命、精神、灵魂。当代美国哲学家简.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对艺术品重作的界定,他认为,艺术品是艺术家劳动实践的结果,它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映印着艺术家心灵的自由。这也是把“物品”变成“艺术品”的必要条件,通过人的意图。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把天然的石头放进雕塑展览厅进行展览;马塞尔·杜尚把小便器以《泉》作为标题放置在在美术馆展厅里成为观众审美观的对象给人新奇感。人的特殊意图所造成的,这个意图就是创作者的审美主张,布洛克把艺术家的观念、情感叫作意图,认为艺术品是一种人造物。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非艺术的自然物品和人工制品可以经过审美的加工、创造,转化成具有一定价值的艺术品。 (2)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相互渗透,这在无形中拓宽了艺术品的领域,不仅丰富了艺术品的种类,还给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使生活更具审美性、艺术性。就像自然界的花花草草,经过搭配、组合变成了精美的装饰品;房子的使用价值在于它的可居住性,人们对房屋进行装修、装饰,使其变成伴随人们生活的最大艺术品。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物品经过加工、修饰后都可以变成艺术品,艺术品的门类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艺术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1)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具有特殊性;(2)稀有性和可替代性差;(3)艺术品供应数量少,艺术家作品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复杂的艺术技巧,具有不可替代性。(4)艺术品具有一定文化内涵。艺术品必须置于一个社会背景中,为习俗的法则所支配,如必须在一个艺术展厅或音乐厅中展示等。艺术习俗决定着艺术品所能达到的审美水平,否则,艺术品只是纯粹的物理事物。艺术品具有的审美层面。优秀的艺术品是既表现艺术家的观点或意图,又可能给人造成审美愉悦、有表现力的作品。《拿破仑加冕》由雅克.路易.大卫所做, 卢浮宫的是原作 ,凡尔赛皇宫里的这幅画里有一个公主变成了粉色的衣服因为大卫当初在观看一世加冕时对那位公主一见钟情,日夜思念,20年后又画了一幅收藏在凡尔赛皇宫,大卫想要突出这位公主的不同 ,所以给她穿上了粉衣服。
影响艺术品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客观环境
(1)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因此,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价值会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需求越大,价格自然就会被抬高。艺术品的平均成交价格和拍卖时的经济形势会随着经济景气程度的波动而波动。
(2)文化情趣:是在同一个文化背景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人都认可的社会标准, 同时也要有属于艺术品本身的个性差异。如,西方推崇油画,东方推崇水墨画,而每幅画中都赋予他们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各自的个性。
(3)供需状况:艺术品的需求弹性很大,供给弹性却极小。在需求方面,艺术品无法像生活必须消费品那样成为人类的刚性需求。在艺术品的买卖的市场上,影响艺术品价值最直接的因素是艺术品的瞬间供求关系;从供给方面看,一部分重要艺术品会通过出售、捐赠等形式进入各类博物馆,而另一部分艺术品会被收藏爱好者收藏,他们一般都不会轻易拿出来交易,因此,具有重要历史的艺术品的供给会逐渐减少。
2.主观环境
(1)艺术品质:除了艺术品本身的精品、次品之分外,技术工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就像中国宋代的建窑,是目前拍卖市场上价格最高的瓷器,其技术的精湛是后人无法摹仿和超越的,它不可复制性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具收藏价值,像这类艺术品,数量供应越稀缺,后来的收藏者对艺术品的迫切追逐将会导致历史艺术品的价格呈一个长期上涨的趋势。
(2)辨伪难度:任何的艺术品交易场所(包括拍卖公司),都不会跟客户保证所出售艺术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易于摹仿、仿造,不易鉴别的艺术品受市场投资者的追捧率比较低。
(3)交易时机:这是艺术品投资的关键。例如,西晋大文学家陆机所作的《平复帖》,曾经被我国著名画家溥儒拥有。在民国时期,收藏家张伯驹曾开价二十万银元想买,溥儒拒绝了。后来,溥儒的母亲突然去世,急需要钱,溥儒被迫出售《平复帖》来筹款。买主依然是张伯驹,最终双方仅以四万银元就成交。
艺术品是一种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一些有审美意图的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稀有不可替代的产品。因此,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