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新利
[摘 要]翻转课堂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采用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对比教学,证实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深度的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的特征,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翻转课堂 QQ群 公共选修课 学习效果 艾滋病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147-02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公共选修课出现了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低下等一些教学质量、教学数量和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1] [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公共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以美国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为代表的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形式在发达国家兴起,给我国的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谓翻转课堂,即通过网络提供授课视频和图片文字等资料,学生在课堂下观看教学视频并自学,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将问题解决。这种授课形式不同于过去传统的课堂讲授、课下复习,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3]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后在一些大学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 [5] [6]但是采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教学效果如何,未见国内文献报道。
为了探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的教学效果,我们对校级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艾滋病防治章节进行了学习效果检测,通过分析,期待为更好的开展公共选修课提供依据。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与运行
翻转课堂具有四个主要的特征[7],即首先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是翻转课堂的先决条件。翻转课堂需要在进入课堂之前准备大量的资料让学生自学,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等,这些资料并不是仅仅罗列在教学网站上就足够了,还要进一步拓展,以促进学生发散的学习。以艾滋病防治为例,我们就推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中文宣传网站(http://www.who.int / topics / hiv_aids / zh / )以及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http://www.aidsxjw.org)给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第二个特征是学习方式个性化。这个个性化其实是强调教学时间的分配。传统课堂中进行的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改革都无法突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这个最大限制因素,而在翻转课堂中,不同专业的同学则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知识体系状况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下进行调整,尤其是公共选修课更具有这个方面的需求。不同专业背景的确有差异,例如艾滋病防治这一章节的内容,专业为生物类的同学对教学内容中的艾滋病传播方面的内容理解较好,化学类的同学对于教学内容中的药物结构与功能理解较好,而体育专业的同学则对人体健康方面理解较好,这就是专业背景在他们学习之前就产生的差异性。从中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的第三个特征是深度的互动机制。虽然传统课堂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避免的最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流行,带来的QQ群、微信等新的信息传播途径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实现了真正的时空连线。[8]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QQ群、微信实现一对一的交流,实现深层次的互动,即实现古人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在公共选修课中由于学生的个体知识背景差异和学习能力不同而产生的学习差异,通过深层次的互动可以缩小这种差异。
翻转课堂的第四个特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能力。翻转课堂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习都是依靠学生自主构建完成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和授课进度,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文字阅读材料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则不需要全程看视频和图片资料,而对于某些难点和重点则可以多花时间和精力反复强化,此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一个在线的指导者。
三、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分析
学习“疾病、药物与健康”的共有两个班级,因此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一个班级人数为119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在艾滋病防治章节之前通过上述的课前视频网站资料进行学习,并在QQ群交互答疑,课堂进行完授课教学后,立刻进行学习检测。而另外一个班人数为116人,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知识在完成课堂授课后进行学习检测。检测内容为10道题目,具体题目和检测结果如下: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提供的证据显示,以下哪种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治疗艾滋病,还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办法?(A)抗菌疗法;(B)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翻转课堂教学班有99人选择正确答案B,传统课堂教学班有97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属于病毒传播掌握情况均较好,并且两种模式下正确率均为83%,无差异。
2.艾滋病治疗的主要作用是:(A)抑制病毒的复制;(B)杀死HIV。翻转课堂教学班有115人选择正确答案A,传统课堂教学班有101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原理掌握较好,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97%,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10个百分点。
3.如果感染了HIV,还能过性生活吗?(A)能;(B)不能。翻转课堂教学班有83人选择正确答案A,传统课堂教学班有60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均不太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70%,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18个百分点。
4.HIV感染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不会将HIV传染给其他人。这种说法对吗?(A)对;(B)不对。翻转课堂教学班有117人选择正确答案B,传统课堂教学班有107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98%,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6个百分点。
5.艾滋病的“窗口期”一般为:(A)6周左右;(B)6个月左右。翻转课堂教学班有77人选择正确答案B,传统课堂教学班有39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较低,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65%,几乎是传统课堂教学班的两倍。
6.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感染艾滋病的人和吸毒人员一样,能够看出来,所以要离他(她)远远的;(B)感染艾滋病的人看不出来,所以预防艾滋病重在自律、自重,加强自我保护。翻转课堂教学班有118人选择正确答案B,传统课堂教学班有106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99%,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8个百分点。
7.正确使用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有什么意义?(A)可有效防止艾滋病的性传播;(B)可降低血液传播的概率。翻转课堂教学班有116人选择正确答案A,传统课堂教学班有93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97%,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17个百分点。
8.在我国流行的HIV病毒株主要是:(A)HIV-1型;(B)HIV-2型。翻转课堂教学班有114人选择正确答案A,传统课堂教学班有83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96%,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24个百分点。
9.哪里能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检测?(A)区县医院;(B)区县卫生监督部门;(C)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翻转课堂教学班有119人选择正确答案C,传统课堂教学班有90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100%,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22个百分点。
10.目前,艾滋病防控中提到的双重感染是指:(A)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B)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感染;(C)梅毒和结核菌感染。翻转课堂教学班有100人选择正确答案B,传统课堂教学班有54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的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84%,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37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课堂检测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效果要好,也证实了前文中提到的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深度的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的特征。当然,某些题目翻转课堂班级也不高的原因可能与学生专业背景、学习动力不足有关,课下的教学监测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与学生的自觉性有关。
四、结论
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教学,证实了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采用采用QQ群学习的翻转课堂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在新形势下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同时,如何进一步在课下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实现学习的监控是今后翻转课堂需要强化的一个方面。
[ 注 释 ]
[1] 郭德侠.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6):20-23.
[2] 褚庆忠.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研究意义、现状与思路[J].大学教育,2013(13):125-126.
[3] 杨伟杰.翻转课堂:转变与挑战[J].教学与管理,2013(10):93-95.
[4] 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5] 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等.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203-209.
[6] 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7-20.
[7] 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8] 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J].电化教育研究,2013(8):68-7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