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的演变

2015-05-30 16:51:22马琳陈群
艺术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礼制演变青铜器

马琳 陈群

摘要: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造物发展史上是独树奇葩的一支。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作为日常主要的生活器皿同时也作为身份、阶级地位的表征物发展了种类众多的形态与纹饰,而这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人们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本文针对青铜器发展的高峰时期到衰微演绎过程做分析与比较,以期研究器物形态与制度关联性特征,对近代设计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青铜器;礼制;纹饰;演变

青铜器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南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中国古代青铜器最早从夏商时期开始发展,到秦汉时期逐渐衰落。其造型独特,风格神秘华美,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享有极高的盛誉和美学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工艺制作技术与文化。南丁历史、礼制、习俗与文化的不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也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精美器物造型与异彩纷呈的青铜纹饰。

l 商周时期“神本位”思想引导下的青铜文化

随着社会牛产力的发展,商人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虽然物质牛产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对变幻莫测的自然仍然充满了敬畏与恐惧,商人的思维有着强烈的尊神重巫的特点,商文化也体现出明显的神本文化的特色,他们在重大事件上一般通过占卜来决定自己的行止。后期到了西周与春秋时期,随着自身智力提高和社会牛产力发展,逐渐对神的力量崇拜淡薄,对人自身能力产牛了与日俱增的信息,由此逐渐产牛了“人本位”思想。

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文化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于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商周时期也是青铜器发展的辉煌巅峰时期。很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青铜器物均产牛在这一时期。

受到时代的限制与人们尊神重巫的“神本位”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设计上大都器形硕大,造型威严,纹饰神秘狰狞,制作精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为商代后期的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通体器型高大、气势宏伟、纹势华丽、工艺高超。整体器物高133厘米、口长llO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下方四足支撑受力呈中空状态,鼎主体部分为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该青铜器是日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代表了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水准。同时该鼎被冠以“围之重器”之名,突显了王权贵族之霸气与奢华之风格,其规格之高在世界青铜艺术发展史上也实属罕见。沉稳厚重的后母戊大方鼎也承载了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文脉传承,2010年的世博会中国馆正是运用这一造型原理巧妙的设计出具有现代特色的场馆建筑。

因为受到人们原始神秘思维影响,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图案纹样呈现出一种恐怖神秘与狞厉之美,充满了威慑的力量。这一时期纹样在题材上主要以兽面纹及凤鸟纹为主。基本上是采用左右对称方式构成与布局,形成视觉效果上的稳重感。

2 西周至春秋时期“礼化”青铜艺术

随着周天子的权威失坠,诸侯们竞相争霸天下。这一时期开始进入社会大裂变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原本属丁社会贵族底层的“上”阶层逐渐摆脱宗法制度,在社会上取得应有地位,倡导文化的变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到了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设计风格开始逐渐演变以适合周代统治者的“礼化”需要。这一时期青铜器威严神秘的风格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轻松的处理于法,在器形上更加灵活和精巧,装饰纹样上更为简洁和具有程式化的美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不仅作为日常牛活中的使用工具,同时作为阶级社会权利的象征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的礼器来使用。“礼藏丁器”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也代表了阶级社会内部政治权威的象征。例如,按礼制组合的列鼎,几鼎为天子,匕鼎为诸侯、五鼎为大夫、三鼎为上。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纹样图案以二方连续纹样为多,抽象类纹样逐渐增多,整体纹样风格呈现出良好的秩序与节韵律美感,形成了青铜器纹样的抽象阶段。

3 春秋至汉“人本位”青铜艺术

春秋战同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礼崩乐坏。青铜器逐渐失去了它昔日作为礼器的功用而逐渐成为上层社会日常牛活用具。观念的转变、功能的转换使得器物的形态与纹饰在这个时期也发牛了很大的变化。在造型设计上变得更加轻盈灵巧,在纹饰设计上又逐渐南抽象走向写实。纹饰风格变得更加自由活泼,题材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射猎、战争等题材。该时期青铜器整体器物风格清新白南、繁缛精美。

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为春秋中期的莲鹤方壶。整体造型庄重典雅,精致灵巧,装饰华丽,工艺于法高超。壶身上装饰有浅浮雕的龙、凤纹饰,整体纹饰异常繁缛瑰丽。腹部的四角各攀附有一只立体小兽,圈足下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了全器的重量,构思精巧。通体设计清新活泼,体现了革新时代昂扬的精神面貌。

这一时期的青铜图案设计以四方连续纹样为多,图案纹样出现追求结构的精致与适合合器形纹样,各种形象化的蛟龙纹和蟠龙纹大量出现。

战围中后期,青铜器逐渐进入衰败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图案出现了大量的影形动物和影形人物,并以散点的形式构成,具有活泼多变的特点。

秦汉时期长达数百年的诸侯争霸终丁结束,中国迎来了一统帝国的局面。政治体制的变革也带来了牛产力的蓬勃发展。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最后的辉煌,青铜器已经处丁秦汉文化的次要位置。在秦汉时期青铜器主要作为牛活用具,最常见的如灯具、香炉等被广泛使用。日用器皿上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漆器和瓷器的发展逐步取代了笨重而繁缛的青铜器。这一时期著名的青铜灯器设计便是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通体造型灵巧,因使用鎏金工艺而显得流光溢彩。同时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对于今天的设计仍然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汉以后青铜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铜镜的制作和使用,唐代的铜镜制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我们可以看到青铜器的发展在我国造物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青铜器不仅仅是牛活器皿同时它兼具时代特色,反应统治阶层的意愿,表达封建社会最高的“礼制”制度。纵观漫长的历史时期青铜器所展现出来的高超的造型魅力和装饰纹样的艺术造诣对我们今天的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礼制演变青铜器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红楼梦学刊(2018年5期)2018-11-23 06:28:00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湖湘论坛(2016年2期)2016-12-01 04:23:21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3:34
美国公共住房退出管理中的两难抉择及启示
谈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进程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1:38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演变及制度性风险分析
认识“晋式青铜器”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54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大众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