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旧包含着“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能力”等几个方面。所以,当前的语文教学仍是较为死板的,缺少激情和活力,很多时候仍然是“填鸭式”“封闭式”“强受式”和“分析式”的教学,不能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找到行之有效的语文教法,使课堂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已成为众多语文老师谈论的话题。我浅薄地认为,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学习语文和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使语文学习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前,语文受到外语的冲击越来越厉害,在各种招聘中,外语已经成为必须跨越的门槛,而外语能速成,语文绝不能速成。“学习语文到底有何用”的问题常常让语文老师很尴尬。语文真的“无用”?作为一个母语老师,我常常心有戚戚焉。
有人说,人必须要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如果只为了满足生活和知识两个世界,语文学习只能是味同嚼蜡,语文除了能装点一下自己的谈吐外,确已没有多大用处。但是,人的世界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心灵世界。只有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用来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那么,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例如,你要欣赏一首诗或词,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就不能欣赏它的意境。如欣赏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没有语文功底,你就不能理解和领会李煜词作的情感。只有透过语言感受到这首词产生的心灵撞击,你才能欣赏它的孤凄美。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中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是不能体悟的,更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是否有兴趣去学习语文,这和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怎样寻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关系到语文教师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方面。
当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创新课堂构思,花费了很多功夫,使课堂花样百出。从课的形式上看,也很热闹。但是,效果有时并不很好。因为教师大多注意了自己的创新,却未培养学生的创新。这样,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创新地加以接受并延伸,那么这课堂也就没有什么意义。诚然,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方法,比起传统的“填鸭式”当然要好得多。但是,教师要能理解,一切的创新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更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所以,必须使学生主动起来,学生有了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教师还应避免绝对主义的错误,不要认为只要是书上的都是好的、正确的,只要是名人写的都不能提出有异议的思想,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比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文章开头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从全文看,感动作者的是诸多事而并非物。所以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把“东西”改为“事情”。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敢于质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没有质疑,就像教徒对圣经的顶礼膜拜,是绝对提不出问题的。
三、以渊博的知识扩展学生视野,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
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能使学生受到熏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开阔的语文视野,如在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对其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只从字面上加以解释分析,学生的知识面就得不到拓展。应把学习引入陶渊明的隐士情怀,究竟是“南山”见了陶渊明,还是陶渊明见了“南山”?并能把陶渊明的真隐和用“隐”作“终南捷径”的假隐作比较。让学生搜集真假隐士的作品加以比较。这就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能使学生受到教师渊博知识的熏陶,这就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语文教学的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语文教师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革命。每节课都能运用一种教法或以一种教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要么组织讨论,要么进行辩论,甚至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转变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极大地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单位:贵州兴义市神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