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守波
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语言。汉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等。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已经具有既定规范的“死”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固有的知识去准确地表情达意。因此,研究如何使“讲堂”变“学堂”,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摆脱满堂灌,效率不高的现状,在新一轮教改中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让语文“讲堂”变身“学堂”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和尝试。
一、重自得,在自主学习中积累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所以我们习惯将这种教学模式形象地称之为“讲堂”。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学生学习得好与不好,直接取决于教师讲得好与不好。果真是这样的吗?恐怕未必。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课堂情景,我想大家可能都不会太陌生。无疑,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日俱减。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尝试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唤回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让课堂上的教师学生互换角色,重置讲与问,讲与读,讲与练之间的关系,把辩论、对话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打方式,不断地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寻找时机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那么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可以打开崭新的高效的局面呢?如此,再去引导学生在带着问题读书的基础上,逐渐迈上“读出问题”的台阶,由被动答问到主动质疑。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主动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合作,在师生交往中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健康的人际关系是自我实现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它将成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有效”才是“高效”的真正前提。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伙伴,与他们平等、真诚地交流,彻底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把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予每一位同学以积极的期望和适时恰当的鼓励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难免会参差不齐。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须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混搭在不同的小组里,就可以把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浅层次问题,放手留给小组内自主交流解决,而把那些能够引起共鸣或小组内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另提出来再组织更大范围的交流。交流中尽可能保证组与组之间,生与生之间都有直接对话的机会,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思想碰撞,情感沟通,见解展示的平台,从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探究,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达到互补长短,自我发展的目标,以实现课堂上的高效学习效果。
三、重创造,在不断尝试中探索
受传统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做法是强调认识统一,答案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就是在机械地重复,人云亦云。这种强求“同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地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和个性特征,特别容易形成单一的思维定势,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发挥。
法国诺贝尔奖得主贝尔纳曾经指出:“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示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着力培养学生倾向思维的同时,更注意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以便引导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敢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大胆打破常规,广开思路,进一步形成自己新颖独特的认识和见解。
四、重评价,在多元环境中成长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引领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因为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过分地关注结果,因此极大地束缚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有效发挥,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力培养和学业进步都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如今,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传统评价的弊端,开始注重“过程取向”的评价标准,即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既定目标符合,都应当受到支持和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的优点在于,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予了高度的尊重。新课程改革也正是主张用主体取向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既提倡自评、互评,又提倡多元;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又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不但提倡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特长做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而且鼓励学生之间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多元的环境中,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认知和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和对求知的兴趣,如此一举两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从实现有效,到跨越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