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阅读题的答题误区

2015-05-30 10:48黄德灿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错例头脑课标

黄德灿

开放性题一般放在阅读部分的最后一题,湖北卷和全国课标卷时有表现。就全国课标卷而言,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人物传记,考查频率都很高。

以下是湖北省2015年高考阅读文本: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11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彭程《头脑中的旅行》,有删节)

题目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 “头脑中的旅行”是文章的题目,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判断,但基本上反映了作者的观点。命题要求我们对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进行探究。主要观点涉及到文本的主旨,也指文本局部作者的某一种看法。

以前的湖北卷和其它卷的类题也基本上是这样一种类型。如:

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2012年湖北卷)

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朝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2010年湖北卷)

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014年山东卷)

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2014年安徽卷)

《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的问题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2014年天津卷)

以上的提问有一个共性,就是都要求结合文本或者依据自己的观察谈“启示”和“看法”。这就要求我们从作者的思想行为中获得启示,在文章叙述的事理中获得感悟,从文本中抽象概括引申。

关注湖北省命题特点的同时,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今年全国课标卷开放性阅读命题:

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全国课标卷Ⅰ)

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全国卷Ⅱ)

前者与湖北卷基本相同,都是对文章观点的探讨。后者却别开生面,考查文本人物与课内人物的比较,应先答出两个人物的相同之处,再答出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回归到2015年高考湖北卷上来。命题要求“谈谈你的看法”,准确的看法有三种:

1. 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肯定看法)

2. 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否定看法)

3. 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辩证看法)

误区1 不是紧扣命题用一个完整的观点正面回答问题。

错例 ①现实生活条件不具备,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也可以旅游。②旅游就要亲自到现场。③旅游不能靠想象。

点拨 这些观点不能说完全错误,但都没有扣紧命题答题。将命题中的关键词或词组组合成一个表明自己观点的句子,摆在全部答案的开头。“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将标有着重号的部分拼接一下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有肯定、否定、辩证三种看法。

误区2 多个判断揉在一起回答,含糊不清。

错例 头脑中的旅行对有些人来说足以满足对远方的向往,对有些人来说无法满足。

分析 这种说法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但没有明确将头脑中的旅行和现实中的旅行进行比较,作为一个总的观点,看似辩证,实际含糊不清。

点拨 一般作肯定回答,最易申述理由。因为肯定回答与文本作者观点一致,最容易从文本中找到依据。采用辩证观,也要注意角度,明确提出符合文本主旨的观点。

误区3 证明观点的理由不充足。

错例 观点——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理由——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是时间有限,可能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可能是身体不好,我们未必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走遍世界各地。

点拨 一般8分的题目,一个观点,三条不同角度的理由,各2分。6分题目,一个观点,两条不同角度的理由。这虽然不是谁来规定的要求,但却符合评卷给分的依据。所以我们应该参考分数,确定答题要点,然后根据命题指向的文本内容层次找到相关理由。

误区4 游离命题关键概念,脱离文本盲目引申,落脚点不对。

错例 ①旅游可以增长见识。②旅游可以陶冶情操。③人人都有超强的想象能力。④要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⑤我到某地旅游的经历和体会。

点拨 命题中的关键词是“头脑中的旅行” 是否“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

归纳 答题应该围绕关键概念作肯定或否定判断。重点不是讨论旅游的意义和我们的想象力。虽然命题要求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回答,但是落脚点是“头脑中的旅行”的意义。不要片面理解“个人生活体验”“个人看法”之类的提示,忽视了题目关键词决定的重心。

猜你喜欢
错例头脑课标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