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雕塑的整体性

2015-05-30 10:35刘克能
美术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量雕塑艺术

【摘要】整体性是雕塑的本质属性之一,局部要服从主旨情感的诉求表达。它镌刻着历史的烙印,其在不同地域、时代、背景下的理解大相径庭。东方传统艺术重视气韵的表达,心役于形,风格写意;西方传统艺术则强调逼真再现,体量符合真实规律,侧重写实。到了近现代二者又有融合发展之势。

【关键词】东方;西方;雕塑;整体性;传统艺术;气韵;写意;写实

雕塑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三维空间造型,如果把每件作品视为有机系统,则整体性将归于系统的本质属性。有这样一则“怒斩巴尔扎克之手”的经典故事,罗丹在创作巴尔扎克雕像时,因为双手过于完美、喧宾夺主,毫不犹豫将其砍掉。不言而喻,局部就算再精彩也要服从主旨情感诉求的需要,整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整体性反映了系统的逻辑规律和审美表达,但又绝对不是所有局部功能的简单累加。首先,雕塑内部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一定的比例分布、排列,形成稳定的组织架构,比如人体雕塑中的肌肉、骨骼等,结构越协调则整体性越强;其次,各个要素又自成一体变为小的层次,再协同组合成大的系统,比如五官组成头部、胸腹组成躯干、手足组成四肢。不同系统并非完全封闭隔离,彼此又有着层次等级的配合,它们与其他系统进行着广泛的联系和影响,藉由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作用,共同组成作品的全部。

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东西方传统艺术对雕塑整体性的理解大相径庭,甚至各自在不同阶段都不尽相同。中国古代很少将接近原貌的具象形象当成创作基准,更多讲究“气势神韵”等现在看来比较玄妙的东西,整体性在于所处时代主导法则形成的礼仪秩序,是精神层次的内涵要求,而非符合普遍规律的客观映像。与之区别,西方早期把遵循科学原理和解剖规律的结构方式、层次秩序奉为圭臬,推崇体量感的整体性要求,侧重于写实和忠于实践。到了近现代,随着艺术多元化思潮,融合古今的多重表现形式,更为关注普通人的情感诉求和宣泄外溢,整体性的探索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原始时期由于科技水平制约,雕塑很多作为图腾或是祭祀之用,他们经常呈现圆柱形和卵形,几何构造简洁大方,充满了力量感和视觉张力。不过那时很难对材料进行较大的改变,作品一般没有复杂的层次,更没有较深的意蕴,整体性表达一般倾向于非自觉的呈现。

商代青铜器大放异彩,祭祀用的礼器琳琅满目,中国式线性浮雕和圆雕成功结合,显得端庄稳重、威严神秘,巧妙弥补了外形抽象造成的不明确性。如“牛尊”双蹄的圆形处理,无视真实之体,舍弃无关特征,以意象造型为主,虽不符合常人对它的理解,但大大增强了稳定性和统一性,把彰显统治权威当作首要目的,突出气势成了整体性的代名词。

秦汉墓室文化盛行使得镇墓作品大量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秦陵兵马俑,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气势恢宏。笔者更愿意忽视单个人像,而把整个俑群看做一件雕塑品,创作者们用不断加强和不断重复去体现整体性,用无比规则的秩序感和庞大壮观的体量感反映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康德所说“数量伟大让人产生崇高感”大抵如此吧。

论艺术性汉代雕塑值得浓墨重笔,大汉时期造型题材无所不涉,形式充盈饱满,尤其许多非写实甚至荒谬的造型,思想奔放浪漫,活力激情飞扬,整体性表现为自信与大气,这与泱泱大国的开放心态不无关系。典型的如霍去病墓石雕,浑然一体,突出神韵,有意追求豪放泼辣的写意风格。《伏虎》以粗刻线条勾勒四肢轮廓,以细刻显示筋骨,以体积展现空间,塑造局部又保留了整体形状的大块面感,用材料和形体冲突的紧张感成功造“势”,凶猛之态尽显。至此,写意手法深入文化之骨髓,流淌传承了几千年。

汉后佛教人物成为主流,尤其唐代圆雕压倒一切,雕塑进入了缓慢成熟期,整体性始终以“大圭不琢”的特征揭示时代内涵,没有大的飞跃创新。往往以一方取势,以一轴为中心,没有结构性的扭转,或稍有体量的侧翼派发。究其原因,中国雕塑是绘画式的立体拓展,在近似的平面上排列伸展,整体性成了“正面律”的造型观,成为与西方雕塑的重大区别之一。

谈西方雕塑避不开古希腊,当东方文明还深处神的压迫的时候,他们就早已认识到人的独立存在,希腊雕塑突出反映了人的形态、人的力量、人的智慧、人的尊严。艺术家把自然规律和人体研究大量运用于创作之中,不仅用雕塑表现人和世界,更通过雕塑来观察、研究人和世界,透过神话媒介把人塑造成艺术不朽的原型。数学、解剖、天文也融入雕塑的形式美学中,各部分协调有序、规范统一。即使简单的头像,五官比例也须正确,眉与眼的位差,唇与鼻的距离,三庭五眼的规律,都尽量接近真实的数理模型。

古罗马继承了希腊的写实,但越发突显个性表达,面部表情丰富细腻、精雕细琢,而体量感逐渐减弱。到文艺复兴时期形体美已非唯一诉求,强调学习古典而非单纯复古,追求人文思想和崇高美学,注重三度空间和形体结构秩序。米开朗基罗认为“雕塑应该是从高山上滚下来也不会摔碎的实体”,主张体量整体性和成团聚集的稳定性,反对过多伸展枝节致使空间零碎。“没有手脚”目的是聚集所有能量,残缺是表现动机的造型方式,更加清晰完整地反映整体意图。

西方雕塑在后文艺复兴时期大都徘徊于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直到后者逐步确立主导地位。与传统古典主义凭借典型刻画普遍美感不同,现代主义从特殊事物之中发掘特征点和个性美,其他造型语言和完整性都变成为次要,整体性更像是对主旨的突出,其诉求也就从最初为表现主义服务,变为加强整体性以充分地感知情感主线。

纵观罗丹等大师的作品,不再刻意重现人体的基础结构,他们尝试用块面的凹凸、起伏、转换塑造各种形体,以遵循明暗和光影的规律,表达细致微妙的感觉。块面和块面相接的整体构成体量的表面,块面的起伏又统一于整体表面,更统一于和谐的光影层次之中。为了整体的感染力,每一部分和相邻部分比较都是倾斜的,特定的立面因此被抵消,整体雕塑变成螺旋式的转动姿势,体感极强。

再后来雕塑概念逐步扩展,立体主义更成为雕塑艺术解放的力量,全抽象的大门由此敞开,空间概念正式引入整体形态。作品往往利用体量消融到空间或与空间协同构建雕塑实体,建筑式的穿插代替了人体解剖的结构依据,毫不掩饰的激烈反叛把内在的骨骼和灵魂都展示在观者眼前。用极端的几何概括乃至夸张简化,凸显独立的局部形象,让实体在非存在的背影中孤立出来,又或是让实体消融于空间,整体性不再以体量存在,它有了新的诠释和修订。

到了近现代,交流障碍完全消除,雕塑艺术有了共用车道,中国艺术大量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艺术理论,尤为注重艺术个性和风格多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审美情趣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写实主义,还有象征主义、实用主义等,从不同角度探索雕塑的不同语言表达、造型手法和整体性特征。略有遗憾的是创新亮点不多,比如学院派习作长期把体量造型作为整体性,鲜有哲学高度和对国情特色的考量,整体性的理解更多存在于教科书式的定理公式中。

综上所述,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环境,雕塑整体性各有侧重,西方传统艺术从体量入手,以人体为标准,刻意求实;东方传统艺术突出气韵,心役于形,风格写意,直至现代二者有融合之势。不论是古代抑或是现代,雕塑终究还是精神产品的外化,整体性体现了时代的烙印,蕴含着对生命的理解,从而指导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艺术家只有深植于现实的土壤,与人生对话,通过主题感知、思维提炼,把握时代脉搏,方能创作出扣击公众心弦、展示激情灵性的上乘佳作。

【刘克能,桂林市同升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体量雕塑艺术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写实雕塑
超长无缝钢结构在超大体量工程中的应用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打造体量感的裤装2016春夏女裤流行前瞻
导语:小体量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