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建社团对发挥五育人机制的积极作用

2015-05-30 10:02:14敬珠玛
大观 2015年7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

摘要:依托学校学科专业创建学生社团组织,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学生社团建设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帮助学校更好的实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推进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关键词:依托专业建社团;五育人机制;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在校大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自愿结合在一起,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学生社团不仅是学生兴趣发展、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的良好平台,也是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社团在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托专业建设的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是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实践探索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对深化课堂教学、优化学校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学术课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建立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的大学生社团组织对学校发挥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有及其特殊的作用[1-3]。

一、依托专业建设社团情况

新疆工程学院是新疆境内唯一一所工科类本科院校,学校拥有多年的工科教育教学经验,全院采矿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等11个系拥有露天开采等76个专科专业和采矿工程等14个本科专业。学校于2010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学生社团改革,取缔学生擅自组织的非法社团,将各系学生自发组织的小型学生社团进行整理合并,将学校原有的43个社团依据其专业类型分配到相关专业系部管理,共组合成了依托学校专业特色的学术科研、文艺体育、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五大类别学生社团27个,拥有社团成员5500余人,占学校总人数的43.2%,其中科专业型社团成员人数占社团总人数的67%,形成了依托专业建设的大社团体制。同时,学校社团实行校团委主办、各系(部)承辦、学生会社团部协助管理的三方管理模式。既高效、合理的利用了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设备资源,提升了指导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同时也更好的发挥了学校工科类院校的专业特色,增强了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兴趣。

二、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学校27个学生社团中,共有依托系(部)专业建设的学生社团12个,社团质量逐渐提高,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快速提升,充分担当起了第二课堂的角色。以机械工程系承办的机械设计与创新协会为例。机械设计与创新协会是由机械设计协会和大学生创新协会合并组建,由机械工程系承办,以系内创新实验室为载体,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并举办了首届校内机械设计与创新大赛,大赛前两名的作品还成功申请的当年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社团发展至今,已有15项国家级新型实用发明专利,连续多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慧鱼”机器人大赛等多种国内科技发明类赛事,斩获了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社团成员动手能力、自主研究能力普遍较强,参与科研实践的比例达到100%,学生就业率比同期学校平均就业率高4—5个百分点。

三、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对发挥五育人机制的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4]。依托专业建设的学生社团对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和服务育人发挥了积极作用。专业型学生社团主要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特点进行成员招募,对同一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社团活动中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填补了课堂教学的定式和单一性。学生社团的特点之一是自我管理,通过将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社团组织不断成长和发展。专业型学生社团能够结合实践教学的需要,将系统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学生社团组织为基础,扩大实践教学的横向和纵向范围,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并通过实践操作补充理论应用性的操作。专业型学生社团,以专业教研室、专业实验室为平台,给学生提供更为理想的科研场所,帮助学生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索的能力。专业的指导老师队伍、标准化实践场所促进专业型社团快速发展,使学校教学育人资源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做到了全方位服务育人。

四、相关思考

专业型社团建设对学校教学、科研、实践等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在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单纯的专业型社团发展并非万全之策,根据当前社会和高校发展形势,对学校学生社团建设有如下思考。

(一)在办好专业社团的基础上,兼顾多种类型社团,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工类院校大多理工专业强,文史类专业薄弱,但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因此,大力扶持相应的学生社团发展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多鼓励公益服务类、文化艺术类社团发展,起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用。

(二)提高学生社团社会化程度,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高校的重要作用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走向社会是在校大学生的最终方向,因此,提高学生社团的社会化程度,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

[2]王志,张进生.完善创新实践教育与竞赛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06).

[3]付兴锋,张常年,肖秀玲,等.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1).

[4]隋金雪,杨莉,朱智林,张鑫,张岩.依托专业型社团组织大学生实践创新竞赛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2).

作者简介:敬珠玛,大学本科,新疆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
浅谈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认识
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 16:34:13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7:02:59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PPT在教学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职业·中旬(2016年9期)2016-12-22 09:07:43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于小学书法教学的思考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40:15
浅谈在职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数码版画课程对版画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浅谈雾霾与经济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38:25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5: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