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雷
陈荒煤的《广玉兰赞》,经过教科书编者节选和改写后作为了六年级的一篇课文。当一篇文学作品转变为课文时,就兼有了原生意义和教学意义。从教学意义向原生意义回溯,并努力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共生点,我们必然会追问:课文《广玉兰》有何可贵之处?
当我们与一段文字不期而遇后,能一见倾心,甚至过目难忘的,一定不仅是文字本身,那文字背后的形象与精神对我们的吸引,便是我们要用心穿过文字的无形力量所在。广玉兰诱惑人的美在哪里?她迷人的身姿在何处?当我们尽情地在文字中徜徉、品味和追问时,这些力量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它是具体的,可感的,也是现实存在的。
广玉兰的美来自于它静雅的气质。雅气若兰,当你读过这篇作品之后,就不会再简单地以为这“兰”便是花盆里的兰花,它亦指这高雅的广玉兰。其“静雅”从一开篇便以淡淡的方式氤氲而来。“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幽香是怎样的香呢?幽香是暗香,是奇香,是挥之不去、历久弥深的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与百花争宠,不以浓艳博观,淡定从容,不温不火,如同天生丽质、娴雅淑静的女子,温情款款,仪态大方,全身散发着典雅而超拔的气质。这样的气质让人凝望时怦然心动,离去后魂牵梦绕。当我们把香味浓烈、富贵张扬的奇花异草与幽香的广玉兰比较时,其静雅之美便不言自明,清雅之气也就不着痕迹地渗入每个稚嫩生命的心底。不言之美,沉静之香,便是最动人的气质。当我们引领孩童品出这样的气质时,会不会就种植下了一个雅气若兰的生命所特有的基因呢?
广玉兰的美来自于它完美的形象。何为完美?外表与内在皆美,是为完美。广玉兰便是完美的化身。“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这是颜色之美,外在之美。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作者力求表现的广玉兰色彩之美全在这纯美的白色,“青绿色”岂不是对“纯白”的抵触和消减吗?全文言其白的有“白色”“纯白”“洁白”,以及与白色有关的“洁净”“纯洁”“皎洁”等诸多词语,其实这正是鸟鸣山愈静的写法,达到了“白中带青白愈白”的妙处。由此,读者对其别样的白色便入木三分了。“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这是质感之美,内在之美。玉与冰晶莹剔透,让人赏心悦目,其雕刻之作品更让人叹为观止。而广玉兰却不止于此,它是对冰清玉洁的超越,是对玲珑剔透的升华。因为它比玉琢冰雕多了一份柔美,比柔美又多了一份圣洁。我们再深究一番,颜色仅仅是外在之美吗?由内而外,每个细胞都浸润着白色,它就是纯白凝结的奇葩。外表的圣洁只能炫耀于一时,唯有内在的“洁净”“高雅”,内在的“柔美”和“坚韧”方能成就这永恒而绝艳的美。表里如一,秀外慧中,当学生循着广玉兰花的“色彩”与“质感”走进文本,触及到广玉兰内心的纯美时,会不会就种植下了一个让生命的外表与内心完美统一的愿景呢?
广玉兰的美还来自于它不息的姿态。当一个生命不幸与美貌失之交臂,当美丽经过时间的淘洗荣华渐去,我们用什么重拾信念,将美延续呢?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文字看似写花的各种形态,却无一不指向这个问题的解答,那便是“不息”二字。“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从“含羞待放”到“刚刚绽放”,再到完全“盛开”,最后到“凋谢”,如同经历了人生四季,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辉煌走向消亡,从热闹走向沉寂。这是所有生命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作者浓墨重彩地对凋谢之玉兰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广玉兰不落寞、不颓废、不衰败的姿态跃然纸上。“虽然凋谢,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在生命谢幕的那一刻,留下的不是垂老的凄然,不是诀别的不舍,而是实实在在的新生命的孕育,是对新生命的守望和托付。那“紫红色的小颗粒”里面注满了遥远的憧憬和温暖的道别。那何止是新生命的种子,更是“不息”的信念,不死的姿态。由此,勾连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数世同堂的家族不也如此吗?“不息”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成全着存在的理由。再次细细品来,这“不息”仅仅属于凋谢时的广玉兰吗?“含羞待放”时,悄然示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涌动,不停地积蓄着绽放的力量。当广玉兰花怒放时,那全部的活力背后当是持续不断的补给和临风而立的坚韧。“不息”在此时练就了一场风华翕张的美与力的盛宴。变化着的是花容,是花姿,而始终不变的便是这“不息”所承载的信念与力量。永远不息的是那份纯白,那份质感,那份羞涩,那份柔嫩,那份甜美,那份热闹,那份挺立……
阅读这篇作品,自然会在广玉兰清丽的容颜前瞻仰、沉醉。如果我们品读这篇文章,还能想到生命的气质、完美的人格、人生的四季,那便会走进广玉兰的内心,并进而努力修炼这样一颗纯洁的、柔软的、高雅的、芳香的,更是“不息”的心。这样的修炼不可错过,亦不可耽搁,因为生命当若广玉兰。
(作者单位: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