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译教学的口译过程分析与反思

2015-05-30 10:48李营
关键词:原语口译笔记

摘要:本文作者依据实践的口译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口译理论,从概括的“3P”即preparation (准备),processing (加工),production(产出)这三个层面对口译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自身的理解与反思。通过对口译过程的探析,来为口译工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对口译活动的掌握。

关键词:口译过程, 3P, 分析

口译作为区分于笔译的一种特定的交际活动,在当今“地球村”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其重要性和突出性越发明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语言基础的群体在进行交流时,口译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口译质量的提高与把握也一直成为口译人员努力的焦点。口译过程作为口译活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其进行探析无疑可以从更本质的源头来促进口译工作的发展。

一:口译过程的概述

对于口译过程的划分,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在其著作《口译技艺》中明确提出:“口译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听到带有一定含义的语言声,通过分析和解释,理解这语言,领悟其意思;2.立即审慎地丢开原来的措辞,记住原话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概念、见解等等);3.用译成语说出新话。新话必须符合两个要求:完整地表达原话意思,并使听者听得懂。”概括地说,口译的程序实际上就是准备(preparation)阶段的信息收集,加工(processing)阶段的理解与构思、产出(production)阶段的语言表达,其中对原语所传达的信息及意念的收集和记忆是口译活动的基础,而在加工阶段对信息的构思和理解是口译活动的必要准备,在此基础上用目的语来对原语进行表达则是最终实现。这三个步骤紧密相连,甚至在口译活动特定的时间限制下,这三个方面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若掌握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并能够在个人實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适合各自的过程模式,这将大大提高口译工作者的口译质量。

二:“3P”阶段的分析理解

(一):preparation 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这一过程中,语言及非语言能力等的准备可以划分为前期的准备积累,作为一种基础,而在此主要是指对于信息的收集和记忆。口译活动作为一种口头的交际活动,而口头交际无疑是通过话语的传播来实现思想的交流的。因此口译人员在同时扮演者信息的接受者和发送者,在准备阶段这一环节,译者须通过收集和记忆将接受的内容信息化。

译者要依据所掌握的语言能力,这包括语音语调,口头语的语言结构特征等。这其实关乎到译者对“听”的敏感性,听力能力作为口译活动的前提,对于译者而言,在准备收集信息阶段,必须具备良好的感知信息的能力。这其中语音信息是基础,唯有在接受到了相关的语音信息,方能避免不规则的语音信息的干扰进而进行交流。同时对于语言结构的熟练,也是译者进行信息收集的重要方面,对于接受信息的用词,词语结构等都有着与原语不同的特征,译者必须能正确恰当地进行转换和理解,知道该内容所传达的重点和要点信息。其次对于语言外的信息的捕捉对于口译这一交际活动而言也至关重要,也就是所谓的情景知识,既包括交际者的表情,动作,情绪,语气以及交际活动的性质,场面,气氛等,译者也须恰如其分地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语境的转换和对等。

(二):processing 加工阶段

有了前一阶段的准备,译者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之后,在正式传达这些信息之前,译者还必须做的工作便是对于这些原语话语的理解以及处理双语之间的构思问题,这一阶段更多的则是对于译者语言思维的要求。

首先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词,词语的结构上,而是要将之扩大到它们的组合话语即交际语的情景下,这种理解程度取决于诸多因素,如,译者的语言水平,知识结构,背景知识以及情景知识,这些都要求译者要对所交际的事物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了解交际特定的社会规范会话规则,交际的主题正式程度还有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基于这些方面综合之上的解读原语,才能透过原语的语言了解到讲话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才能更好的传达原语深层含义。

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译者须构思怎样用恰当合适准确的目的语来进行与原语之间的转换。这一方面,译者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灵活性,运用一定的技巧处理好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双语转换,比如双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像词义,词序,句序,句子结构以及语言“空缺”等现象,译者需要摆脱这之间的语言形式的束缚和影响,结合特定的语义语用原则,尽力减小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实现语言转换之间的最大对等化.

(三):production 产出阶段

所谓产出阶段便是在进行完准备和加工环节后,译者用目的语将原语进行表达传递的过程。口译活动中信息的传递首先必须做到“信”和“达”即忠实准确,通顺易懂,而“雅”鉴于口译活动特定的情景,只能归属为译者自身各自的差异。

就最终传达的内容而言,译者首先得忠实准确地再现原语,这是传达的关键也是交际的核心部分,准备阶段的收集记忆,加工阶段的理解和构思都是以忠实准确为前提并为之服务的。此外对于讲话人的感情方面,比如说语气,情绪等,译者须做到尽量同讲话人保持一致,争取做到感情和内容同时转换。

语言传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交际双方进行思想的交流,因此必须也做到能够通俗易懂,否则,交际就难以进行。译者在原语和目的与之间的语言转换就还必须充分地结合交际与特定的会话规则,同时译者在争取尽量体现原语思想感情和内容的前提下,要把握好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口语特征,使译文口语化,让交际双方易于接受,实现更为有效地交流。

除了对于译语传达时语言内容的要求外,译者自身的一些礼仪,情绪,应变能力等非语言能力也是在产出阶段对于译者的一种要求。口译活动并非是简单进行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转换的工作,它发生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下,忠实准确和通俗易懂固然作为传达的基础很重要,但是一次口译活动的成功也必然需要其它的方面作为保障,唯有这样我们的口译工作才能更加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启示与反思

结合对“3P”阶段的分析理解,关于口译活动的过程,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可以有利于我们以后进行口译教学活动并提高口译活动的质量。

首先对于第一环节即preparation准备阶段,由于其在收集和记忆信息上的重要性,我们在这个方面可以改进的便是如何利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充分发挥这个准备阶段的作用。这里对于译者的听力,语言知识能力是基础,这需要译者自身不断地加强训练和实践,对此,口译训练和教学中更多的则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对口译笔记的训练上。关于口译笔记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笔记法也逐渐成为了收集和记忆信息的关键保障,不少的口译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口译教学也把笔记法的训练作为口译活动的必备之技,笔记法的课时数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当然毫无疑问在口译活动中,科学的笔记法可以有利于对信息的捕捉和记忆,但是当口译工作中过分地强调了笔记法的作用,甚至会出现为了笔记而笔记的现象,这将明显不利于我们口译活动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翻译》的一篇文章曾对英语专业的一些学生进行了口译课堂实验,目的是为研究口译笔记与口译质量之间的联系,得出的结论却是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固然这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若口译活动这一创造性活动偏离向狭隘的笔记法上,那么这将肯定不利于口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提倡的应该是全面的认知能力,可以以笔记法为基础,结合译者自身的特征,实现个人化的真实的过程模式。

其次对于加工环节的理解和构思阶段,我们无法脱离特定的语境去理解和构思,这要求我们必须结合特定语义语用学的相关原则来进行处理。由于口译活动可以认定为一种特定的交际活动,那么对于交际而言的语境理论也就必须成为译者进行传达信息时要考虑到的方面。这可以认为是对译者背景知识情景知识的要求,也可以认为是译者在实现口译这一实现双方交流的活动中发挥译者自身创造性和主动性的表现。口译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正是源于口译人员不断地结合独立个体的能动性创造的结果,因此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构思是基础,目的是为了通过理解语言来分析语言所包含的思维,这点也就要求了译者在进行口译时所必须具备的语言外能力。对于这个阶段的信息理解和构思,通过更加思维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许更加能够帮助我们打好口译活动的基础,也应该成为我们口译工作研究的重点所在。

最后关于产出阶段的信息传达看似是一项水到渠成的过程,在收集记忆好信息并进行理解构思后,传达好信息实现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是整个口译活动的最终目的所在。这一环节成为了评断口译活动的标准,这也是新近的口译质量研究中信息单位界定的基础所在。因此对于最后的传达信息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译者最后的成果,看不到的却是这整个过程,所以对于此阶段我们一方面需要译者自身培养在特定场景下的现场能力,更需要的则是前面的准备和加工作为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概而言之,口译作为一项连续即时的活动,我们看到的只是它最终的传达方面,但对其过程的分析理解将更有利于我们提高对其的掌握,从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我们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口译质量。

参考文献

1.[法]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口译技艺[M].黄为忻,钱慧杰.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

2.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梅德明.英汉口译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孙硕.从口译过程看口译技能训练[J].国际关系学院报国语,2002(1).

5.杨干福.论口译过程[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學报,1999(4).

作者简介: 李营(1988—),女,湖北黄冈人,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翻译。 (电话;13607770949)

猜你喜欢
原语口译笔记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
爱的笔记